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文化對人的塑造

找到約950條結果 (用時 0.034 秒)

發(fā)酵食品,茶葉與人類生活——從茶葉傳播的歷史片段淺談普洱茶對現(xiàn)代人的意義

1、淺談發(fā)酵食品

2、茶的最初形態(tài)是什么樣呢?

3、茶的功能性與傳播

4、茶的殺菌作用與茶文化傳播

5、茶的補充膳食纖維作用與茶文化傳播

6、咖啡堿的刺激作用與茶文化傳播

7、茶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關系

8、普洱茶與當代人腸道菌群養(yǎng)護

9、普洱茶保健的部分機理淺談

人類文明的興起伴隨著非常多的材料和技術。

茶是東亞祖先馴化出來的重要物產,它聯(lián)合了中原和草原,漢地與藏地,通過茶馬古道將中國文化帶向世界。

發(fā)酵則是全世界文明發(fā)展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是文明的催化劑,幫助人類提高了生存優(yōu)勢。

1、淺談發(fā)酵食品

所謂發(fā)酵食品就是人類利用微生物將食材進行再加工獲得的食品。

一本書名為《食品微生物學》的教科書,其中前言說,在7000年前,已有人類在采食菌菇。

我覺得野生菌不能算作發(fā)酵食品,而且人類最早食用野生菌的時間應該遠早于符號記載。

但發(fā)酵食品和野生菌還是有很多相同點的。

一些小麥粉,給它加點水,揉成個面團,放碗里忘了。不久之后一些真菌就會發(fā)生,這些真菌會把面粉里很多營養(yǎng)物質的微觀結構改變。微生物不但改變了面團的物理結構,也增加了面團的風味。古巴比倫人把這個發(fā)酸的面團拿去烘烤,就做成了類似今天的面包。這個事件可能誕生在6000年前的一次偶然。

發(fā)酵現(xiàn)象更多時候與食物儲存有關。

今天的城市人對于食物發(fā)酵與儲存沒有像古人那樣的重視,這是因為今天不但有冰箱,還有超市,讓我們每天都有新鮮的肉類和蔬菜可以食用。

雖然古人在某些特定時間和區(qū)域也有類似今天冰箱的設備,但卻沒有現(xiàn)代化農牧產品供應體系。如果不做好食物儲備,是沒法兒生存的。

食物儲備,與發(fā)酵相輔相成。

比如葡萄沒有辦法長期儲存,做成葡萄干就可以多存一陣子,要是做成葡萄酒就可以存十幾年到上百年。新鮮的肉類也沒辦法儲存,古人會在肉里添加一些鹽,做成臘肉,火腿一類的發(fā)酵食物。

為什么要放鹽?因為如果不放鹽,微生物的生長不受控,很快肉會完全腐爛,全部營養(yǎng)都被微生物消耗殆盡。放鹽會使微生物的生長受到控制。所以想做出好吃的火腿就要掌握一個度,讓微生物產生對人類有用的變化,而又不至于消耗掉過多的營養(yǎng)。

葡萄酒也是一樣。葡萄里面有糖,但要是只有糖的話,微生物就會瘋長。所以釀造葡萄酒還需要關注葡萄皮中的單寧,糖是微生物的養(yǎng)料,而單寧會把微生物控制在合理范圍。

除了利用成分控制微生物,也可以利用環(huán)境控制微生物。

因紐特人的傳統(tǒng)美食腌海雀,整個制作過程不用加鹽,捕獲的海雀也不去毛不去內臟,完整地塞進一只新鮮的去掉內臟的海豹皮囊中。然后把海豹擠除空氣封好口,埋在石窖里發(fā)酵半年左右,就可以直接吃了。在北極圈內,寒冷的氣候讓微生物難以爆發(fā),有一個外殼的保護足夠了。

發(fā)酵技術的本質,一方面是給微生物提供營養(yǎng),另一方面是給微生物一定控制。

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與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會產生不同的發(fā)酵技術。

在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當中,可以看到當時中國人對發(fā)酵已經利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各種谷物各種肉類都可以變著花樣發(fā)酵。

這時的發(fā)酵已經不再僅僅是為了儲存食物,更是為了追求美味了。

對于游牧世界來說,牛羊奶十分重要。沒有辦法長期儲存的新鮮牛羊奶,就可以通過發(fā)酵變成可儲存的食物。世界上任何一個對牛奶有強需求的民族,都會產生出各自制作奶酪的方法。而雪域高原的藏民不單會做奶酪,還會先把牛奶當中的酥油提出來。酥油大概可以存一年左右,存放一段時間的酥油內質會被微生物部分改變,更利于消化,也屬于一種冷門的發(fā)酵食品。

近年出版的一本講發(fā)酵食品的書《不生不熟》,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觀點:人類在學會用火之前,就學會了發(fā)酵。

作者給出的理由是差不多19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直立人的臼齒就開始變小,這說明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吃的食物變得好咀嚼了。但人類學會用火的時間是大概50萬年前。

什么讓食物變軟的呢?發(fā)酵。人類在漫長的進化路途中,發(fā)酵早已深度參與。

但人與微生物的關系并非一帆風順。

17世紀,在顯微鏡發(fā)明之后,人們直接看到了微生物。到了19世紀,科學家又提出了“病菌”這種概念,由于片面的認識和宣傳,當時的人們把微生物視為病源,盡力躲開。

這是胡適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片段,當時知識分子的觀念可見一斑:

“你要記得下面幾件事: (1)不要買攤頭上的食物,微生物可怕。(2)不要喝生水冷水,微生物可怕?!?/p>

發(fā)酵食品也在潮流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無菌食品成為了一種風尚。

遠離微生物不是人體需要的生存方式,導致了今天人類的很多健康問題。

所幸,隨著人體微生物組研究的大量實質性進展,越來越多的報道也在傳播微生物的正面價值,發(fā)酵食品迎來了一個全新時代。

2、茶的最初形態(tài)是什么樣呢?

茶葉作為一種被人類馴化的重要植物,深度參與了人類文明進程。是目前世界上流布范圍最廣的飲料。

對茶葉的最初利用,公認始于中國。我們熟悉的陸羽《茶經》中就有這樣的文字:“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

早期漢字中沒有“茶”字,“荼”就被拿來暫代茶用。大學問家顧炎武在《日知錄》說:“‘荼’字自中唐始變作‘茶’?!?/p>

“荼”的本字義是一種多余的草,應該除掉的苦草。用這個字來指代茶,可以想象漢文化早期對待茶的態(tài)度。

而“茶”這個文字要等到陸羽的時代之后才開始被廣泛傳播和確立,文字形成共識的同時也說明“茶”正式融入了的漢文化生活。

茶來自何方?

