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東海龍舌綠茶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浙江省茶場 -- 浙江省內的茶場匯總合輯

浙江省茶場

十里坪農場

國有農場。位于浙江龍游縣湖鎮(zhèn)。建于1952年。有土地2000公頃,其中有茶園約200公頃,年產干茶250噸。下設農業(yè)大隊和工廠。生產茶類有紅茶、炒青、烘青和花茶。

十里豐農場

國有農場。位于浙江衢州十里豐。建于1955年。有茶園330余公頃,年產干茶500噸。下設茶葉生產專業(yè)隊、茶葉加工廠、磚瓦廠、水泥廠等附屬企業(yè)。產品有炒青綠茶、茉莉花茶、紅條茶以及“塔山銀毫”、“浙江龍井”、“毛峰”等名優(yōu)茶,其中“塔山銀毫”和三級茉莉花茶為部優(yōu)產品。

九峰山茶場

集體茶場。位于浙江金華湯溪鎮(zhèn)九峰。建于1980年。有茶園150余公頃,年產干茶420噸。下設分場和茶廠,以生產烘青、珠茶為主。

上虞市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上虞章鎮(zhèn)。建于1958年。有茶園80公頃,年產干茶200噸。主要茶類為珠茶。

長興縣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長興和平鎮(zhèn)。建于1978年。有茶園130余公頃,年產干茶250噸。下設初制茶廠和精制茶廠,以生產炒青、烘青為主。

龍井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區(qū)龍井村。建于1950年。有茶園約70公頃。分布于龍井、獅峰、梅家塢、五云山、虎跑等5個產制區(qū),年產茶50噸。以生產龍井為主。1958年并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石門農墾場

國有農場。位于浙江金華婁城區(qū)定業(yè)新村。建于1955年。前身是浙江省金華專署石門農林牧試驗場,1986年改為現名。有茶園約280公頃,年產干茶800噸。下設公司和精制茶廠。以生產茉莉花茶和紅茶為主。

龍游鳳凰山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龍游十里坪。建于1955年。有茶園30余公頃,年產茶100噸。建有初、精制茶廠,以生產炒青和龍井為主。

平山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余杭長樂鎮(zhèn)。建于1960年。前身是杭州市下城區(qū)人民公社農場,1994年改為現名。有茶園130余公頃,年產茶275噸,以生產眉茶和茉莉花茶為主。

東白山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東陽東白山。建于1955年。初期稱東白山茶葉試驗場,1977年改為現名。有茶園約130公頃,年產干茶120噸。下設初、精制茶廠,主要生產平炒青、長炒青、茉莉花茶和“東白春芽”。

蘭溪市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蘭溪馬達鎮(zhèn)。建于1980年。前身為蘭溪縣上華農墾場。有茶園130余公頃,年產干茶300噸。以生產烘青和茉莉花茶為主。

余姚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余姚余姚鎮(zhèn)。建于1952年。有茶園50余公頃,年產茶葉210噸,每公頃平均單產250千克,是目前全國茶葉產量最高的單位之一。茶場下設初制茶廠、精制茶廠和茶葉機械廠,以生產珠茶和煎茶(均為外銷)為主。

奉化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奉化西塢鎮(zhèn)。建于1965年。前身為國營新建農場,1968年改為現名。有茶園約200公頃,年產茶400噸。下設3個廠,以生產外銷珠茶和蒸青煎茶為主。

杭州茶葉試驗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余杭彭公鄉(xiāng)石漱村。前身是浙江省農業(yè)廳特產局茶葉試驗場。建于1952年。1972年改為現名。有茶園約400公頃,年產茶葉1000噸。下設分場和茶廠,以生產外銷眉茶和蒸青煎茶為主。

紹興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紹興皋埠鎮(zhèn)攢宮。建于1964年。前身為紹興縣攢宮茶場,1984年改為現名。有茶園約140公頃,年產干茶300噸。下轄公司和工廠,以生產珠茶和煎茶為主。

茶山林場

國有林場。位于浙江寧海力洋鎮(zhèn)。建于1958年。有土地約2000公頃,其中茶園70余公頃。年產茶150噸。下設茶葉與林業(yè)區(qū)、初制茶廠和精制茶廠,以生產外銷珠茶為主,兼產部分名優(yōu)茶。

