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大紅袍與單叢的差別

找到約19條結(jié)果 (用時 0.004 秒)

2018年的福鼎大白、政和大白、水仙白、福安大白、政和小菜茶(荒野白)的茶品介紹


《解密白茶:從入門到精通》第九講:

白茶品種:四大天王、兩朵金花和蹭熱點的插班生


主講:劉軍利

出品:睿瀹堂茶書院




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白茶的品種,我們這里說的品種更多的是植物學(xué)的概念,是從適制白茶的樹種的層面,來籠統(tǒng)地了解一下,不同茶樹品種的外形特征,以及建立在不同茶樹品種基礎(chǔ)上,白茶風(fēng)味、口感的差別,當(dāng)然,同樣的一個茶樹品種,具體在制成白茶的風(fēng)味層面,還會因產(chǎn)區(qū)環(huán)境、工藝水平產(chǎn)生較大的差別,那么,了解白茶的茶樹品種,到底又有什么樣的意義呢?


軍利老師認為,這意義主要有三點:


1.如果你可以清晰地辨別出茶葉的品種特征,那就可以避免被不法的奸商忽悠,買到貨真價實的茶葉的可能性更大;


2.如果你可以清晰地從外形、口感的層面,辨識白茶的品種,那你品鑒白茶的水平就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因為不同品種的白茶,在時間轉(zhuǎn)化的長河里,會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風(fēng)味表現(xiàn),但是,它們的植物學(xué)特點相對變化不大,所以如果你認識白茶的樹種,會有助于提升你對老茶的品鑒水平;


3.了解了白茶的樹種,你會變的更加豁達,因為,當(dāng)你知道白茶的樹種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的時候,你就不會擔(dān)心買不到好的白茶,只要用心,可以用來做白茶的原料產(chǎn)地十分廣泛,完全不用擔(dān)心買不到好的白茶,你會更加清晰,哪里的哪個品種白茶會有更好的品質(zhì)表現(xiàn)。


與此同時,通過對同品種不同工藝的對比,你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誰的茶做的好,誰的茶做的不夠好。這樣一樣,買到和喝到好茶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



顯然,這些知識,并不是幾千字的文字課程能講清楚的,還需要圖文、視頻再加上日積月累的品鑒來提升,那么今天呢,軍利老師就先來從文字論述的層面來為大家分享一下,白茶的品種,力求通過圖文并貌的方式輔助大家去認知白茶的樹種。


在前面第三講白茶產(chǎn)區(qū)當(dāng)中,我們曾經(jīng)提到過不同產(chǎn)區(qū)的白茶品種會有所差異,大致來講,在福建白茶產(chǎn)區(qū)當(dāng)中,主要的茶樹品種是這樣的:


福鼎產(chǎn)區(qū)的白茶樹種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為主,有福建菜茶、歌樂、福云595等品種有零星分布;

政和產(chǎn)區(qū)的白茶樹種以福安大白、政和大白、小菜茶為主;福云6號有零星分布;

建陽產(chǎn)區(qū)的白茶樹種以小菜茶、水仙品種為主;


其他產(chǎn)區(qū)的白茶樹種也大致相似,歸納起來用這樣的一個表格可以看的更清晰:



歸納來講,福建白茶的主要茶樹品種可以用四大天王和兩朵金花來概括:



四大天王是福鼎大毫、福鼎大白、政和大白、福安大白,這四個大白的茶樹品種,都是小喬木型、都是中大葉種,它們在后期的推廣和普及當(dāng)中,主要是通過無性繁殖來栽種的,并且還四個品種后來還通過雜交、選育衍生出了其他的品種,這是白茶最基礎(chǔ)的樹種,因此,我們把它們稱為四大天王;每個茶樹品種的具體特征,我們稍后再講;


