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德宏州名優(yōu)茶評比

找到約7條結果 (用時 0.016 秒)

梁河:人才培育“四聚焦” 注入茶產業(yè)發(fā)展“源動力”

梁河縣緊緊圍繞“人才強縣”戰(zhàn)略,依托省級對口幫培項目,找準茶產業(yè)短板弱項,圍繞技術攻關、人才培養(yǎng)、平臺搭建等關鍵環(huán)節(jié),聚焦“一縣一業(yè)”靶向發(fā)力,深化與“大校大企大院大所”合作,以柔性人才引擎激活茶產業(yè)發(fā)展新動能。

聚焦深化合作,品牌提升有支撐。以基層人才對口幫扶、云南省科技特派員為契機,加強與云南農業(yè)大學、西南林業(yè)大學、省農科院茶業(yè)研究所、省茶葉流通協會等交流合作,柔性引進茶葉專家科技服務團,定期下沉幫扶,加快培育引進茶葉龍頭企業(yè)和專業(yè)合作社、種植大戶,通過大力實施“區(qū)域公用品牌+特色品牌”戰(zhàn)略,品牌向精細化、高端化、特色化轉型升級,助力縣域自主品牌提升打造。目前榮獲云南省著名商標5個和獲德宏州知名商標10個,毛峰茗曲茶業(yè)有限公司“幾壺春”品牌入圍云南省“綠色食品牌”品牌目錄,創(chuàng)新“回龍茶”名特優(yōu)系列產品開發(fā)、品牌創(chuàng)建、宣傳推介和市場拓展,取得顯著成效。

聚焦技術攻關,市場競爭有底氣。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科技薄弱環(huán)節(jié),專家走進田間地頭從種、管、收、選、產、銷等全環(huán)節(jié)進行科學指導,開展低值低效茶園提質增效、綠色有機茶園生產管理技術推廣示范、茶葉加工技術提升等一條龍技術指導服務,全面提升技術水平,破解產品結構單一問題,加快茶產品迭代升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市場競爭力。2022年產干茶達3500噸,比上年同期增4.48%,茶葉產值285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3.64%。各類茶品共計在“云茶杯”“農博會”和“國際茶藝博覽會”等各大名優(yōu)茶評比中獲得金、銀、銅獎及消費者喜愛產品稱號50多項次,開設實體專賣店面28個,注冊開設網店6個,微信自媒體營銷蓬勃發(fā)展。

聚焦人才培育,茶業(yè)發(fā)展有活力。堅持實戰(zhàn)實用實效,采取“走出去引進來”,選送35名制茶骨干到云南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機構進修培訓,先后選派6名茶葉加工制作能手參加全國、全省“茶葉加工技能選拔賽”。同時因地制宜,邀請茶葉研究所專家下基層,將茶葉培訓課堂開到茶園,開到茶企,開到制茶車間,積極開展茶園管理、茶葉加工、電子商務、評茶員、茶藝師等培訓,2022年累計完成茶葉技術培訓31期、培訓茶農達1900余人次,開展茶藝師、評茶師等獲證技能培訓200余人次??萍紝<胰瞬艓余l(xiāng)土人才培育,為梁河茶產業(yè)注入新活力。

聚焦平臺搭建,企業(yè)發(fā)展有動力。政府搭臺,企業(yè)唱戲。通過搭建平臺,積極推進“茶旅”融合開發(fā)建設,縣外由茶企代表組團參加茶博會、香港茶展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宣傳推介活動11次??h域內舉辦農林產業(yè)人才論壇,促進企業(yè)、人才交流。以茶為媒深度推進茶旅融合、將民族節(jié)慶、葫蘆絲文化藝術節(jié)、回龍茶開采節(jié),體育賽事活動、特委舊址紅色文化等與梁河茶推介有機結合,創(chuàng)辦“回龍寨”茶村民宿、“三鍋疆”茶地民宿、河西蓮花山茶園文旅康養(yǎng)休閑體驗開發(fā)項目,吸引游客走進梁河,激發(fā)企業(yè)發(fā)展新動力。

來 源 | 云嶺先鋒 梁河縣委組織部供稿,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云南人都很少喝過的云南茶,你聽說過幾種?