南充茶場

集體茶場。位于浙江象山茅洋鄉(xiāng)。建于1967年。有茶園約70公頃,年生產茶葉100噸。設有茶廠,以生產烘青和花茶為主。

南湖林場

國有林場。位于浙江安吉高禹鄉(xiāng)。建于1952年。前身是安吉農場,1963年改為現名。有土地3300余公頃,其中有茶園約670公頃,年產茶葉1000噸。下設分場和茶廠,主要茶類有炒青、煎茶、紅茶和烘青等。

蔣堂農墾場

國有農場。位于浙江金華蔣堂。建于1954年。有土地1300余公頃,其中有茶園227公頃,年產干茶230余噸。下設茶葉基地和茶廠,以生產外銷煎茶和花茶、長炒青為主。

湖州農墾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湖州南埠龍泉塢。建于1975年。前身是吳興農場分場,1977年始種茶,改為現名,1989年浙江省農業(yè)廳和湖州市農業(yè)局確定該場承擔浙北地區(qū)茶樹良種繁育任務。有茶園約50公頃,年產茶50噸。下設分場、名茶加工廠和茶葉初制廠,以生產杭炒青和“溫山御葬”為主。

峽州市茶場

國有茶場。位于浙江嵊州三界鎮(zhèn)。建于1937年。前身是浙江省茶葉改良場,1960年更名為嵊縣茶牧場,1996年改為現名。有茶園約140公頃,年產茶275噸。下設分場、初制茶廠和精制茶廠,以生產珠茶為主。

新昌縣茶葉良種場集體茶場

位于浙江新昌大市聚鎮(zhèn)西山村。建于1979年。前身是新昌縣紅旗茶葉良種場,1991年改為現名。有茶園約20公頃,年產茶20噸。下設分場和茶葉加工廠,以生產“浙江龍井”和珠茶為主。

福泉山茶場國有茶場

位于浙江寧波鄞縣東錢湖鎮(zhèn)。建于1958年。前身是畜牧場,1975年改為現名。1979年被農業(yè)部定點為中國北方茶樹良種繁育示范場。有茶園約240公頃,年產茶500噸。下設茶廠,以生產外銷珠茶為主,兼產“東海龍舌”、“云霧春”等名茶。建有茶樹良種母本園20余公頃,收集無性系茶樹良種30多個,每年出圃良種茶苗數十萬株。

來源:茶修智慧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龍行龘(dá)龘,茶暖四季!這些“龍”茶,你喝過幾種?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獨特精神標識,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象征,也是維系全球華人的精神紐帶。

在中國,龍文化源遠流長,擁有一萬年文化史、六千多年文明史。

紅山文化(距今約6300多年)玉龍(故宮博物院 藏)

龍的文化印記早已深深地鈐入每個中國人的血脈,從國家、社會到個人,再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比如,開門“七事”之一的茶,也有滿滿的“龍氣”。

下面這些茶,都帶“龍”字,喝過3種以上,你就是愛茶人中的“人中之龍”!

龍團茶

“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p>

龍團鳳餅,也叫“龍鳳茶”,屬蒸青團餅茶,因雕龍刻鳳而得名,刻龍紋,叫“龍團”;刻鳳紋,叫“鳳團”。

宋·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中記載的“龍茶”圖樣

龍鳳茶,在宋代占盡了無限風光,宋徽宗趙佶、名臣蔡襄為其著書,梅堯臣、范仲淹、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名家也為其深情吟哦。

在《宣和北苑貢茶錄》中,帶“龍”字的茶就有”大龍、小龍、龍園勝雪、龍鳳英華、瑞云祥龍、萬壽龍芽”等等,而刻有龍紋的茶,就更多了。

當代復刻的“龍茶”及銀模

烏龍茶

烏龍茶,又名青茶,是六大茶類之一,兼具綠茶的清香與紅茶的甜醇。

福建、廣東、臺灣,是中國烏龍茶產地“金三角”。福建是烏龍茶的發(fā)源地,分為閩北烏龍和閩南烏龍,前者以武夷巖茶(大紅袍)為代表,后者以安溪鐵觀音為代表。

武夷巖茶(大紅袍)是福建烏龍茶的代表之一

關于烏龍茶的創(chuàng)制,民間流傳最廣的傳說就是“烏龍將軍”:安溪有位退隱的將軍名叫蘇良,單名為“龍”,因膚色較黑,人們都叫他“烏龍”(閩南方言稱“黑”為“烏”)。