繼續(xù)看《日知錄》,顧炎武在大段的史料推導后,從字縫中讀出結論:“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p>

以下為引文:

《日知錄校注》(清)顧炎武 著,陳垣(校注)安徽大學出版社,2018

秦國占領蜀地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期間。秦人取蜀意義很大,比如李冰父子被秦王派去蜀地,之后修都江堰等等故事。秦人取蜀的底層價值在于古華夏文明與古蜀文明的交融,二者共同塑造了后來的中華文明。

蜀地在中原的南方,茶來自南方。正所謂“茶者,南方之嘉木也?!?/p>

除了文字學,還有語言學上的證據(jù)。

北京大學汪峰教授在文章《語義演變、語言接觸與詞匯傳播——*la“茶”的起源與傳播》中推導出,“茶”的最早源頭就是彝緬語的*la,最可能的來源是在云南廣為分布、且與傣語有接觸的彝語支語言。

說得簡單粗暴點:漢族語言中的“茶”,借自西南的彝語支民族。

還有一則材料。

五代·毛文錫《茶譜》:“瀘州之茶樹獠,常攜瓢置,穴其側。每登樹采摘芽茶,必含于口,待其展,然后置于瓢中,旋塞其竅。歸必置于暖處。其味極佳。又有粗者,其味辛而性熟。彼人云:飲之療風。通呼為瀘茶。”

瀘州就是今天四川的瀘州,這里的瀘茶顯然是一種發(fā)酵茶,與中原茶飲迥然不同。在漢語文獻記載中,幾乎為孤例。

這種不用火,單用發(fā)酵做出來的茶,在今天也有。比如德昂族就有一種酸茶做法,將新鮮的茶葉用芭蕉葉包裹,放入土坑內埋幾天至幾十天后取出,將茶葉放在陽光下揉搓,晾曬幾天,然后又用芭蕉葉包裹放入深坑,再埋幾天到幾十天,最后取出曬干即成。

類似的東西在布朗族、景頗族中也有,不同地區(qū)對于酸茶發(fā)酵的時間掌握不同。從地理分布上說,在泰國、緬甸、老撾,甚至日本也有原理類似的存在。

聯(lián)系起上個小節(jié)所談的內容,人類對于發(fā)酵的利用要早于對火的利用,掌握發(fā)酵比掌握用火要容易。在此基礎上,可以想象:酸茶(發(fā)酵茶)的出現(xiàn),早于綠茶等(一切加工過程中需要用到火的茶)。

酸茶(腌茶)一般是當菜吃或者當小零食吃,跟現(xiàn)代漢地對茶的使用方式區(qū)別很大。

今天泰國緬甸地區(qū)做的酸茶Maing,可以拌著鹽、糖漿、花生、炸豬皮等等一起吃。

東南亞酸茶Maing的發(fā)音非常接近“茗”,這或許不是偶然,“茗”字本身也暗含著品飲方式。早期漢語中的茗,常常以“茗粥”形式出現(xiàn),比如王維《贈吳官》:“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御暑?!碧K軾《絕句》:“偶為老僧煎茗粥,自攜脩綆汲清泉。”

《茶經》中也有摘記:“郭弘農云:早取為荼,晚取為茗”。

早采的嫩茶,芽茶用來做“荼”,“荼”就是煮水喝的葉子,這種喝法,后來就變成今天的“茶”。晚采的粗葉,則用來做“茗”,做Maing(腌茶)這樣的東西,用來做菜做粥。

在今天,日本的酸茶Awabancha(阿波番茶,在中國也叫阿波晚茶)就主要被用來做茶粥。Bancha有粗茶和晚茶的意思,意味著鮮葉采摘時間比較晚。(參考《茶葉微生物產品學》黃友誼 編著)

酸茶工藝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中也有細微的差別。

人們使用火的成本逐漸降低后,有些酸茶的制作也開始加入火,先殺青后腌制出來的酸茶,葉形保留會更完整。

茶的這種用法也符合人類對于植物馴化的原始需求:滿足食用。

這樣的茶葉,在以燒烤為主食的民族中,對腸道健康的保護非常有意義。它的原理我們在本文最后一個章節(jié)討論。

說到這里,茶葉的最早期形態(tài)開始有點模樣了。

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直接通過鮮葉干燥得到的白茶形態(tài)會不會更早?白茶確實有可能更早的零星出現(xiàn)。但是習慣性食用茶葉的話,白茶作為食用的利用率會比發(fā)酵茶低很多,這一點之后的篇章談到發(fā)酵原理時會再做解釋。

3、茶的功能性與傳播

我們盤點一下茶的功能:

第一,它能夠降低大量食用燒烤的燥熱。

第二,它能夠讓人在炎熱的環(huán)境下保持一份頭腦的清醒。

第三,它是一種蔬菜,作為膳食纖維的補充。

第四,通過咀嚼茶葉,可以利用酚類的殺菌作用殺死口腔和腸胃里的有害細菌。

第五,解油膩。

還可以繼續(xù)補充第六第七等等……這里暫不延展。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茶的用途越多,它就越容易與其它地區(qū)其它文化形態(tài)的發(fā)生嵌合。

4、茶的殺菌作用與茶文化傳播

比如殺菌作用,在麥克法蘭《綠色黃金》中提到“采食茶葉的猴子往往體格健康,生存能力強”,按照這種說法,茶葉在猴子文化中已經發(fā)揮作用,與猴子建立共生了。人類利用茶葉,開始也許是出于對猴子的模仿。這個觀點有待更詳盡的研究,但可以利用茶葉控制有害菌這一點,在今天也很有參考意義。

英國正是由于飲茶習慣的普及,間接解決了飲用水安全問題,從此人口素質提升,經濟逐漸發(fā)達,成為一代帝國。

對于有意改善貧困的慈善組織來說,推廣茶文化是個不錯的選擇。(本章敘述不再展開,相關案例可以參考《綠色黃金》)

5、茶的補充膳食纖維作用與茶文化傳播

“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

“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藏地諺語

茶葉能夠補充膳食纖維,這一特點對缺乏蔬菜的牧區(qū),尤其是雪域高原有重大意義。

清代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寫“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也有民間傳說,藏區(qū)的茶葉是文成公主帶去的。從漢語文獻記載看,西藏從唐代初期(公元七世紀)開始用茶。

但從藏地自身出發(fā),用茶時間其實更早。如果認為茶葉是伴隨佛教傳入的,在公元三世紀(按不同譜系也有說四世紀到五世紀),吐蕃贊普拉托托日就有好佛之名。而民間佛教傳入時間更早。

藏語中有專門指代“茶”的語詞,聽起來更像“槚”,這比“茶”的發(fā)音更為古遠。從語言學角度來說,藏語中的“茶”大概率與漢語無關。楊海潮老師在《茶文化初傳藏區(qū)的時間與空間之語言學考證》一文中,得出結論:“推測古代藏族人民(或其先民)最先是從滇川交界區(qū)域(而不是四川)認識到茶的?!?/p>

2016年,《scientific reports》刊登了中英聯(lián)合考古報告,用考古實物證明在1800年前西藏已經開始用茶。

考慮到西藏到滇蜀的距離比中原更近,藏地用茶的歷史還有大量可供研究的空間。

在今天,傳統(tǒng)的藏民每天都要喝大量酥油茶,踐行著“茶是生命”的行動。

木霽宏、陳保亞、徐涌濤、王曉松、李林、李旭6人,在1990年和馬幫走了一百多天,從云南德欽到西藏昌都,又轉到四川康定,完成了“茶馬古道”命名,出版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

