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大紅袍自煮茶

找到約119條結(jié)果 (用時 0.022 秒)

武夷山問茶

一、登山

對于山水一事,我自小并沒什么感覺,在平原生活,也習慣了極目四望,大道無邊。詩詞里寫山水的辭章讀起來基本毫無感覺,而此次在武夷山中的經(jīng)歷,真正讓我知曉了什么叫山水,再回顧以前讀過的詩詞或范寬石濤等畫家的山水畫,隨即知道了什么叫“胸中有丘壑”,古詩里的一些常用到的字眼不再是文學化的描述,而是經(jīng)過語言高度濃縮出來的現(xiàn)實景象。

進山之前,考慮到體力不足,在小店中買了一支登山手杖,刻意沒有跟隨旅游團的大部隊,而是自己獨行。早春的四月,行走在武夷山起起落落的山路上,深感不易。薩特說“他者即地獄”,可現(xiàn)如今自己一個人呆著的機會多么難得,獨自杖行山中,感受著從未有過的輕松,思緒飛揚。古人?!半[居山林”,這樣的山林,若能在此間汲泉煮茶,或靜而禪坐,再或者三五好友吟詩作對,行曲水流觴之雅事,再復何求?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不時看到一叢一叢的茶樹,青黃色的芽頭剛剛冒出來,我偷偷采了一兩個放在嘴里,沒有經(jīng)過炒制的芽頭微微發(fā)澀并不好吃,可畢竟見到了真正的茶葉,也算小長見識。繼而前行,行到幽僻處定有幾張石凳等待著你小憩片刻。我坐在一處極狹窄的小山谷中,放眼望去,看不到一個人的蹤跡,只是聽著遠遠的人聲,像是大部隊的旅行團在講解景點。我坐在石凳上,點起一直煙來,聽到人的“叫喚”聲此起彼伏,所謂“叫喚”,在我的方言里是沒有緣由的大喊大叫的意思,古人比較雅,稱為“長嘯”,果然畫面更有古意。如此說來,綠林好漢嘯聚山林,其實是最為詩意和愜意的事了。“長嘯”是人本性的一種流露,到此山中,幽深僻靜,遠處傳來滴滴答答的水聲,人間諸事拋諸腦后,不“叫喚”才怪呢!我剛要學著長嘯一二,卻看人群向我移來,遂強壓了回去,離開了那個小山谷。好不懊惱。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停止目前或得意或糟糕的人生,到山林之中,親近山水,溪流鳥鳴相伴,或許是最好的減壓方式。重要的是,給自己的人生一個停駐,梳理,回味,遐想,這令我只恨行程太緊。

而后乘竹筏漂流九曲溪。所謂“九曲”,兩個彎為一曲,九曲便是十八彎。坐在竹筏上,從“九曲”一直漂到“一曲”,其間又生許多感慨。終于明白了什么叫“碧水”,原來看到書里寫“碧水”,我想水不是透明的么,怎么會是綠的?以為是夸張的寫詩。但在山中溪流,才知碧水是最為貼切和寫實的描寫,不由欽佩。碧水是水深到一定程度,并且在沒有波瀾的情況下形成的顏色。四川有種花茶名曰“碧潭飄雪”,“碧潭”二字,已無修辭,世界本來就是這樣,還用什么修辭嗎?而在順流而下的時候,又明白晚明張岱在《陶庵夢憶》里寫的“磊磊泉水”之“磊磊”是什么意思。如果說“碧水”形容的是靜水,那“磊磊”二字便是對活水的描述。靈動的流水碰在圓圓的鵝卵石上,稍一盤旋,形成白色的小窩后馬上流走,便是“磊磊”的意境了。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漂流,時而經(jīng)過高崖下的碧潭,又時而經(jīng)過狹窄的溪流看見那“磊磊之水”,真是讓人生出臨淵羨魚之感,可“羨魚”可不是為了“結(jié)網(wǎng)”,而是想要化身為彼,親近這碧水活泉了。

二、問茶

早春四月,因公往福建,先后經(jīng)福州、武夷山、廈門,短短流連,長長回味。閩地的細弱,纖雅和輕淡,附著茶香茗韻,碧水丹山,漸次在我腦海中搭建起一種獨特格調(diào),讓人不卒忍離。