白茶樹種的四大天王


福建菜茶是白茶最古老的樹種,也是絕大多數(shù)的福建茶的正本清源的始祖,并且每個地方的菜茶都有不同的性狀特征,比如,武夷菜茶在當(dāng)?shù)赜址Q奇種,是大多數(shù)的武夷巖茶的源頭;政和菜茶又有小紅茶和小菜茶等不同的表現(xiàn),是最早被宋徽宗青睞有加的北苑貢茶的原料,雖然產(chǎn)地面對相對較少、產(chǎn)量較低,卻是白茶中最為金貴的存在;小菜茶是過去用種子種下的灌木型、中小葉種的茶樹,分布廣泛,變化多端,很多玫瑰花香、蘭花香的特殊香氣,都是小菜茶特有的豐富環(huán)境產(chǎn)生出來的,目前政和、建陽等地的荒野茶基本上是以小菜茶為主,香氣馥郁,花香飽滿,湯感清甜是小菜茶的主要特征,外觀上來看,小菜茶葉片瑩薄、干茶輕若無物,手感輕盈。


福建水仙和福建菜茶的對比


水仙是較早的白茶品種,也是諸多茶樹品種當(dāng),可以橫掃六大茶類的茶樹品種,幾乎經(jīng)歷了什么茶好賣,水仙就能制成什么茶的命運多舛的復(fù)雜過程,沒辦法,這個樹種最大的特點就是適應(yīng)性強,武夷巖茶、大紅袍中的水仙是當(dāng)家品種,品巖茶的人在喜歡“吃肉”之外,就是喜歡老樅水仙,因為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鳳凰單叢的宋種老樹也是水仙種,漳平水仙自然也是水仙;而水仙白也是繼小白、大白之后的又一突出品類,歷來就有“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的記載。只不過,由于水仙屬于中大葉種的小喬木,適制白茶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水仙白的產(chǎn)量也不大,每年春季適制白茶的時間只有15-20天,過了這個時間,芽葉長大,制做烏龍茶就更劃算了。因此,水仙白也可稱得上是一茶難求,自然堪為金花之中的另一朵。


小菜茶和水仙白由于茶園面積、制成白茶的量相對較少,因此在市面上比較少見,相對稀缺。首先是找到就很不容易,就算是能找到品質(zhì)不錯的,價錢也自是不菲。目前小菜茶的貨源相對較多,水仙白商品化的,大品牌里面的祥源白茶每年都有一款水仙白的茶餅在售,其他品牌很少見到成品出售。


除了上面這六種茶樹品種之外,市面上還可以看到福云六號、以及其他一些烏龍茶高香型茶樹品種制成的白茶,以及福鼎的歌樂、來自云南景谷大白、月光白、來自四川、貴州等地的大白品種制成的白茶,這些都是白茶的非主流產(chǎn)品,因此,稱他們?yōu)椴錈狳c的插班生也不為過。


那么,不同茶樹品種的植物學(xué)差異有哪些呢?軍利老師手繪了一張表格,詳細列出了主要白茶品種的生物學(xué)和內(nèi)含物質(zhì)化學(xué)特征,來輔助大家認識和理解的不同的茶樹品種的特點,這張圖,可以去我們的音頻課程附帶的文字詳情里面去下載,原圖可以直接放大查看,里面詳細的介紹了主要白茶品種的植物學(xué)特征以及品種的茶園產(chǎn)區(qū)分布。


白茶樹種的品質(zhì)特征及產(chǎn)區(qū)分布


不同的樹種,會有不同的內(nèi)含物質(zhì)成分,而除了外觀的特征以外,內(nèi)含物質(zhì)的構(gòu)成和比例是一個茶樹品種適合制成什么茶的關(guān)鍵參照指標(biāo),軍利老師整理了手頭上可以找到的相關(guān)白茶的資料,繪制了一張不同茶樹品種內(nèi)含氨基酸、茶多酚、兒茶素總量、咖啡堿、黃酮類物質(zhì)的圖表,輔助大家認識不同的白茶品種,這些數(shù)據(jù)來自權(quán)的白茶專家研究數(shù)據(jù),采樣是一芽二葉春茶,通過干物質(zhì)測定的方法得出的結(jié)果。圖表也附在音頻課程的文字介紹里面,大家可以截圖查看。


不同白茶樹種的內(nèi)含物質(zhì)對比


簡單來講,我們會發(fā)現(xiàn),政和大白和福安大白、景谷大白的茶多酚含量非常大,所以這三個品種的茶品,口感就會偏重;


水仙、小菜茶、福鼎大毫的兒茶素總量相對較高,兒茶素就是茶單寧,因此這些品種久泡苦澀味就會出來;