這里我引用一段書中的話:

“記得我們在中甸歸化寺調查的時候,喇嘛捧上的第一道禮物便是酥油茶。我們咂上兩口,面有苦色,礙于情面,故意贊不絕口。3天以后,我們開始領悟到酥油茶的力度和純香。5天以后,我們不喝酥油茶更覺四肢無力了。我們琢磨準是上癮了,就像抽煙喝酒一樣。后來有一位藏醫(yī)告訴我們,高原寒冷,蔬菜少,酥油茶既可增加能量,又可維持體內維生素。從此酥油茶成了我們的主食,我們每人都懷揣木碗一只,調查累了,就在雪水溪旁盤腿打坐,打上一壺酥油茶提精神。我們不僅在考察茶馬古道的文化,我們同時已經開始進入了這個文化?!?/p>

開始進入藏區(qū)不習慣酥油茶,隨后發(fā)現(xiàn)離不開酥油茶,這是很多在藏區(qū)旅居客的共識。藏區(qū)人民喝酥油茶的重點其實不僅在于補充能量,而更在于補充膳食纖維。

藏區(qū)自然環(huán)境惡劣,食物相對欠豐富,但最缺乏的不是谷物和肉類,而是蔬菜。

膳食纖維能幫助大便成型,缺乏膳食纖維會導致便秘,所以就有了“一日無茶則滯”的說法。

“滯”還算是小問題。但腸道菌群如果長期得不到膳食纖維的滋養(yǎng)就會萎縮,進而導致免疫系統(tǒng)屏障能力下降,人就容易生病。這就是大問題了,所謂“三日無茶則病”。

在缺乏膳食纖維供應的雪域高原中,如果能引入一種可補充膳食纖維的食品,無疑將提高這個地區(qū)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

所以,藏民與茶葉一接觸之后,就再也離不開了。雪域高原的人們對于茶葉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但需要注意,藏區(qū)對于茶葉的需求,側重于膳食纖維的攝取。所以藏區(qū)需要的茶不是漢地人喜歡的細嫩芽茶,而主要是粗老的邊茶(形態(tài)一般是磚茶)。

邊茶是用成熟晚采,甚至是刀割下來的茶樹粗老枝葉為原料,利用微生物發(fā)酵制成。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

由于歷史上往藏地運送茶葉困難,供應有限,所以邊茶對于藏民極為珍貴。邊茶的吃法也體現(xiàn)出了這種珍貴。

首先,邊茶一定要“煮”。因為“泡”并不能保證膳食纖維的充分溶出,只有煮才能最大限度地榨出水浸出物。水溫每高一點,能溶出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水溶性多糖)都會多一點。

第二,茶渣也富含寶貴的膳食纖維。這里摘錄茶渣的三種用法:1、“茶渣如油,給孩子吃”。2、窮人買不起磚茶,就撿喇嘛扔掉的茶渣吃。3、進藏馬幫中趕馬人都把茶渣喂給騾馬,這樣騾馬走路明顯更有勁。(參考《藏茶》李朝貴 李耕冬)

由于藏區(qū)不產茶,藏民又對茶葉有強需求,所以歷代漢地政權都通過直接干預邊茶供給來制衡西藏?!安桉R互市”“邊茶專賣”都是其中內容。

英國人在十九世紀嘗到了茶葉貿易的甜頭,不久也發(fā)現(xiàn)了西藏市場對于茶葉有著巨大需求,并做出判斷,印度茶在西藏大有可為。

英國人為此嘗試了很久,結果是,“印茶不能以西藏人自己的方式來飲用。如果印度茶用水煮沸,相比西藏人飲用的茶葉而言,它會變得非常苦,難以消化......他們并不準備飲用印茶。以至于即使在完全由英國統(tǒng)治的大吉嶺,也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大多數(shù)西藏人正在費力地從中國西部獲取價格高至兩到四倍的邊茶?!边@段話來自英屬印度政府中的“西藏通”查爾斯·貝爾(Charles Bell)。(參考《印茶侵藏?——基于中英檔案數(shù)據(jù)之研究》馮翔,載于《中國經濟史研究》2020年第6期)

至于中方記載中,雖然對印茶入藏極度警惕,但對印茶品質卻頗為不屑,認為印茶性燥而熱,而且由于機器壓制,有機油味,難以入口。

也有更“權威”的觀點,比如學醫(yī)5年的孫中山先生對中國茶和外國茶就有如下對比:

“就茶言之,是為最衛(wèi)生,最優(yōu)美之人類飲料,中國實產出之,其種植及制造,為中國最重要工業(yè)之一,前此中國曾為以茶葉供給全世界之唯一國家,今則中國茶葉商業(yè)已為印度、日本所奪。惟中國茶葉之品質,仍非其他各國所能及,印度茶含有丹寧酸太多,日本茶無中國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產茶之母國即中國得之?!?參考《建國方略》孫中山)

這些看法雖然主觀情緒重,但不妨礙其中的關鍵問題。

為什么印度茶在占盡價格優(yōu)勢的情況下,最終退出了西藏市場?

秘密在于發(fā)酵。(這還真是個秘密,茶葉發(fā)酵技術一度被要求保密。)

藏地用茶主要都是發(fā)酵過的邊茶(又叫“藏茶”)。

吃邊茶(藏茶),吃的是膳食纖維,茶葉葉底雖然基本由纖維構成,但大部分不能為人體所吸收。只有通過發(fā)酵之后,微生物把本來不溶于水的纖維分解成小段,形成水溶性膳食纖維,才更適合人體。

同時發(fā)酵會大幅降低丹寧酸(酚類)含量,進而降低了茶葉的刺激性(性燥而熱)。這正是印度茶的“問題”。從現(xiàn)在可找見的資料中來看,英國人在當時并沒有意識到發(fā)酵的意義,只是把發(fā)酵當做緊壓前的軟化準備。

也不是英國人笨,是當時人們對微生物的了解太少了。后來新中國自己主持邊茶生產的時候,也在機械化進程中走過不少彎路。

在《茶葉全書》中,威廉·烏克斯如是寫道:“磚茶多銷往西藏,1917年以前,俄國是磚茶的一大市場。這些磚茶,都是中國生產。西藏地區(qū)的磚茶,是四川制造,制法非常簡陋。制茶者采取細葉制成上等茶后,剩下的粗葉、茶梗、茶枝裝入袋中發(fā)酵數(shù)日,然后用手挑選分為三級,再用蒸汽鍋蒸。等到柔軟后,與用米水粘過的茶末混合,再壓成11×14英寸的磚塊,每塊重約6磅?!?/p>

跟雪域高原類似,西北和北方游牧民族同樣缺乏足夠的膳食纖維源,雖然沒有像西藏缺乏得如此緊迫,但對于茶葉的需求也很大。

對于漢地中心而言,“以茶治邊”的意義就在此基礎上得以展開,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不可一日無茶”。