當我去時,紅色木棉花正驕傲地盛放,我卻想起德化白瓷與建州黑盞的影像來,這兩者是我心中的福建印象,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莫如這木棉來得直接和熱烈。

熱烈之后,隱藏在武夷巖茶背后的花香與巖韻,以極其含蓄的方式,透過鮮亮的茶湯,散發(fā)出來。閩北烏龍久聞其名,得此際遇入武夷一探,更澆心中塊壘。

所謂巖茶,產(chǎn)自武夷山景區(qū),在巖稱巖茶,在麓稱洲茶。巖茶品種繁多,以大紅袍最為出名,其他如水仙、肉桂、奇蘭等品,皆各有其韻,自成一品。南唐文人統(tǒng)稱之為“晚甘侯”,寓意茶性霸氣如王侯,回甘長久。又有四大名叢,乃正巖茶中的上品,曰鐵羅漢、白雞冠、半天腰、水金龜。

現(xiàn)如今,正宗的大紅袍已非我輩能喝的上了,可巖茶風韻,通道頗多。肉桂,老從水仙,陳年水仙,品種豐富。對我來說,最大的樂趣便是投茶之后,手捧蓋碗,深嗅數(shù)秒后的感覺。花香如桂、如蘭,藏在干茶里,熱水一激,紛紛并出。每種巖茶的香氣大不相同,各有層次與風骨。就像人一樣各有性格:有的霸道,直沖肺腑,有的甘冽,口舌生津,有的綿軟,毫無后勁,有的又醇厚,神游萬里不覺已晚。

令我沮喪的是,我不是茶人,并不能明辨其品質(zhì)、工藝、香氣和真假,巖茶之道、之味、之品,始終參悟不透。沮喪之余,恨不得化身一茶農(nóng),采茶制茶,與茶相伴,抑或遍訪茶師,明道解惑,奈何深處鬧市,親近不得。 還是喝茶吧,我在心里勸自己。

短短一天,在武夷山中行走,山間水間,意間心間,人生能到此有一日,不易。離開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定會再訪武夷,再來親近這碧水丹山。

(摘自2012年第3期《吃茶去》雜志;作者:劉斌)

好茶原是山魂魄

近日喝茶,忽得奇句:好茶原是山魂魄。

其實也不能說是偶得,喝茶喝的久了,漸漸沒有什么關(guān)于茶的感悟了,到了只是喝茶的階段。這句話的精髓早已深入我心了,只是在偶然的一刻我手寫我口,我口映我心罷了。

以前,喝茶喝的少時,每喝上一道好茶都不能自拔,須有文字排遣一番,寫了大量的關(guān)于茶的文章;等到自己有了固定的茶葉為伴,對每一種茶葉熟的不能再熟,也便無話了。就像戀愛一樣,剛開始相談甚歡,到后來兩個人待得久了,自然無話,卻已貼心。

我一個人獨處的這幾天,整日在凍頂烏龍、正山小種、普洱熟茶、普洱青餅、安溪正味鐵觀音之間切換,每次切換都無比豐富。凍頂烏龍產(chǎn)在阿里山,山頂云霧繚繞,我去時正是春末,一去方知阿里山青,卻有三分之一是茶青;正山小種產(chǎn)自福建武夷山,磊磊之水往來山間;而云南茶更是產(chǎn)在云貴高原的山上,可謂山上之山,喬木大葉,最得山魂。

毫無疑問,真正好茶,皆產(chǎn)自高山,有的產(chǎn)自山峰,像凍頂烏龍,有的產(chǎn)自山谷,像正山小種。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山谷越深,光照越短。無論產(chǎn)自山峰或者山谷的茶葉,都需要比平地上的植物更為漫長的生長期。這樣長時間的醞釀生長,所產(chǎn)出的茶葉品質(zhì)必定優(yōu)良,從這個意義上,好茶原是山魂魄,此言不虛。