歷史上云南,雖為世界茶樹原產地,但由于地區(qū)偏僻,當年茶圣陸羽無法到及,致云南茶長期不為人知。在交通、物流、文明交換發(fā)達的背景下,眾多被茶圣“遺漏”的云南好茶逐漸浮出水面,以滇紅和普洱茶為首的云南名茶被越來越多的茶友認可。

其實云南除了滇紅和普洱,還有許多名茶,正如云南二十五個少數民族一樣,云南各地流傳和風行的這些名茶也是豐富多彩、各具特色,并在一定時期內熠熠生輝,大放光彩。

1 十里香

產地:原產于昆明東郊金馬山麓十里鋪所在地,現茶廠位于石林。

特征:中小葉種炒青綠茶,條形,有“四絕”:高香、鮮爽、甘甜、耐泡。

榮譽:1985年南京茶葉評鑒會上,十里香茶評為中國11個名茶品種之一。2011世界綠茶評比大會十里香茶獲得最高金獎。

十里香獲獎

簡介:明朝萬歷年間開始栽種,屬高香茶樹之一。歷史上昆明專設十里香茶館,專賣十里香茶,民間流傳有“吃水要吃吳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因此,清朝年間被官府列為“貢茶”??上У氖?,此后眾多茶樹毀于戰(zhàn)火中,十里香母樹險遭滅絕。

十里香茶園

十里香茶樹

云南農業(yè)大學茶學系創(chuàng)建者張芳賜教授,長期致力于在對茶樹保護,進行扦插繁育,培育樹苗,經過努力,如今還有9棵存活在云南農業(yè)大學保護園中。如今,在張教授的努力下,在石林開辟的新茶園中試種成功,老昆明“十里香”茶在石林土地上復活了。

2 寶洪茶

產地:昆明市宜良縣寶洪山

特征:喬木、小葉種、炒青、扁形、高香綠茶,外形扁平光潤,香氣馥郁,湯色碧綠明亮,滋味濃醇爽口。

小葉種寶洪茶

攤晾中的寶洪茶

榮譽:有“宜良龍井”美稱。太華茶(昆明西山)、十里香茶、宜良寶洪茶曾齊列昆明歷史名茶“三姊妹”。1932年,就作為云南省茶類土特產品的唯一代表,被送選參加美國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成名甚至早于普洱。1980年被評為‘云南省綠茶品質第一名,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并被《中國茶經》收錄為中國名優(yōu)茶”。2011世界綠茶評比大會寶洪茶獲得金獎。

簡介:1938年引進炒青制法,試制成炒青龍井。1946年仿照"西湖龍井"制法批量生產,改名宜良龍井。1976年改今名。關于它的來歷也有頗多的說法。有的說,是福建來的和尚懷念家鄉(xiāng)水土茶味專門帶來了茶籽種植下的;有的說,是老和尚圓寂后從他的墳頭自己長出來的;還有人說寶洪茶是從龍井茶的故鄉(xiāng)浙江傳過來的;而專門從事研究云南茶葉的專家斷言,寶洪茶不是外來茶種,它就是云南本土茶。眾說紛紜,讓寶洪茶的前世今生頗多了些神秘色彩。

云南歷史上從曬青工藝改成炒青工藝,最早便發(fā)生在宜良縣,1938年,宜良茶廠引進炒青茶加工方法試驗,到解放后才大量制成炒青寶洪茶。

3 磨鍋茶

產地:保山地區(qū)騰沖縣蒲川鄉(xiāng)的清涼山,以磨鍋干燥的特殊工藝制成,故名"清涼磨鍋茶"或"清涼山磨鍋茶"。

磨鍋茶產品
特征:云南大葉種茶為原料,炒青綠茶。加工工藝分作揀葉、殺青、揉捻、分篩、初磨、攤涼、復磨、去末分級,最后包裝成茶。清涼磨鍋茶葉形緊結、鋒苗好、色澤綠潤、沖泡后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滋味醇厚,湯色黃綠明亮,自具風格。