因此,雖然福鼎大毫、福鼎大白、政和大白、福安大白的氨基酸含量差不多,口感卻差別巨大,主要原因就是氨基酸含量與茶多酚、兒茶素的配比差別較大,由此造成了福鼎與政和兩地產(chǎn)出白茶在樹種、工藝基礎(chǔ)上形成的巨大差異。


氨基酸主鮮爽和甜度,茶多酚是后期黃酮類物質(zhì)轉(zhuǎn)化生成的關(guān)鍵;兒茶素是茶葉藥用的源泉,所以福鼎的白茶尤其是細嫩的茶鮮甜清口,卻不耐泡;而政和高山區(qū)的區(qū)滋味醇厚,味醇香高、耐沖泡。茶樹品種在這里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具體到白茶的成品和沖泡品鑒的環(huán)節(jié),不同茶樹品種的干茶和沖泡口感又會有怎樣的不同呢?我們就來看一下,從茶葉的鮮葉開始,到白茶的加工成品干茶,再到品鑒沖泡的1-3泡,幾種不同的樹種制成的同年的白牡丹等級的干茶,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


四大品種白茶的對比沖泡


軍利老師分兩次,分別沖泡了2018年的福鼎大白、政和大白、水仙白、福安大白、政和小菜茶(荒野白)的茶品,現(xiàn)把全程的圖片附上,幫助大家來認知這些茶樹品種的差別。



政和大白,外被茸毛,色白如銀,湯清澈,香氣清鮮,滋味甘醇。白牡丹外形呈深灰綠色,葉背披滿銀色白茸毛,具有葉大、芽肥、毫香鮮嫩的特色,茸毛長密,湯色澄黃清澈,滋味清甜鮮醇。葉底肥嫩,葉間大,微帶梗。這表明高山區(qū)的茶葉原料收縮比大,持嫩性好。



福安大白,芽壯毫顯,香味鮮醇,色澤白綠。白牡丹芽肥壯,味清甜,香清、湯濃厚。湯色杏黃明亮,湯感清徹,香氣馥郁持久,滋味清冽甘醇,葉底肥嫩柔軟。



福鼎大白制成的白牡丹,外形葉張肥嫩,毫心肥壯,葉態(tài)伸展,芽葉連枝,葉緣垂卷,色澤灰綠,毫色銀白,茸毛多密,內(nèi)質(zhì)重氣清鮮純正,毫香濃顯,湯色淡杏黃,清澈,清醇清甜,葉底葉色黃綠,葉質(zhì)柔軟鮮亮。



水仙白,制成的白牡丹,色澤墨綠,毫心顯露,干茶外形多梗,葉間較大,葉片微卷,葉背毫顯。茶湯清醇,香氣淡雅持久,葉底肥壯,葉質(zhì)柔軟。



荒野小白(小菜茶),葉片瑩薄,毫心細嫩,毫心顯露,干茶輕薄,湯色黃綠明亮,口感清甜,適宜用85-90度水溫沖泡,微帶玫瑰花香與蘭花香,香氣清幽,滋味醇厚,葉底鮮嫩柔軟。



講了這么多的概念,對于這幾個品種的白茶,你能分辨清楚嗎?


先記住這些基本的要點,在本專輯核心課程完結(jié)之后,軍利老師會分別在課程的同時和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為大家同步進行五大品種白茶的品鑒直播,具體的直播時間,請大家關(guān)注茶葉地理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的通知。


這一講,有關(guān)白茶的品種,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下一講,為大家分享:

精通白茶:明辨白茶的獨門絕技


□圖文原創(chuàng):睿瀹堂/劉軍利

□首發(fā):茶葉地理/頭條號

□版權(quán)聲明: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任何形式的引用和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彌漫著傳奇色彩的名叢

武夷巖茶中的單叢、名叢、花名,是蘊涵著傳奇的佳品。喝時,滋味有所差別,聽時,卻朦朦朧朧,看時,茶樹難以分辨。無須諱言,名叢確實是一個不易說清,難于弄懂的茶文化現(xiàn)象。