也由于這個原因,產(chǎn)自高山的茶會有自己獨特的山場味。山場味是個什么東西?這大概是很抽象的一個概念,就如同鐵觀音的“觀音韻”,普洱茶的“茶氣”,“喉韻”一類的一種東西,是一種主觀的描述,卻又客觀存在。以滇茶為例,喝云南茶,無論生的熟的,綠的紅的,生普熟普,滇紅滇綠,都漸漸對那個彩云之南的奇妙地方生出情感。喝云南茶時,立刻會有一種風味撲面而來,那高山密林,那喬木大葉,那玉龍雪山,那異族歡顏,云南茶帶著一種張揚奔放的個性襲來,不禁令人心向往之,這種感覺,大約就是所謂山場香吧。

再以武夷茶為例,最得山魂的莫過于以大紅袍和武夷水仙為代表的武夷巖茶。石是山之魂,巖為山之魄,巖茶的剛猛,巖茶的回甘無一不透著濃厚的武夷山場味。這韻味濃烈的像酒,一下子就把人帶進那碧水丹山。真好茶也,真山魂魄也。

好茶也必用山水來泡。明代的寧王朱權(quán)在《茶譜》寫道:“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碧锼囖吭凇吨笕∑贰防镞@樣解釋:石,山骨也;流,水行也。山宣氣以產(chǎn)萬物,氣宣則脈長,故曰:“山水上”?!恫┪镏尽芬舱劦绞c泉的關(guān)系:“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水,山泉者,引地氣也?!?/p>

山水大約最能激發(fā)山茶的魂魄吧。

(摘自2012年第6期《吃茶去》雜志;作者:劉斌)

思凡

(《吃茶去》雜志)我喜喝茶,尤其喜愛純料古樹普洱生,喜歡置身于霧靄氤氳的茶境中,那種千變?nèi)f化妙不可言的享受,將我與茶融在一起,禪意合一,瞬息穿越古今,流淌如河,飄逸若云,悠悠然然中,慢慢歸于靜寂,清爽,出塵。

幾乎每一次的品飲,都有這樣的感覺,喝罷良久,苦盡甘來,香味由多雜到單一,喉間甜絲絲地如含著一塊冰糖,唇齒留香。有人請酒,我多婉拒,但凡邀喝茶,特別是普洱茶,幾乎經(jīng)不住誘惑,逢邀必往,喝到三泡,汗蒸一般,不再吸收,推杯扣盞,方算興盡。有時我想,喝茶到這種份上,恐怕就不僅僅是嗜好了,簡直有了茶癮,但我確信,喜歡或癡迷的,絕不是茶的本身,譬如收藏、觀賞,甚至賈而待善價,流于茶商之流,而實在是喜歡那種可感的茶境,可觸的禪意,由實在到空寂的過程。再好的茶也是用來喝的,不喝,毫無意義。

一位神交已久的茶道朋友邀約,我欣然前往,我知道,他一定有難得一見的私房茶款待。喝茶多年,已不像初出道的雛兒,再迷信所謂的名牌茶。名聲大,享譽多年,雖不能說浪得虛名,但真正懂茶的人都知道,名牌不過是大牌的代名詞,家大,業(yè)大,產(chǎn)量大,機械化程度高,是品質(zhì)優(yōu)良的大路貨,有些是收藏者玄耀的標志。自然,也不乏標志性的珍品,如武夷山母樹大紅袍、龍井御園茶十八棵、千年寨野生茶樹王等等,是再任性的土豪也喝不起喝不到的,不是錢的問題,天價的背后是極其稀珍??梢赃@樣說,真正的好茶是尋來的,可遇而不可求,有緣喝一泡體己私房茶,那就是這一輩修來的福氣。