磨鍋茶茶園

榮譽:是云南省“著名品牌”之一,曾獲云南省星火計劃獎,多次被評為云南省金獎名茶、銀獎優(yōu)質茶等多種獎項,“清涼山”商標是云南省“著名商標”。

簡介:清涼山面對龍川江,海拔2000米左右,山上的群峰重疊,峰頭直插云霄,經常細雨蒙蒙,云霧繚繞;土呈沙質黃壤,結構疏松,通氣透水,富含有效磷酸,特別有利于茶樹的生長發(fā)展。在蒲川鄉(xiāng)里至今還保留有一株大茶樹,據驗證樹齡在300年以上,可以證實這里有悠久的種茶歷史。本世紀三十年代,李根源先生(曾為全國政協委員)為發(fā)展家鄉(xiāng)的茶業(yè),曾從江蘇省請來茶葉專家,開辦茶葉學校,培養(yǎng)茶葉技術人員。

4 回龍茶

產地:云南省德宏州梁河縣城大廠鄉(xiāng)回龍寨

特征:炒青綠茶,竹葉青工藝。制作工藝考究、精湛。制作主要靠手工。其制作方法概括起來是:高溫殺青,先高、后低、熱揉條索緊,冷揉香氣高,低溫長炒,猛火促香?;佚埐杈哂袟l索壯實緊密,色澤墨綠,湯色清亮,香氣濃郁,回味耐泡等特點,是名副其實的“竹葉青”。

榮譽:產品馳名省內外,先后在1994年國際園藝博覽會和云南省歷屆春交會名優(yōu)評比中多次獲得了金獎、銀獎和優(yōu)質獎,并一度被評為了“云南省消費者喜愛商品”稱號,2005年“回思”牌回龍茶還榮獲了云南省著名商標。

簡介:梁河縣城遮島東面18公里的大廠鄉(xiāng)回龍寨出產的“回龍茶”,在云南省茶葉產品中小有名氣。1940年,大廠街青年農民孫朝欣到騰沖縣李根源辦的茶葉訓練所學習,次年帶回茶籽在回龍寨試種成功。

5 翠華茶

產地:云南昭通大關縣翠屏山麓的翠華寺

特征:翠華鎮(zhèn)中葉種類型的茶樹為原料,炒青、烘青綠茶,龍井工藝。"翠華茶"生葉細嫩、加工后彎曲呈環(huán)狀,略帶金黃色條紋,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后,葉條隨水翻滾、形態(tài)優(yōu)美。有美名曰"金耳環(huán)"。云南省茶葉學會對翠華茶品嘗鑒賞評價稱:翠華茶具扁、平、直的條索,外形美、平整勻齊、湯色黃綠,清晰明亮,清香,味醇和,葉底嫩明亮。

榮譽:"翠華茶"曾是獻給慈禧太后的貢品,也是翠華寺和尚到四川峨嵋等佛教圣地朝圣的貢品。據1912年大關縣志記載:"曾在巴拿馬賽會獲二等商標"。1962年曾特制翠華仿龍井茶1斤,進京獻給毛主席。1980年到1983年,連續(xù)4年評選中國省名茶。

簡介:清雍正年間,翠華寺周圍有良種茶樹幾十株,引種者為翠華寺中和尚。翠華寺四周地勢向陽、土壤氣候適宜茶樹生長,寺中和尚長于制茶技藝。每年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鮮葉,經三炒三揉,曬青制成色香味俱佳的綠茶。開初傳統工藝是曬青,后開發(fā)出烘青(眉茶)和炒青(仿龍井茶)兩種。1980年開始統一名稱,將用龍井茶加工工藝生產的茶稱為"翠華茶",而把用眉茶加工工藝生產的茶稱為"翠華綠茶"。

6 墨江云針

產地:產于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特征:墨江云針以外形細緊似針而得名,炒青綠茶。品質特征:外形緊枝條索似針,油潤顯毫,色澤墨綠,內質馥郁清香,味醇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

榮譽:1975年改名為云針茶,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地區(qū)優(yōu)質產品,1980年、1981年被評為云南名茶,1984年被列為省六大名茶之一。

簡介:1945年從日本引進技術,仿日本“玉露茶”蒸青工藝,故原名“玉露茶”,1958年改進工藝,由蒸青改為鍋式殺青,提高了品質,改變了風格。

(本文授權轉載自弘益茶道美學,部分配圖源自網絡)