6、咖啡堿的刺激作用與茶文化傳播

很多植物都會合成生物堿類的化學成分,植物進化出這個東西,是通過這些刺激性物質保護自己,讓動物不去吃它。大部分時間,這個策略是成功的。很少有動物喜歡故意找刺激。但人類受到生物堿刺激后,會有興奮感,接觸多了還會成癮。所以富含生物堿的植物往往被人做成嗜好品。茶葉就含有大量生物堿,茶葉生物堿中咖啡堿比例最高,通過喝茶可以保持頭腦清醒,喝多了也會上癮。

在需要靜修的宗教體驗中時常喜歡飲茶,茶葉生物堿在此時的功能,被描述為提神,或者被認為可以減少或控制性欲。

作為漢地茶文化的代表,陸羽就認為茶的功能重點在此。所謂“蕩昏寐,飲之以茶?!?《茶經·六之飲》)

這一點對于漢族人民要分兩層意義看待。保持清醒對于勞動人民來說,可以增加勞作時間,提高勞動效率。對于士大夫階層來說,只有腦子在活躍的狀態(tài),才可以充分創(chuàng)造和享受精神生活。

又由于草原文明和藏區(qū)文明對茶的強烈需求,這樣的經濟作物,必須大力發(fā)展。

士大夫們以身作則,努力拉高內需。這就是漢傳茶文化發(fā)達的底色。

一代代文人不斷發(fā)掘出茶的種種樂趣、德行、精神,呼喚出了漢民族對茶的愛,實實在在幫助漢族茶產業(yè)做大做強起來。從“秦人取蜀”到“五口通商”,兩千年的文化積淀塑造了漢傳茶文化無以倫比的自信。

古代的中原士大夫把茶生活拔高成了一件雅到不行的事。宋朝是“雅”的極致,日本人來了一看,喜歡得不行,就成套學回去了。日本人需要喝茶嗎?不需要,但就是癮大,這癮一方面是身體上的癮,另一方面是文化上向中國模仿的心癮。

在日本江戶時代,農夫只可以喝白開水,武士才可以喝茶。

茶對日本的影響不在喝茶本身,而在茶的周邊。尤其那一套復雜的禮儀——日本茶道,這是日本貴族生活的基本要求。

千利休在大阪堺寺廟某墻壁上寫了《飲茶七律》,就彌漫著濃重的宗教儀式感。

“客人先進入外間,即供客人等待的房間,所有意氣相投的人在那里聚齊。一聲木鑼響過,表示主人要出來迎客了。

就洗手來說,重要的是由此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

主人必須恭恭敬敬地接待客人,帶他們進入飲茶室。如果主人是一個舉止失措、缺乏想象力的人,如果茶和飲茶用具品位不高,如果茶園的自然格局和茶樹規(guī)劃不夠美觀,客人也可直接拂袖而去。

類似風吹過松林的聲音一響起,就表示水燒開了。聽到一聲鑼響,客人第二次進入飲茶室。沒有及時聽到水開或沒有及時處理好爐火,都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

不論是在飲茶室里面還是外面,都不談世俗的東西——這是一條頗有年頭的戒律。

在正式的聚會上,客人和主人都不能咬文嚼字相互恭維,虛假客套。

聚會一般不會超過4個小時。但是,如果因為中間談論佛教教義或美學問題而超過了這個時間,也無可非議?!?摘自《綠色黃金》)

茶除了“雅”的功能,也具世俗意義。藏區(qū)的人要是兩個月不吃茶,那恐怕相當難受。但漢人兩個月不喝茶,大概率沒什么事。

這是因為藏人幾乎必須靠吃茶來補充膳食纖維,而中原人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來源可選擇。

因此,中原對茶的使用方式會與牧區(qū)有所差異,古代漢人喝茶其實是喝多酚和生物堿,至于膳食纖維則大可棄之不用。于是茶葉在中原演化出了泡飲的方式,只喝浸出物,而丟棄纖維質的葉底。

茶樹中嫩芽葉的咖啡堿含量遠高于粗老葉,所以漢人偏好用嫩芽葉做茶,對空有纖維質的粗老茶葉缺乏興趣。

這種漢地與邊地的用茶差異,使不同文化族群通過茶產生了有趣的關系。

比如漢族文人用這種差異來做文章,塑造文化優(yōu)越感。

唐代樊綽《蠻書》有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陸羽在《茶經》里對這種喝法評價“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一個是邊地老百姓當菜吃,一個是漢族士大夫的娛樂。這其實只是出發(fā)點不同而已。站在藏族的角度,也會覺得飲茶丟棄葉底的漢人真是愚蠢至極。

更重要的關系是政治意義,明代的名臣嚴清曾上疏嘉靖皇帝,清楚指出:“漢地有茶,漢人離開茶也可以生存;藏區(qū)無茶,藏人卻不可以沒有藏茶”。(把這句話里的“藏人”換成任何一個北方游牧民族而言也是一樣。)

茶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藏民的生活必需品,自己的領地上又不產茶,而且?guī)缀鯖]有其它渠道,只得從漢地買。

在這種經濟結構下,漢人政權往往會選擇將茶葉統(tǒng)購統(tǒng)銷,嚴格管控邊茶供應量,通過國家壟斷經營,人為控制貿易順差,進而實現(xiàn)對需茶民族的間接控制。

從中唐到鴉片戰(zhàn)爭前,漢地的統(tǒng)治階級通過茶,獲得了一種強大的權力。

茶葉的貿易順差持續(xù)了一千年以上,賦予了漢地人相當?shù)慕洕鷥?yōu)勢,另一方面也在持續(xù)加劇地區(qū)間的不平等,引發(fā)了相當多的沖突乃至戰(zhàn)爭。

中國這種“因為先進所以挨打”的戰(zhàn)爭最后一次發(fā)生在1840年,史稱“中英鴉片戰(zhàn)爭”。

在那之前,中國的文化已經影響到歐洲,所產的茶葉、瓷器、絲綢都非常受歡迎。茶葉更是英國人最偏愛的嗜好品,英國人癡迷于這種可以提振精神的飲料。而中國對于歐洲的物產卻幾乎沒有興趣。恰如乾隆皇帝所說“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天朝需要的只是白銀。

長期的貿易順差讓白銀大量流向中國,英國有點堅持不住了。(因為當時用的是白銀,不是紙,如果你愿意收紙,那要多少印給你就得了。)英國人必須找到“無所不有”的中國人喜歡的商品去平衡逆差,于是發(fā)現(xiàn)了鴉片......隨后的一系列故事對中國是個悲劇,其中細節(jié)可參考周重林《茶葉戰(zhàn)爭》。

鴉片戰(zhàn)爭之后,英國人逐漸在印度,錫蘭以及非洲也發(fā)展起了不亞于中國的茶葉經濟規(guī)模,中國的茶葉優(yōu)勢從此喪失,世界茶葉格局不再一家獨大。東方天朝的傳說也隨之落幕。