名叢到底是什么?說白了就是武夷“菜茶”原生種眾多變異的后代。有的葉如瓜子,故名瓜子金;有的葉呈圓形,得名金錢;有的香氣幽長,享名千里香;有的主桿蒼勁,猶如國公鞭;有的茶枝柔軟,好像墜柳條,等等。其中原因就是自花傳粉、有性繁殖帶來的結(jié)果。絕大多數(shù),特征不顯。其他地方雖然也有這種現(xiàn)象,但是沒有像武夷山那樣,去給它命名封號,玩成文化,且文采飛揚。

武夷巖茶中到底有多少單叢、名叢、花名?林馥泉說,有一千多個,單慧苑上下兩廠就有830個。1943年,他入廠訪問,只得280個。山中最有故事的名叢有五:一是大紅袍,名聲最大,享譽最高;二是鐵羅漢,得名最早,藥效最佳;三是白雞冠,特征明顯,最易辨別;四是半天腰,立地最險,難睹真容;五是水金龜,爭訟最久,傳為奇談。

這其中概念復(fù)雜,就280個茶名中包括單叢、名叢、花名三個類:單叢,是指有特定茶樹,采下單獨制作的;名叢,是從單叢中遴選出來茶樹,它高于單叢。舊時單叢、名叢,在春茶發(fā)芽開葉期,廠主或包頭巡山時,在茶樹掛上寫有某某茶名的小竹片,采茶時把小竹片取下,連同茶青一并挑回。故挑青時要備幾塊白布,以便隔層之用,不及時則用樹枝葉(筆者親見)。其實,多數(shù)名叢茶品也是拼配的。因為當(dāng)時沒有無性繁殖,都是用茶子栽種,試問哪有多少完全相同的茶樹?

至于花名,并無特定茶樹,只是一些成品茶雅名。有些是出于同一品種、同一產(chǎn)地的茶青,但制作出的茶品有所差別,就給它取個名稱,這無可非議;有的是經(jīng)過拼配,香氣、滋味出現(xiàn)變化,故號以新名,也說得過去。但有的人,把同一個堆頭的茶,在“包裝時,各加以名稱,俗稱花名,以?;箢櫩??!?林馥泉語),這就顯得不地道了。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外行人也搞不清,但總的來說都是好茶。

如此凡多的單叢、名叢、花名,是巖茶輝煌時期的產(chǎn)物。廠家敢標(biāo)新,就有人愿嘗新;有人敢提價,就有人愿掏錢。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此茶長于巖崖下,少見太陽,名不見天,味特殊?!蹦怯绣X的閩南、潮州茶客心領(lǐng)神會,應(yīng)曰:“錢,沒要緊!”價格上升了;“這是石鐘乳,靠這涓涓泉水滋潤,味清雅”那追求享受的南洋客極為興奮,“這株茶我包了”派員監(jiān)視采制,悉數(shù)取走精茶和茶梗。時稱此種買茶方式為“指株認購”,價由賣家開,沒商量。凡此不一而足。

在清代中后期和民國初期,巖茶相當(dāng)走紅。量少、價高,有的上品幾乎與白銀、黃金等價。茶家們別出心裁出奇招、想點子,挑單株、選名叢、取花名,以謀更大利益,已成自然。巖茶幾成侈奢品,大概就是在這樣背景產(chǎn)生的吧?

時武夷名茶價之高昂,從雁蕩山文人蔣叔南1918年的《武夷山游記》可窺見一斑。這是他親身所歷,耳聞目睹,記曰:“上奇種則皆百年以上老樹,至此則另立名目,價值奇昴“。名稱各廠有異,“名目詭異,全山將達千種?!币坏┝⒚?,價便隨起。天游道人語之:“大紅袍(天游產(chǎn))價每兩(老稱)十六元”。他感嘆“物以稀為貴,始信于然?!泵拷飪r合256元,時大米價每擔(dān)5.9元。按此結(jié)算,一斤大紅袍,約等4300斤大米。在當(dāng)時經(jīng)濟狀況,相當(dāng)驚人。

不過那時的上流飲君品茶功夫確實高深,舌尖上的巖茶,辨別得致精入微,忽悠不了。特別是廣東“潮州人最嗜之“”潮州人善賈多財,揮金不惜“。故“武夷巖茶遂巧立名目駕參著而上之也”