果然,有好茶喝,喝第一口,我就差點喊出來,被那種從未體味過的茶味或者說茶感所震撼,一時苦甜香五味紛呈,尤其是那種觸及味蕾乃至靈魂的苦,似曾相識,呼之欲出,卻又想不起在哪里什么時候嘗過。我停頓著,回想著,等盞中的茶稍涼時,一口飲盡,瞬間那種熟悉的苦滑過,幾乎稍后或同時,一種回甘從舌尖溜向舌面,漂起一股若有若無的醇厚的淡香,三種明顯的味道交融在一起,形成彌漫的茶境,霎時將我包容了,經(jīng)久不散。瞬息十年、二十年,時光倒流,那彌散的味道漸漸清晰起來,還沒等我叫出聲,朋友啟發(fā)我“有股去痛片的味道吧”,我早恍然大悟,爺爺幾十年前吸水煙解乏的情景宛然如昨。我點著頭:“是正痛片的味道?!笨嘀杏刑?,甘中泛苦,是一種說不上的味道??傊?,我很喜歡。那時,我還是個沒炕沿高的孩子,就喜歡站在挨炕頭的鍋臺邊,或跳起爬上炕,在落日后的黃昏,看黑暗里爺爺?shù)乃疅熷佉晃婚W的光亮,嗅煙槍和唇邊冒出的水煙和正痛片藥混合的味道。爺爺吸水煙時,喜歡在煙絲里壓四分之一份正痛片,吸后乏困頓解,神奇般地精神起來,跳下地,穿著雨靴,到屋前的菜園灌糞澆水,或鋤地松土。那種苦中有甜,變了味的苦,連同爺爺?shù)纳碛埃恢绷舸嬖谖业挠洃浬钐帯?/p>

朋友說,這是從勐庫西半山懂過村2011年尋到的純料普洱生茶,這是散茶,條索完整,餅茶也許味道更佳、更濃。墨綠的條索,燈下有些微幽光,經(jīng)歷了歲月的浸泡,厚重感分外明顯。茶湯黃亮如琥珀,光波流溢蕩漾,像我喝過的懂過茶,但似乎又不一樣,尤其是那苦中回甘的味道,從始至終保持著,就是喝到最后,舌齒相間,還能感覺到淡淡的醇甘之苦。飲盡盞中的茶,輕嗅,這味道依然保留著。

朋友問,這款來自懂過村的茶,應該起個什么名字,才不負你所夸說的好茶呢?我沉吟著,呼之欲出,但又模糊起來,跳躍著遠去,只剩下?lián)]之不去特別的茶味。大概真的是人多,圍坐茶臺,三個人品,只品了茶味了。之后,又換了茶,喝了兩泡,是我喝過的好茶,但我依然沉浸在那款懂過生普中,滿腦子的茶味,音樂一般飄起沉浮,流溢著。

臨別,從不喜歡主動張口的我,竟請求朋友再送我一泡,回家靜靜品嘗下,一定能嘗出個中滋味。

雖有晚餐后飲茶的習慣,但怕相隔時間太短,受先入為主的影響,當晚我只喝了泡99古樹普洱熟,拿回的那小袋懂過,留待明天品嘗。

第二天晚飯后,關(guān)門閉戶,拉上窗簾,亮燈,客廳異常寧靜,我打開DVD,裝上班得瑞寂靜山林碟片,將聲音調(diào)至最低,片刻后,若有若無的流水聲,清脆的鳥鳴,風過山林的呼嘯,起伏回蕩的輕音樂,從遠方不斷傳來,或流淌,穿過。我燃了枝最細的沉香,開始往壺里注水,煮水,準備泡茶。本來有一桶農(nóng)夫山泉,我怕礦泉的味道干擾了茶味,特意買了小桶純凈水,用平時舍不得用的橄欖核點燃紅泥火爐,靜待水開,出現(xiàn)魚眼,開始沏茶。茶是一樣的茶,是前天討回的懂過村的2011年生普,沖泡時蕩起的味道,似乎比那天還要濃烈,大概是空間小和靜的原故,還未觸唇,就感覺到了那股別樣的苦甘。第一泡幾近冰島和大戶賽混合的味道,我沒有洗茶,直接品飲了。第二泡,湯色味道全出來了。湯如少女最初頰上的潮紅,鮮艷靚麗,入口苦而無澀,略帶回甘,和舌觸正痛片的味道一模一樣,那種苦,令人愉悅回味。之后每一泡又自不同,先如少婦光亮迷人,溫潤有加,后如半老徐娘,風韻雅意,誘惑仍在,十幾泡后,苦味雖淡,醇香不減反增,但舔唇齒時,猶有苦底回蕩,苦的清爽,非冰島、壩糯可比。人常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而此茶又何嘗不是?忽兒,我的腦海,或者是心底,嘭地蹦出兩個字:思凡。膨漲一般,愈來愈大,占據(jù)了整個腦海,或空間,再也揮之不去。