7、茶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關系

人怎么用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方式。

地理空間上的差異會導致文化的多樣,隨著時間上的發(fā)展,同一空間內的文化也可能發(fā)生變化。

川滇東南亞地區(qū)的人,最早開始把茶當酸菜吃。人們通過發(fā)酵降低了刺激性,提高了可攝取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成為了燒烤生活中的必備配菜。

補充膳食纖維這一點激發(fā)了牧區(qū)人民的強烈共鳴,于是在商業(yè)接觸中演化出邊茶。邊茶通過發(fā)酵制造而成,含有大量水溶性膳食纖維,并適宜長距離運輸,長時間儲存。邊茶貿易增加了牧區(qū)大部分人民的生存質量,也增加了牧區(qū)的人口,也讓牧區(qū)對產茶區(qū)形成依附。

中國人在茶生活里找到了“清涼”,茶讓人在炎熱氣候下保持著清醒?!扒鍥觥钡牟栉幕绊懥嗽S多炎熱區(qū)域的人民,他們對“清涼”高度渴望。北非的摩洛哥在“清涼”的基礎上演繹出薄荷茶的形式——單單綠茶,嫌不夠清涼,要再加冰糖和薄荷才能抵御撒哈拉沙漠的炎熱。

由于長期的經濟發(fā)達,中國茶文化越來越豐富厚重,有些時候甚至脫離了茶的基本用途,衍生出相當多純精神性的外延。這些精神性外延被朝鮮和日本看到,并在其中找到與自身的封建禮教契合的重要儀式。

如果說古代中原士大夫喝茶主要看重酚類和咖啡堿的作用,茶的諸多功效發(fā)揮得有點不充分。那茶對英國的意義就更間接了。對18世紀的英國人而言,茶最大作用是能夠讓他們不再喝生水。茶文化的傳播讓英國人習慣于燒開水,于是在當時水污染嚴重的歐洲,英國用低成本解決了飲用水安全問題,為帝國崛起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首個現(xiàn)代化帝國的文化影響下,加糖加奶還配上布丁的英式下午茶代表著現(xiàn)代性,卷席全球。

高油高鹽高糖高脂的現(xiàn)代化美食也改變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讓現(xiàn)代人普遍處在亞健康狀態(tài)。

我們需要一個解決現(xiàn)代化健康問題的抓手。

2007年啟動的“人類微生物組計劃”提供了這樣的抓手——人體微生物。

人體其實是人的細胞和一大群微生物共生在一起的超級生物體,其中,人的細胞占超級生物體總細胞量的10%,人的基因占超級生物體總基因量的1%。

可以這么說,人體健康狀態(tài)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微生物參與。而人體微生物組中九成以上都在腸道。保證腸道菌群的合理結構,就保證了自身的健康。

2020年前后,科學界對于腸道菌群的認識頻頻獲得突破。我們可以從腸道菌群的角度,重新解釋很多問題。

現(xiàn)代化生活方式的問題是什么?

現(xiàn)代人的身體細胞結構跟我們原始部落的祖先是沒有任何區(qū)別的,但現(xiàn)代人的身體狀態(tài)和古人卻產生了很大的差異。超級生物體(廣義人體)中的微生物,在現(xiàn)代化的環(huán)境中,時常面臨危險。

比如,我們教科書上寫正常人的體溫應該是37攝氏度。但從2019年末至2022年末的疫情期間,全世界人民都經常需要測體溫,得出了大數(shù)據(jù),現(xiàn)代人的體溫只有36.5攝氏度。

人的體溫有兩部分組成。一個是人體自身代謝產生的熱量,一個是人體微生物組代謝產生的熱量。

為什么現(xiàn)代人的體溫降低了呢?因為現(xiàn)代人的腸道菌群普遍萎縮了,產熱不足了。

造成腸道菌群萎縮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殺菌劑。現(xiàn)代人濫用抗生素。在集群化模式生產的農牧業(yè)中,充滿了殺菌劑。再加上現(xiàn)代醫(yī)療也依賴抗生素的使用,這些東西會導致腸道菌群萎縮。

2、有益菌種攝入不足。近代長久以來對“病菌”的恐懼,讓發(fā)酵食品的攝入變少,有機會在人體定殖的有益菌也就相應變少了。

3、滋養(yǎng)不足。腸道菌群需要以膳食纖維為底物生存。通過對古人類糞便化石的分析,可以得知古人類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在200-400克,而今天美國醫(yī)學科學院建議人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是30克,而實際上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是15克。幾百萬年來我們的腸道菌群都是處在高膳食纖維的營養(yǎng)環(huán)境下,只是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一百年當中,我們的飲食結構發(fā)生了變化,膳食纖維大量減少。(參考趙立平《大樹細菌》)

腸道菌群不單影響體溫,更與我們的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息息相關。護好腸道菌群,是保健的關鍵。

喝茶可以調節(jié)腸道菌群?,F(xiàn)代人如果養(yǎng)成有效喝茶的習慣,就能夠解決相當多的健康問題。

8、普洱茶與當代人的腸道菌群養(yǎng)護

香港有個美食家叫蔡瀾,1995年在香港《壹周刊》發(fā)表過一篇《普洱頌》,能看到香港茶生活的諸多細節(jié),非常值得細讀,其中有段這樣:

“濃郁的鐵觀音當然是我最喜愛的。統(tǒng)道叔沏的,哥哥一早空肚喝了一小杯,即刻臉變青,嘔得連膽汁都吐出來,我倒若無其事的一杯又一杯。

老人家教道,喝茶喝醉了,什么開水、牛乳、阿華田都解它不了。最好的解茶藥,莫過于再喝茶,但是這次要喝的是武夷老巖茶,越老越醇以茶解茶,至高的境界。”

老茶可解茶醉,這個現(xiàn)象在飲茶人中算是共識。但也一直說不明白其中機理,只能用“暖胃”這樣的大詞完成大框架上的自洽。

其實從腸道菌群的角度可以提供一種解釋。新茶如果含有的刺激性物質過多,腸道菌群接受不了,就會造成腸胃負擔。而類似原料的老茶上有可能生長著能夠分解利用這些刺激性物質的菌群,雖然活菌很難穿過胃酸。但老茶中的一些發(fā)酵產物,可以對腸道菌群起到滋養(yǎng),或者起到了靶向引導解決刺激物的作用。

茶葉通過不同的加工和喝法,對腸道菌群會形成截然不同的影響。

茶葉中最主要的水浸出物分兩種:1、茶多酚類(殺菌劑);2、多糖類(水溶性膳食纖維)

好的腸道菌群結構,由兩個條件組成:1、菌種要好;2、營養(yǎng)要夠。(對腸道菌群而言,好營養(yǎng)就是充分的膳食纖維)

先說一種情況,有時候人體由于環(huán)境影響,自身病變等因素,腸道菌群中雜菌生長過多,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此時可以通過飲茶,攝入足量酚類,將雜菌殺死,重塑腸道菌群。