就是他,因打獵耽誤了做茶。結果發(fā)現,經半發(fā)酵的茶青,滋味格外清香醇厚。于是,當地人便把這種茶命名為“烏龍茶”。

福建安溪西坪鎮(zhèn)茶圣殿里供奉的蘇良將軍像

西湖龍井 / 大佛龍井

西湖龍井茶,聞名遐邇,因產于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而得名。

故宮舊藏西湖龍井茶(故宮博物院 藏)

清乾隆游西湖時,曾盛贊龍井茶,并賦詩吟詠,還把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

十八棵“御茶”與西湖龍井村

“獅(峰)、龍(井)、云(棲)、虎(跑)、梅(家塢)”為西湖龍井傳統的五大核心產區(qū)。

此外,產于新昌(屬紹興市)的大佛龍井也不遜色,獨具高山茶韻味。

新昌大佛龍井

開化龍頂

開化龍頂,乃中國名茶新秀,產于浙江開化縣(屬衢州市)。

開化產茶歷史逾千年,清末為眉茶主產區(qū)。后因戰(zhàn)亂,開化傳統制茶工藝曾一度瀕臨失傳。

1949年以后,茶葉科技人員多次赴齊溪鎮(zhèn)大龍山龍頂潭周圍茶園里,進行挖掘整理,并結合傳統和現代工藝研制出適合開化茶葉品種的制作工藝,后取名為“開化龍頂”。

開化縣十里鋪茶園(開化縣攝影家協會 漁人 攝)

開化龍頂,具香高持久、味甘爽口、形體豎立 之“三絕”,又以針形成為中國針形綠茶的代表,同扁形綠茶的代表——西湖龍井一起,被業(yè)內專家稱為中國綠茶的“兩朵奇葩”。

開化龍頂是針形綠茶的代表

龍須茶

龍須茶,原產于福建武夷山八角亭,屬烏龍茶。因形似”龍須“而得名,制作時,用五彩線捆扎成束狀,故又名“束茶”,酷似毛筆頭。

武夷巖茶(大紅袍)是福建烏龍茶的代表之一

江西修水亦有產制龍須茶,為寧紅工夫紅茶。

茉莉龍條 / 龍毫 / 龍珠

“在中國的花茶里,可聞春天的氣味?!避岳蚧ú?,是中國人一項浪漫的發(fā)明,屬再加工茶類。茉莉龍條、龍毫與龍珠是茉莉花茶中最有”龍“氣的。

茉莉龍條,主產于福州、寧德(蕉城)、福安、福鼎、政和等地。條索緊結肥壯,色深綠,香鮮靈持久,味醇厚。

茉莉龍條

茉莉龍毫,以一芽二、三葉的明前綠茶為坯,用茉莉花窨制而成。

其外形略卷曲,多毫,芽肥壯、香氣濃郁,滋味濃醇較厚,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肥嫩勻亮顯芽。

茶引花香,花增茶味,是花茶窨制的奧秘所在

茉莉龍珠,因外形呈緊結飽滿的顆粒狀而得名。它肥嫩的單芽制成的烘青綠茶為坯,搓揉成珠,再與茉莉花拌合窨制。

它渾圓如珍珠,且白毫滿披,落入白瓷蓋碗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聲音很是清脆。好看、好聞、好喝,還好聽呢!