轉(zhuǎn)回來,還是說那些茶名。平心而論,取這么多雅致清麗、富寓文采的芳名,確實不易。你看那280個茶名中,帶“香”的有13個,如正瑞香、金丁香等;帶“白”字有14個,如白玉簪,白雪梨等;茶如琪花瑤草,帶“草”字也有8個,如忘憂草、金錢草等。還有那東籬菊、隱士筆、蓮花盞、瓶中梅,等等。無粗俗句、平庸詞。比之有些地方的獸目茶、老婆茶等,雅多了。

我猜測,當(dāng)時在取茶名時,肯定得益于文人的指點,否則也是俗不可耐。你看,當(dāng)時把那個發(fā)芽特遲的茶,喻之為“不知春”,而有地方則被譏之為“聾子茶”;把香氣特高的茶,美其名“滿山香”“千里香”,有個地方把高香茶,叫“嚇煞人香”,方言“嚇?biāo)廊恕?,好在康熙皇帝將它改了個“碧螺春”雅號,從此名度日高,廣受贊賞。文化這東西確實很厲害。

名叢之名,既要雅致,又要與茶關(guān)連,委實不易。據(jù)傳當(dāng)時也出現(xiàn)仿冒。那時沒有商標(biāo)法,無法維權(quán)。首創(chuàng)者見到被仿冒時,便在原先所取的茶名前面加個“正”字,如正萱草,正松蘿,正瑪瑙等。粗略一算,280個茶名中就有36個前面冠了個“正”字,以聲明其為正宗,仿冒者只得另請高人再取雅號。

名叢的奇聞逸事舉不枚舉,這就是武夷巖茶文化。1982年崇安縣(現(xiàn)武夷山市)文化部門組織劉希玲等人,搜集編寫的《武夷山民間故事》、1992年陳斯福、陳金水主編的《福建茶葉民間傳說》都有巖茶名叢的故事。

2013年,武夷山茶人羅盛財,多方尋覓,集得名叢70個,成了愛茶人的寶籍。但是推廣有難度,因為名叢有個“怪脾氣”,就是講究好山場,否則就不顯山露水。這使業(yè)外人感到納悶,從而增添幾分神秘色彩。

想不到這等有文化的名叢,其名字卻被有的人搞錯了,把她寫成“名樅”。經(jīng)查幾部字典,“樅”字注釋為柳松、松樹,還有姓氏、縣名,均與茶不沾邊?!懊麡骸睂嵲跓o法代替“名叢”。

名叢,彌漫著文化色彩的武夷巖茶珍寶,當(dāng)珍重之。

來源:武夷茶天下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大紅袍只有六棵,那你買到的是什么?


大紅袍,茶葉界的大明星,即便是不喝茶的人,也很少有沒聽說過的。

?

欲承名聲,必有爭紛,市面上對它也有許多說法。


?

這不,過年回家,就被收到茶禮的親戚圍?。郝犝f大紅袍就只有武夷山那六棵,那我手上的這款,是真的嗎?

?

六棵“大紅袍”是什么?

市場上并不難買到的“大紅袍”是什么?

你買的大紅袍,又是哪種“大紅袍”?

?

無論是自喝還是送人,關(guān)于大紅袍,你真的不能再一知半解了。

?

了解大紅袍,從源頭開始

?

大紅袍,這一名稱的由來,還要從一個動人的傳說開始說起。

?

據(jù)說古代有一位舉子進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昏倒在路邊,奄奄一息,時值茶季,被天心寺采茶的僧人所救,并以一種陳茶入藥為其治療。


舉子得救后繼續(xù)進京應(yīng)考,并考取狀元,而后回武夷山報答救命之恩。僧人告訴他救他命的是九龍窠的幾棵茶樹,狀元就脫下紅袍披蓋茶樹,跪拜謝恩。


從此那幾顆茶樹就被稱為“大紅袍”。

?

有了傳說加持,這幾棵茶樹,便不再是普通的武夷山菜茶,而更多地帶有文化寓意,象征著知恩圖報的美德、金榜題名的佳寓和治病救人的慈悲。


大紅袍,不是“一個”品種


目前位于九龍窠的這六顆大紅袍,被稱為“母樹大紅袍”。


雖然統(tǒng)稱大紅袍,其實是不同的品種,它們的葉型、發(fā)芽期均有不同。


?