需要注意,高酚類含量的茶不可以長期頻繁飲用,如果長時間保持大量酚類攝入,會導致腸道菌群萎縮。長期喝刺激性強的茶容易“體寒”就是這個原因。

在今日世界,更多有效的使用場景,還是通過多糖,給腸道菌群補充營養(yǎng)。

針對這個全世界人民都體溫偏低,膳食纖維攝入嚴重不足,腸道菌群普遍萎縮的現(xiàn)狀,通過喝茶補充膳食纖維是個低成本高效率的保健方案。

低成本:茶的生產成本不貴,相對簡陋原始的環(huán)境也可以做出很好的茶。

高效率:茶本身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傳播成本低。

而把茶當做膳食纖維補充劑的話,需要選擇多糖含量高的后發(fā)酵茶。

后發(fā)酵茶中,關于普洱茶的研究最多。中國知網上有關“普洱茶”詞條的文獻有11219篇,多于“黑茶”的4456篇,“茯磚”的833篇,“藏茶”的790篇,“六堡茶”的749篇。(2021年8月20日數(shù)據(jù))

普洱茶為何研究價值大?最主要是商業(yè)原因,但這容易解釋成循環(huán)論證,因為商業(yè)價值的本質是文化價值,文化價值本質又是健康價值等等。

我們著重看一個不是最主要,但一定不可忽略的點。普洱茶的水浸出物最多。最適合做科研樣本。

造就普洱茶高水浸出物總量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品種,云南大葉種水浸出物天生多;

第二是海拔,云南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產茶區(qū)。能夠在大溫差和相對低氣壓的環(huán)境中生存的茶樹,細胞液濃度更高;

第三是工藝,普洱茶原料曬青的工藝簡單直接,不在加工過程中損失太多物質。在后發(fā)酵過程中,微生物參與度極高,產生的新物質多,在理想的后發(fā)酵節(jié)奏中,水浸出物是持續(xù)增長的。

比如在普洱茶熟茶的發(fā)酵過程中(老生茶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動作極度放緩的發(fā)酵),不同的微生物輪番上陣,將本來不溶于水的葉底纖維,分解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溶性物質。這些物質的結構復雜多樣。但其中基礎單元必然有大量“多糖”類物質。這些物質,正是水溶性的“膳食纖維”。

9、普洱茶保健的部分機理淺談

膳食纖維吃下去,人體消化酶沒法兒消化它,人體吸收不了它,好像對我們沒什么用。但是到了腸道以后,腸道菌群卻可以分解利用這些東西,利用不完的部分就成了短鏈脂肪酸。

目前已經發(fā)現(xiàn)短鏈脂肪酸可以為腸道上皮細胞提供生長所需要的能量,減輕腸道的炎癥,調節(jié)食欲中樞,飽腹感等等。其作用尚未發(fā)現(xiàn)完全,但猜測肥胖癥、糖尿病、結腸癌等等都與之相關。

短鏈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食物里也沒有,只能通過吃膳食纖維,再通過有益菌去產生。

除了目前相對清晰的膳食纖維作用,普洱茶中還有一類物質叫普洱茶茶褐素。它是茶多糖與酚類氧化物的混合物,結構組成極為復雜,目前還沒辦法說清楚。但關于它的功效研究已經不少。

黃鳳杰老師在《普洱茶降低膽固醇作用機制研究》中清晰探討了普洱茶茶褐素的作用,它可以調節(jié)腸道菌群,間接導致了膽汁酸合成增加,降低了膽固醇。

這個作用不嚴謹?shù)乇磉_就是消食解膩。

2015年以前中國人均食肉量最大的省份是廣東,廣東人選擇普洱茶來消化油膩。

蔡瀾在《普洱頌》中寫出了相當大的信息量:“來到香港,才試到廣東人愛喝的普洱茶......它是完全發(fā)酵的茶......普洱茶越泡越濃,但絕不傷胃。去油膩是此茶的特點,吃得太飽,灌入一二杯普洱,舒服到極點......純正云南普洱,不分貴賤,都有一定水準......港幣一百元一斤,已很不錯。平均每一斤可以喝上一個月,每天只不過是三塊多錢,比起可樂、七喜,便宜得多......普洱已成為了香港的文化,愛喝茶的人,到了歐美,數(shù)日不接觸普洱,渾身不舒服。我每次出門,必備普洱。吃完飯來一杯,什么鬼佬垃圾餐都能接受?!?/p>

看來普洱茶的菌群,在歷史上已經參與到了廣東人的微生物組。隨身帶著普洱茶喝,就能保證自己的腸道微生物結構的健康穩(wěn)定。

由于“腸道菌群”這個抓手,普洱茶的保健功能表述開始從經驗性總結轉向科學性解釋。可以看到,普洱茶的研究在“人類微生物組計劃”中會占據(jù)相當大的數(shù)據(jù)量。

隨著普洱茶的功能被解釋得越來越清晰,普洱茶產業(yè)也將獲得更大的發(fā)展?,F(xiàn)代人的生活需要普洱茶。

來源:茶葉進化論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印堂王博被評為四川省十大茶文化傳承人

“2018蒙頂山植茶節(jié)暨中國產茶區(qū)(四川)十佳匠心茶人”授牌儀式,于15日在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雅安市名山區(qū)蒙頂山舉行。

為“四川省十大茶文化傳承人”授牌

據(jù)悉,本次植茶節(jié)由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四川省茶葉流通協(xié)會、雅安市茶辦、雅安市文旅集團等單位共同舉辦。當天,“中國產茶區(qū)(四川)十佳匠心茶人、四川省十大茶文化傳承人”現(xiàn)場領取了獎牌,與會人員還共同植下了“2018蒙頂山植茶節(jié)”首批茶樹苗。

植茶現(xiàn)場

今年5月,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廣東省茶文化研究會和全國十四個省市涉茶組織共同發(fā)起了“中國產茶區(qū)(四川)十佳匠心茶人”評選活動。周啟秀、喻長根、高永川等十位“四川茶人”入選名單。本次評選由30名全國知名評審專家,經歷4個月的細致走訪和嚴格篩選,極具權威性和嚴肅性,入選者都是身負絕技的資深茶人。10月,由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主辦,評選出“四川省十大茶文化傳承人”。王博、李品武、羅凡、何修武、鐘國林、王 龍 、余 良等榮獲四川省十大茶文化傳承人。

授牌儀式后,“2018年蒙頂山植茶節(jié)”在蒙頂山陰陽石麒麟牌坊邊的茶園正式啟幕。與會嘉賓在著名茶文化專家、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顧問蔣昭義和碧潭飄雪創(chuàng)始人、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徐金華兩位80多歲“老茶人”的帶領下,親手種下茶樹并掛上自己的名字牌。嘉賓們紛紛表示,以后每年春天都將重返蒙頂山,探訪自己植下的“蒙頂仙茶”。