揭開石瓢紫砂壺,苦香甘味猶綿綿不絕地傳來,就是聞嗅已然冷卻的官窯杯,壁上的味道還在,冷香依舊。這中奇特脫俗的苦底甘香,讓人流連,是天堂,還是人間,一時還真的不好抉斷,天堂雖甜猶帶苦,人間雖苦還帶甜,似乎仙凡結(jié)合,成能成就這樣一個完美。

我沒有去過勐庫,更沒機會走進懂過村。但平日閱讀廣泛,對那邊的紙上家園山川,還是相當熟悉的。我的腦海閃現(xiàn)出云南風情的大雪山,和雪山綿延出的郁郁蔥蔥的古茶樹,這片粗大的茶樹,到底是千百年大雪山野生茶樹的變種,還是300年前從西雙版納引進勐庫地區(qū)大葉種樹的變種呢,沒有實地考察比較,真得難以論斷,但依山傍樹的懂過村人,多少代就是喝山上的古樹茶繁衍過來的。這生態(tài)環(huán)境,使我想到了一些學者對伊甸園就在云南的論斷,也許,在創(chuàng)世紀之初,神就將遙遠天庭的茶樹帶到了后花園,并安置了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后雖被驅(qū)逐出去,靠苦力生存,但美麗的伊甸園卻留了下來,天上的神樹便隨之生存下來,一茬一茬,生生息息,就成了后來的千年古茶樹。這茶樹便與其它處的茶樹不同,經(jīng)歷了太多的人間苦難,但始終保留著天堂的底香回甘。只有經(jīng)歷過,才懂得苦盡甘來,也深得個中滋味,看來這村莊取名懂過,也不是沒來由的,一反遠古居民的質(zhì)樸,似乎更多了形而上的意味,叫懂過,真的名附其實。

懂過?不禁使我聯(lián)想到一個凄美的愛情傳說,四大傳說之一的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這個美好而充滿悲劇色彩的傳說,歷經(jīng)幾千年,濃烈依舊,基本上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已成為中國民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女兒節(jié),七巧節(jié),近年更成為國人自封的中華情人節(jié)。董永的善良憨厚自不必說,更讓人感動的是七仙女美麗動人的思凡下凡,和苦甜相伴的人間愛情生活,天堂甜美她不享,情愿思凡下人間,愛上一個凡夫俗子,過清苦的耕織生活,對愛忠貞如一,至始不移,無論何年何代,真的可歌可泣。但我想到的卻是七仙女那段苦苦甜甜的生活經(jīng)歷,苦中有甜,雖苦猶甜,很像這款令我一喝難忘的懂過2011,其本身不凡,才會思凡,雖處凡塵,高貴依舊,不過是多了人間的煙火味。

在偶然,刻意與隨意的品飲中,我多少次瞬間深感茶中的凡間之苦,但那融含其中醇厚的香甜,別一種清爽的香甜,不時隨苦味滑溜而過,彌久不散。董永與七仙女的人生如此茶,而憶想回味,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苦苦甜甜,苦中有甜,雖苦猶甜,過去的,流逝的,都成為難忘的美好,就像飲茶時度過的妙曼的午后明媚的時光,或月光溫潤清輝流溢的夜晚。

我呢喃著:思凡,思凡。真的很有禪意,簡單,明了,直指禪心。

我感到,真的再沒有第二個名稱,更適合這款獨一無二的懂過2011春茶,貼切,富有意蘊。我毫不遲疑地拔同朋友的電話,不容質(zhì)疑地說:“這款懂過,就叫思凡2011吧。”

倘有機會,就親嘗一下思凡2011這款古樹普洱生餅吧,品品思凡的滋味,絕對夠味,不可復制。自然,這也是我這個別茶人的姝愿,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否?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雜志;作者:靜子(山西大同)】

找到約115條結(jié)果 (用時 0.009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4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