茉莉龍珠

敘府龍芽

敘府龍芽,產于宜賓翠屏區(qū),為四川十大名茶之一。

以高山無公害茶園的單芽制成,其外形挺秀,色澤翠綠,香氣濃郁持久,滋味鮮醇爽口。有人這樣形容道:“形似游龍,湯如碧玉,甘冽潤口,味宛縈香?!?/p>

敘府龍芽茶

浐川龍劍

名字聽起來就很霸氣。它產于湖北孝感市孝南區(qū)楊店鎮(zhèn)浐川茶場,因其外形扁平光直似利劍而得名。

其色澤翠綠,茸毫顯露,清香持久,湯色清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嫩綠勻齊成朵。

浐川龍劍,外形扁平光直似利劍

九龍大白茶

味野生山茶。因原產于福建松溪縣鄭墩鎮(zhèn)雙源村九龍崗而得名,當地人稱“九龍茶”。小喬木型、大葉類、早芽種。1998年,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省級品種。

松溪縣鄭墩鎮(zhèn)雙源村九龍崗九龍大白茶母樹基地(楊巍 攝)

其適制性很強,制白茶、紅茶和綠茶皆宜,尤其是制白茶,芽壯色白,香鮮味醇。

九龍大白茶母樹的枝葉(倪巖波 攝)

九龍袍

由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于1979~1999年從大紅袍(副株)自然雜交后代中采用單株育種法育成,福建烏龍茶茶區(qū)有栽培。

2000年,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省級品種。

九龍袍是高香型烏龍茶新品種

九龍袍屬于高香型烏龍茶新品種,制作成武夷巖茶,香馥、高強,湯感醇爽甘滑,有清甜的蜜桃香。

龍茶龘龘 龍氣滿滿

2024 甲辰年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名優(yōu)茶數不勝數。除上述這些帶“龍”字的名茶外,還有——

龍舞茶(江西吉安市吉安縣,綠茶)

九龍茶(江西贛州市安遠縣,綠茶)

六龍茶(廣西河池市南丹縣,綠茶)

雙龍銀針(浙江金華市,綠茶)

蒼南翠龍茶(浙江溫州市蒼南縣,綠茶)

龍溪綠茶(浙江麗水市慶元縣,綠茶)

龍池香尖(安徽安慶市懷寧縣,綠茶)

虎獅龍芽(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綠茶)

龍峰茶(湖北十堰市竹溪縣,綠茶)

云龍綠茶(云南大理州云龍縣,綠茶)

東海龍須(山東青島市嶗山區(qū),綠茶)

龍眼玉葉(河南信陽市新縣,綠茶)

龍安碧旋(陜西安康市嵐皋縣,綠茶)

東海龍舌(浙江寧波市鄞州區(qū),綠茶)……

可謂茶味“龍龍”,“龍”氣滿滿!

這些茶,有你家鄉(xiāng)的嗎?

你還知道哪些帶“龍”字的茶?

歡迎評論區(qū)告訴我們,科普一下哦

“龍”茶龘(dá)龘,群“龍”賀歲

恭祝大家

龍年大吉

福躍龍騰

茶暖四季

茶香綿長

來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機器換人” 寧波茶葉生產迎來“滿園春”

機器殺青


3月初,正是全市春茶采摘加工的忙季,全市10個區(qū)縣(市)以烏牛早、平陽特早等特早生品種為主的茶園都已進入采摘期。

在地處寧海躍龍街道的望府茶業(yè)有限公司制茶車間,10多臺茶葉加工機器隆隆作響,4名工人站在機器前,不時查看茶葉制作情況。公司負責人王茂強表示,在攤青、殺青、揉捻、理條、烘干等茶葉制作加工的系列過程中,他們基本實現了全自動可控化生產,整個生產流程只要4名工人操作就夠了。

望府茶步入連續(xù)化加工之路,這是寧波茶葉生產“機器換人”的一個縮影。

告別手工制茶,實現全自動生產

寧波產茶歷史悠久,四明山脈和天臺山脈歷來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區(qū)。自唐中葉起,茶葉逐漸成為浙東人頗為喜好的飲品。望海茶、瀑布仙茗、奉化曲毫、東海龍舌……隨著寧波茶葉聲名鵲起,茶葉成為山區(qū)、半山區(qū)農業(yè)增效、農戶增收的重要經濟作物,全市現有茶園面積21萬畝左右。2020年,全市茶葉總產量15174萬噸,總產值89488萬元,其中名優(yōu)茶產量2194噸,產值67311萬元。