印堂王博親手種下茶樹并掛上自己的名字牌

十大茶文化傳承人王博,成都印堂創(chuàng)始人;成都理工大學客座教授;“王博書道藝術館”館長,一筆道、奇石書道、品牌書道、手機書道創(chuàng)始人;教育部認定優(yōu)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師;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yè)家聯(lián)合會首席文化顧問;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世界旅游小姐大賽評委;成都青年(大學生)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大賽首席評委;出版有個人雙創(chuàng)美學跨界專著《創(chuàng)·品牌書道》。作為城市策劃、景區(qū)包裝、地產營銷、品牌塑造、創(chuàng)意美學專家,王博曾獨家策劃包括九寨溝、大理雙廊、稻城亞丁香格里拉等在內的多個著名項目,并受邀為眾多城市、景區(qū)、地產及品牌創(chuàng)作詩、詞、歌、賦及書法等作品,榮膺媒體評選“最具影響力策劃人物”稱號,其戰(zhàn)略策劃精髓榮登《人民日報》十九大特刊。王博曾獲“城市推廣語”全球征集最高獎;中國人居典范建筑規(guī)劃金獎;平面視覺設計作品多次入選《中國房地產創(chuàng)意年鑒》。2015受邀擔綱首屆四川生態(tài)旅游博覽會品牌形象總設計,原創(chuàng)設計享譽全國的“三生球”會徽;“中國熊貓文化展演季”品牌形象總策劃。作為“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王博成功塑造了20多個茶界知名品牌,并受邀出任中國首部茶文化舞臺劇《茶祖吳理真》總導演,獲得“2014年度中國西部茶文化藝術功勛人物”和“2015四川省茶藝術最佳文化創(chuàng)意人物”稱號。2014年,王博“一筆道”書法作品受邀參加第四屆中國道教文化節(jié)名家書畫作品展;同時受邀出席“英國 • 2014中國節(jié)”,并在巴斯侯爵朗利特莊園舉辦“一筆道”個人專場展;2015世界頂級汽車品牌捷豹誠邀王博“一筆道”舉行“英緣續(xù)寫 同道而行”聯(lián)展。其作品多次被國內外機構和個人等收藏。2015年11月25日,以“創(chuàng)”為主題的王博品牌書道全國巡展在成都崇州“元通古鎮(zhèn)”正式啟幕,此次展出LOGO作品共計60余幅,分為讀城、文旅和觀茶三大部分;2015年王博品牌書道講座受邀走進高校,大學生“雙創(chuàng)”指導自此開始。2016年1月,王博歷時三年潛心創(chuàng)作的中國首部奇石《道德經》誕生,81塊奇石上創(chuàng)意書寫81章經,向世界展示獨特的東方美學和傳遞“樸石素書”觀念,引發(fā)全國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2017年至今,王博以指當筆或作鼠標、屏幕為紙,無墨而書、隨心而設,原創(chuàng)數(shù)十幅“手機書道”作品。沒有紙筆也可悠哉樂哉玩書法,不用電腦照樣隨時隨地做設計。正如他所言:想法、書法、手法、技法,融在一起就有魔法。

印堂王博在2018雅安黃茶(蒙頂山)研討會發(fā)言

11月15日下午,與會專家移步蒙頂山山麓的花間堂精品酒店,召開2018雅安黃茶(蒙頂山)研討會,就保護皇茶珍稀資源,演進黃茶非遺傳承,煥新黃茶市場活力等主題,展開頭腦風暴。

著名策劃人、教育部雙創(chuàng)導師、四川茶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王博指出,一個好的產品,只有做到設計洗眼,理念洗腦,品質洗心,才能夠在市場上成功洗錢,雅安黃茶有過硬的品質,還需要有故事、有顏值,進而有市場。

 研討會上,著名茶文化專家、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顧問蔣昭義介紹,雅安黃茶獨特的包黃工藝延續(xù)自明代中葉,和中宜氣,老少皆宜,非常貼近現(xiàn)代養(yǎng)生觀念,有著廣闊發(fā)展前景。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羅凡認為,蒙頂山有機茶園的資源屬性非常獨特,不僅樹齡長,而且采取了播種有性種植方式,是稀缺資源,適宜放養(yǎng)種植,讓根系向地層深處生長,使茶葉內涵物更加豐富。

碧潭飄雪創(chuàng)始人、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徐金華說,雅安黃茶從來不缺乏市場,只要把好質量關,打好文化牌,就能創(chuàng)造出有靈魂的產品。

四川茶葉流通協(xié)會秘書長陳書謙認為,蒙頂黃芽自古以來就是高端茶,在愛茶成癡的群體中享有盛名。追尋蒙頂黃芽的茶人都非常重視產地和工藝的原真性,現(xiàn)行黃茶的行業(yè)標準不能體現(xiàn)雅安黃茶的特性,雅安將制定新的蒙頂山茶行業(yè)標準,下設8個子項目,其中包括蒙頂山黃茶的行業(yè)標準。有了標準,才有發(fā)言權,才能做好高端市場。

四川省茶葉學會秘書長陳昌輝說,蒙頂黃芽制作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手通常在民間,保持了原真性。但非遺不是文物,在繼承傳統(tǒng)的前提下,還要隨著時代演進,結合現(xiàn)代科學技術,順應市場,實現(xiàn)工業(yè)化、標準化。

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會長、全國茶館等級評審委員何修武說,雖然天氣寒冷,但上午的植茶活動卻非常熱烈,可見“體驗游”對茶文化的推廣非常有力。把蒙頂山打造成世界文化朝拜地,提供植茶、采茶、制茶的體驗項目,才能幫助消費者深刻理解蒙頂山茶文化,欣賞蒙頂山茶的品質,成為蒙頂山茶的忠實粉絲。

 

第三屆“茶人榜樣”大會閃耀雅安

3月27日

四川雅安吳理真廣場

第二十屆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

在熱烈氛圍中開幕

來自海內外的百十位

第三屆“茶人榜樣”

成為最受人關注的群體

12位來自亞洲、歐洲、美洲、澳洲的

中國茶文化傳播者

共同手書

“千秋蒙頂 中國名山 世界茶源”

向世人展示了世界茶人

對中國茶文化的高度認同

對蒙頂山“世界茶文化圣山”的服膺

1

茶葉的世界

世界的蒙頂

今天的雅安到處洋溢著茶的芬芳、文化之光。

《靈秀蒙頂,龍韻茶香》。

在充滿茶元素和雅安風情的《靈秀蒙頂,龍韻茶香》節(jié)目結束后,拉開了第二十屆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的序幕。

開幕式現(xiàn)場。

來自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四川省人大、供銷社、農業(yè)農村廳、文旅廳,雅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xié)等相關單位領導,縣(區(qū))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市、縣(區(qū))兩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高校專家、區(qū)域合作代表、重要企業(yè)代表和來自12個國家、地區(qū)的茶人代表,以及新華社、央視頻、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等媒體代表約400人出席開幕式。

中共雅安市委書記夏鳳儉致歡迎辭,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宋秋、四川省農業(yè)農村廳副廳長伍修強先后致辭。