從石刻旁上層第一棵茶樹開始,依序編號。位于上層的1-4號是歷史上所記載的大紅袍母樹,其品種都不相同。

?

中層的5和底層的6,分別在1980年修建九龍窠名叢圃時,由1號和2號壓條移栽而成。

?

在2006年,這六顆母樹大紅袍就已經(jīng)被保護性地禁止采摘。因此,目前在市面上,也不可能出現(xiàn)以“母樹大紅袍”為原料制作的大紅袍了。


?

但這并不等于,你買到的大紅袍,就是“假”的大紅袍。


解密:你手上的大紅袍,到底是何物?


目前,市面上所指的“大紅袍”,是成品茶葉的名稱。雖然名字中帶有“紅”字,卻切勿誤以為是紅茶。



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的一類,屬于閩北烏龍。其外形呈直條形,緊結(jié)重實,滋味上花香馥郁,巖韻顯露,且耐沖泡。

?

大紅袍成品茶又分為兩類,“純種大紅袍”和“商品大紅袍”。

?

| 純種大紅袍


即母樹大紅袍中的某一株,經(jīng)過單獨無性繁殖栽培后,培育出子樹,再采制加工而成的茶。

?

經(jīng)過無性繁殖的茶樹,子樹與它對應(yīng)的母樹性狀基本完全相同。換句話說,相當(dāng)于間接喝到“母樹”了。


?

目前用來廣泛制作大紅袍的品種奇丹,就是由大紅袍中的2號和6號單株繁育而成的。因此,由奇丹品種制作而成的大紅袍,可稱為“純種大紅袍”。

?

那純種大紅袍的滋味如何呢?基本可以參考有關(guān)母樹的描述。


1941年林馥全在《武夷茶葉之生產(chǎn)制造及運銷大紅袍記》記載,“大紅袍馥郁芬芳,有似桂花香,沖九泡有余香”。


?

| 商品大紅袍


所謂“商品大紅袍”,是1985年由“大紅袍之父”陳德華與當(dāng)時茶科所的同事成功拼配,并推向市場的產(chǎn)品,是目前市面上所見的大部分大紅袍。


?

它是根據(jù)消費者的口味與需求,由巖茶中的幾個品種拼配而成的。

?

說到這里,可不要談“拼配”色變。正如前文提到,六棵大紅袍母樹中就有四個不同的品種,由他們直接制成的大紅袍茶本來就是“拼配版本”。

?

商品大紅袍,一般選用4-5個品系的茶葉。常用的拼配方法是以水仙、肉桂打底,再輔以其他幾種品種的茶葉,如白雞冠、鐵羅漢、北斗等。


?

拼配的整體原則,是“香幽、水厚、韻足、回味好”,可謂一點兒都不簡單。原料品種不但要講究,拼配的比例更是各家的獨門絕技。因此,你在不同商家、茶人買到的大紅袍,滋味都會有微妙的差別。

?

使用拼配的方法,可以讓各個品種在它們特長的領(lǐng)域盡情發(fā)揮。就像在音樂會中,獨奏自有情調(diào),而交響樂則有和諧又恢宏的氣勢。


| 番外篇 單品大紅袍


說到這兒,想必有茶友會疑惑,為什么有些其他的品種名之前,也要加上“大紅袍”三字呢?是蹭熱點嗎?



其實,那是除了純種大紅袍、商品大紅袍以外的“普通大紅袍”,只由單品種制成,基本等同于“武夷巖茶”。


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巖皆有茶叢扎根,既生長著數(shù)量繁多的原生品種,在它們前面加上“大紅袍”之名,也是業(yè)內(nèi)認可的。

?

公認的名聲,私人的選擇


大紅袍之盛名,不僅來源于它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故事,還與它長久以來都飽受贊譽的香氣、滋味緊密相關(guān)。

?

如何將大紅袍制作得更出色,這是武夷山做茶人們執(zhí)著的追求。


?

而作為品茶人,我們則應(yīng)更關(guān)注眼下這泡茶湯,在名字以外,所帶來的切實享受。

?

茶友們不妨在購買茶葉時,細心留意手頭大紅袍的來由,品飲時再做個比對。喝茶,也要喝得明明白白。

找到約18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