由于名優(yōu)茶生產加工非常注重嫩度等品質的要求,在連續(xù)化生產不能滿足茶葉加工技術要求的情況下,客觀上造成了加工等環(huán)節(jié)對人工的高度依賴。

正因如此,擺脫傳統、低效率的手工制茶方式,實現標準化、清潔化、智能化生產,成為不少茶葉生產企業(yè)孜孜以求的目標。近年來,我市茶葉加工制作持續(xù)推進機械化步伐,加大攤青空氣處理機組、電磁滾筒殺青機、開放式連續(xù)回潮機、燃油式滾烘機、燃油式連續(xù)烘干機等加工設備研發(fā)和應用,全市已有12家茶企獲浙江省標準化名茶廠稱號。

這幾年,望府茶業(yè)公司不惜投入上百萬元資金更新設備,以提高公司的產茶效益。這在寧海的茶葉生產基地中首屈一指。王茂強告訴記者,以茶葉攤青為例,他們引進了高科技攤青房。在這個房里,二氧化碳含量、溫度、濕度全程可控,和自然攤青靠天吃飯的方式相比,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人工成本,更是穩(wěn)定了茶葉的品質。今年,望府茶業(yè)公司還新引進了80型電磁滾筒殺青機、茶葉連續(xù)殺青理條機等設備。憑借現代化的生產加工設施,如今該公司名優(yōu)茶年產量保持在1萬公斤左右,年出口量約1500噸,年產值達到2000萬元,望府茶以其高品質享譽國內以及歐洲、中東等地。

走進寧海深甽鎮(zhèn)太陽山茶場制茶車間,只見四五臺機器正在運作?!暗谝慌鸀跖T缫淹瓿刹烧谶M行殺青、理條和烘干的智能化生產,目前基本進入收尾階段了?!睋鑿S負責人李巧紅介紹,這幾年先后投資50多萬元采購了近30臺制茶設備,初步實現了名優(yōu)綠茶殺青、理條、烘干以及紅茶萎凋、糅捻、發(fā)酵、焙火的自動化生產。茶葉機器加工,一方面節(jié)省了大量人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茶葉的產量和質量。以綠茶殺青、理條、烘干為例,純手工制作需要三四個小時,而智能化生產時間只需要幾十分鐘。目前,太陽山茶場種植有烏牛早、望海茶1號、龍井長葉等多個品種,制作的都是中高檔茶葉,今年茶葉產量估計3000多公斤,產值約800萬元。


連續(xù)化加工,設備再升級

鄞州大嶺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在瞻岐大嶺有525畝面積的茶園。近日,筆者來到大嶺農業(yè)公司茶園時,茶農們正在山上采摘鮮葉。雖然經歷了寒潮和干旱雙重的災害性天氣,但這里的茶葉長勢良好,鮮葉采摘量與去年基本持平。

走入該公司新建的茶葉加工廠房,機器轟鳴,陣陣茶香撲鼻而來。與茶葉山上幾十名采茶工忙碌熱鬧的生產場面相比,茶葉加工車間卻顯得有點冷清。偌大的廠房里,4名工人各司其職,在茶葉加工生產線上操作?!斑@多虧了新購置的全自動扁形茶炒制機,完成了大部分的制茶工序。”該公司總經理周意達說,新購置的全自動設備功能豐富,可自動配送茶葉至加工區(qū)域,加工區(qū)域具有自動分揀功能,可以通過重量感應來控制每份茶葉的克數,且只要設定一臺機器,其他機器可以復制命令自動運作?!皟H需一步操作,就能夠完成茶葉制作的上料、運料、分料、做形、出料整個流程,實現連續(xù)化加工。”周意達欣喜地說。

烏牛早等茶葉在制作完畢后還需進行分級,根據葉片大小區(qū)分質量,一般分為精品、特級、一級、二級等四個等級。連續(xù)化加工設備的投入應用,是否會對茶葉品質造成影響呢?周意達表示,全自動生產設施不會導致茶葉品質下降,反而在提升產量的同時還保證了茶葉的風味。機器在炒制造型茶葉時,使用統一的標準時長和炒制溫度,每份茶葉克數也能做到精確控制,這樣在炒制過程中既不會欠缺火候,又不會翻炒過頭,茶葉形狀也能得到較好地保持。