不負茶山春(二)|德鳳2021年古茶園基地正式開采初制

  春

  茶園吐翠 春意知曉

  臨近清明,德鳳核心茶園古樹茶芽萌發(fā),迎來一年一度的春茶季并正式揭開2021年鮮葉開采初制的序幕。

  儀式當天,德宏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楊世莊,德宏州農業(yè)農村局茶業(yè)主管部門領導,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普洱茶學院名譽院長邵宛芳,云南農業(yè)大學龍潤普洱茶學院院長呂才有,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監(jiān)事長方可等各界領導專家一同與德鳳見證春茶首采初制的盛況。

  德鳳茶業(yè)董事長盧鳳美介紹到:芒市中山德鳳茶葉專業(yè)合作社是德鳳茶業(yè)位于官寨的標準化初制廠,真正實現了茶園鮮葉采摘到原地初制的“統一管理,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的生產模式。

  德鳳核心基地一 官寨勐板土司私家茶園

  官寨位于德宏東部古茶群落,橫槊于龍川江(龍江)和怒江之間,整體生長環(huán)境優(yōu)異。勐板土司私家茶園是官寨核心茶園,地處海拔1698-1714.88米的云南德宏山區(qū),終年云霧繚繞,早晚溫差大,古稱“一日春秋,云霧高升”,因此被稱為古樹茶生長的圣地。

  官寨茶在歷史上是勐板土司的“官茶”,據史料記載,蔣思孝為官寨茶蔣氏“勐板世系”的始祖。明朝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蔣思孝任勐板地方土千長,蔣氏在勐板世襲土司十五任。曾有尖山、芒丙大梁子老官寨、黃家寨官寨三個土司府。

  德鳳核心茶園之一:官家茶園是勐板土司最古老的茶園,絕佳的地理生長條件賦予了【德鳳官寨】茶湯色飽滿、清爽潤喉、舌下留甘、芳香味長的特質。魅力無比的官寨茶韻也使得德鳳普洱生茶‘百年官寨’脫穎而出,榮獲了2015年“云茶杯”名優(yōu)茶評比金獎。德鳳在制茶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官寨系列產品連續(xù)多年好評不斷,好茶葉好工藝也注定2021年【德鳳官寨】值得期待。

  德鳳核心基地二 龍陵鎮(zhèn)東千年古茶樹基地

  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鎮(zhèn)東古樹群生長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地方,雨季山區(qū)里云霧繚繞、冬季里晨霧彌漫,空氣濕度相對較大,茶樹生長的水濕氣熱環(huán)境十分優(yōu)越,“漫山遍野自生茶”。鎮(zhèn)東的茶樹,如同其它原始物種一樣,自第四紀冰川前就遺存下來,上千年的古茶樹尚有多處遺存,這些古茶樹被專家們稱為“活的化石”,具有十分珍貴的價值。

  在鎮(zhèn)東多處可看到株形高大、分布稀密不等的古茶樹,為一個難得的古茶樹群落,樹高多為10余米以上。樹型為木、樹姿直立高大,樹冠完好美觀,葉片大,葉形為長橢圓形,葉面較平,葉色深綠,芽葉為色,無茸毛。從該樹采摘下來的鮮葉,目前主要用于制作曬青茶,每棵年可產干茶5—15千克不等。經專家實地考察鑒定,該樹的生長年齡已在千年以上。

  鎮(zhèn)東古茶樹群落目前保存較為完好,千年古茶樹約有1000余棵,鮮葉采摘周期為頭春3月28日--4月20日,年產干茶5000余千克。

  【醉古】作為德鳳每年高端春茶系列,葉片品質極佳,口感獨特,茶韻變化無窮,悶泡不顯苦澀,新茶現喝顯仙骨蘭香之韻,長期存放似野山參參香。2021年德鳳對此款茶品的采摘要求、制作工藝進行精細化改良,依首采當天品質來看,鮮香程度均超越往年,值得期待。

  今日開啟預售

  官寨核心茶園【德鳳官寨】

  鎮(zhèn)東核心茶園【醉古】

  春季系列茶品今日開啟預售

  將于4月20日后陸續(xù)交貨

找到約7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