據了解,大嶺農業(yè)公司茶廠過去靠6臺單機運作,每臺都需要人工進行調試操作,一天干茶產量約為30公斤。今年引進全自動扁形茶炒制機后,同樣的鮮葉加工量,過去需要30人左右,現在三四個操作工就能做好了。目前,茶廠日加工茶葉達到100公斤,在提高產能的同時,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同樣,在余姚夏巷榮夫茶廠,投資300萬元購置的連續(xù)化加工機器今年也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茶廠負責人表示,茶葉殺青加工效率每小時450公斤至500公斤。眼下,茶廠有3條流水線投入作業(yè),名優(yōu)茶的年產量可達到7噸,比之前增加1噸。

市農業(yè)農村局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韓震表示,連續(xù)化加工設備是茶葉機械化加工的升級版,它給茶葉生產帶來的不僅可以提高產量和節(jié)約人工成本,而且可以減少茶葉與人體的接觸次數,茶葉產品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目前,僅余姚一地,連續(xù)化加工生產線達到8條。自動化生產線的誕生,解決了勞動力匱乏的問題,無疑是茶業(yè)的重大突破。


“機器換人”,仍有拓展空間

經過多年的大范圍推廣,如今,我市名優(yōu)茶生產基本實現加工機械化,并從機械化再度升級到連續(xù)化加工。茶葉加工機械的廣泛應用,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確保了茶葉品質。

業(yè)內人士認為,進一步提升寧波茶葉產業(yè)的綜合競爭力,實現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茶葉生產領域“機器換人”仍有拓展空間。

在茶園生產環(huán)節(jié),修剪機械有一定程度的推廣應用,但在中耕除草、綠色植保、名優(yōu)茶采摘等環(huán)節(jié)的茶葉機械推廣應用水平還不高。茶葉生產企業(yè)普遍存在勞動力日益緊缺、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人工體力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由于茶園大多地處山地丘陵地帶,因此,適用于山地丘陵地區(qū)的輕型茶園管理機械有較大需求。

一方面要建立適宜機械化作業(yè)的標準茶園,完善茶園配套設施建設,為茶園機械化作業(yè)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加大茶園管理機械的購置補貼力度,在資金、政策上給予廣大茶農最大限度扶持,引導茶農選擇先進適用的茶園管理機械。此外,建立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基地,通過召開茶樹機械修剪、耕作、采摘技術推廣現場會,加大推廣和技術培訓指導力度,發(fā)揮輻射帶動作用。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計劃重點推廣茶園管理全程機械化和茶葉加工機械連續(xù)化、智能化生產方式,開展機械化采摘技術和茶園機械耕作技術的創(chuàng)新開發(fā),通過適用機械選配、適采茶樹品種、適宜樹冠模式、適制工藝技術等研究,形成適合名優(yōu)紅茶、綠茶機械耕作和采摘茶園管理、機械加工連續(xù)等產業(yè)化技術方法,從而大幅度降低茶園管理、采茶、加工的用工量和生產成本,緩解和改善勞力緊缺狀況,提高茶葉生產效率和效益水平。

寧海是我市的產茶大縣。為加快推進“機器換人”,提升茶葉產業(yè)機械化水平,該縣立足區(qū)域茶葉產業(yè)實際和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基礎,通過普及農機裝備應用、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等途徑,大力提高茶葉產業(yè)的農機裝備水平。去年,寧海被列入全省農業(yè)主導產業(yè)(茶葉)“機器換人”示范縣。下一步,寧海將結合“十四五”規(guī)劃,堅持創(chuàng)新引領,繼續(xù)深化茶葉產業(yè)“機器換人”建設,推進茶葉機械智能化、數字化,推動全縣茶葉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攝影 孫吉晶

記者孫吉晶 寧??h委報道組 徐銘懌 實習生 戴雯菁

【原標題】今日寧波丨“機器換人” 寧波茶葉生產迎來“滿園春”

來源: 中國寧波網

所有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