與會領導、嘉賓共同為第二十屆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啟幕。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雅茶產業(yè)茶產品推介,“看熊貓、喝雅茶”文旅產品推介,微電影《爸爸的茶》首發(fā)儀式、故宮貢茶回蒙頂山展覽啟動儀式等活動。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祝春秀宣布第二十屆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與會重要領導、嘉賓共同為第二十屆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啟幕。

開幕式由雅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彭映梅主持。

2

供銷社貢獻

茶產業(yè)力量

開幕式上,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陳祖新發(fā)表講話。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

理事會副主任陳祖新講話。

陳祖新表示,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已經舉辦二十屆,很有生命力。做足了茶、文化、旅游相互融合的文章。從中國、從雅安的歷史和實踐來看,弘揚茶文化、發(fā)展茶旅游,很重要的在“源、效、品、業(yè)、風”這五個字。

源,就是源頭,要追溯茶的源頭。全球有60多個產茶國和地區(qū),但茶的故鄉(xiāng)是中國,對野生茶樹馴化種植的始祖是吳理真。從野生茶樹到人工種茶,這在茶葉發(fā)展進程中是歷史性跨越。飲水要思源,我們探究茶的源頭,是要重現(xiàn)茶文化、乃至農業(yè)文明最初的軌跡。

效,就是功效,要系統(tǒng)梳理、不斷開發(fā)茶對人的功用。茶是大自然賜予的綠色瑰寶。要挖掘新功能、開發(fā)新茶品,茶產業(yè)一定會得到更大發(fā)展,茶文化一定會得到更好弘揚。

品,就是品質,要打造精良的茶葉品質。茶葉是靈芽瑞草,好的茶葉從種植采摘到制作,既要用技藝,又要用情感,以工匠大師之技、之情,為茶注入獨特的個性、鮮活的靈魂。

業(yè),就是大業(yè),要把茶作為大產業(yè)、大事業(yè)來做。雅安不愧為“民族走廊、藏茶名區(qū)”。中國茶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通過發(fā)展茶葉外貿,為國家換回了寶貴的外匯。在脫貧攻堅中,許多地方以茶興業(yè)摘掉了貧困帽子。現(xiàn)在,不少茶區(qū)發(fā)展“一縣一品”“一鄉(xiāng)一品”,茶成為當?shù)刂еa業(yè),在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中展現(xiàn)“茶動力”。我們要持續(xù)以“茶文化”鑄魂,以“茶科技”加力,以“茶旅游”添彩,讓茶在產業(yè)經濟發(fā)展、社會文明進步中展現(xiàn)更大作為。

風,就是風尚,要讓飲茶、品茶,茶文化、茶旅游成為一種潮流風尚。特別是面向年輕人,要善于運用全媒體,增強黏合力、滋潤力、沖擊力,為茶打上更多文化因子、潮流符號,讓喜茶愛茶火出圈,成為一種生活風尚。

供銷合作社系統(tǒng)在新中國茶產業(yè)發(fā)展歷史中,一直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國民經濟恢復建設時期,通過參與發(fā)展茶葉外貿,為國家換回了寶貴的外匯,有力支援了國家建設。在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中,在“一縣一品”“一鄉(xiāng)一品”助農增收中,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茶葉生產經營是供銷合作社的傳統(tǒng)業(yè)務,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一直高度重視、全力服務茶產業(yè)發(fā)展。目前,全系統(tǒng)擁有全資控股茶葉企業(yè)150多家。總社主管的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是茶行業(yè)唯一的5A級行業(yè)組織,聚合了業(yè)界4000多家會員,涵蓋茶行業(yè)70%以上的規(guī)模企業(yè)??偵缰鞴艿闹腥A合作時報創(chuàng)辦了國內唯一的茶專業(yè)報紙《茶周刊》??偵缰睂俚暮贾莶枞~研究所是專門從事茶葉研究的科研機構。面向未來,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茶”統(tǒng)籌重要指示精神,務實進取,為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貢獻供銷合作社新的力量。

據(jù)介紹,由四川省農業(yè)農村廳、四川省供銷合作社、雅安市人民政府聯(lián)合主辦的該項茶事節(jié)慶活動,今年迎來了二十年的喜慶紀念。

與會嘉賓與當?shù)夭柁r交流。

經過20年發(fā)展,如今的雅安茶產業(yè)蓬勃發(fā)展,蒙頂山“世界茶文化圣山”的歷史文化地位愈發(fā)閃光。

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常務副理事長危賽明宣讀《蒙頂山茶文化宣言》。

會上,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常務副理事長危賽明代表世界茶人上臺宣讀了《蒙頂山茶文化宣言》。

紀念《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

發(fā)表20周年共識(摘要)

2004年,《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在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游節(jié)上發(fā)表。《宣言》確立了蒙頂山“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明發(fā)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歷史地位。

2024年,在《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發(fā)表20周年的重要節(jié)點,世界百位茶人朝圣蒙頂山,祭拜植茶始祖吳理真,重溫《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賡續(xù)傳承優(yōu)秀茶文化,繁榮茶經濟,推動茶科技,融合茶發(fā)展,共造天下茶人福祉,形成如下共識:

茶,在茶人追尋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洗禮下,逐漸形成了蒙頂山茶文化“緣和雅信”的核心價值:

緣者,經天緯地之系,前因后果之交;

和者,萬事萬物之恒,上下左右之中;

雅者,山川江河之溫潤,人文百態(tài)之悠然;

信者,安身立命之基石,品茶言道之根本。

我們將加強茶文化的挖掘弘揚,加強茶品牌的打造宣傳,加強茶科技的創(chuàng)新推廣,加強茶市場的建設拓展,加強茶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動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讓世界茶之源、中國蒙頂山的符號深入人心,傳播世界。

我們將懷遠追思先賢偉業(yè),自當肩負歷史使命,賡續(xù)前人之志,邁步未來之行,以文化人、以為承先,讓“植茶先驅”吳理真之開創(chuàng)精神深入人心,展現(xiàn)永恒之美。

甘露一杯蒙頂來,香飄世界潤胸膛;蒙頂山茶傳天下,中華文明淵源長。

世界茶人共同書寫“千秋蒙頂 中國名山 世界茶源”。

會議期間,由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比利時、日本、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的1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知名茶人共同書寫“千秋蒙頂 中國名山 世界茶源”,表達共同心聲。

3

茶人的榜樣

行業(yè)的方向

作為本屆文化旅游節(jié)的重頭內容,第三屆“茶人榜樣”在開幕式上隆重發(fā)布,為行業(yè)塑造榜樣群體、為茶業(yè)打造榜樣文化,引領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中華合作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信息中心主任曾峰

發(fā)布第三屆“茶人榜樣”名單。

會上,中華合作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信息中心主任曾峰發(fā)布第三屆“茶人榜樣”上榜名單。

曾峰表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為榜樣包含了時代前進的方向、被實踐證明的成功方法論,還有勵志的經歷和鮮明的個性。所以,國家有“時代楷?!保髽I(yè)有“先進集體”,學校有“三好學生”。新聞媒體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發(fā)現(xiàn)榜樣、宣傳榜樣,傳播先進文化。

中華合作時報社聯(lián)合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十年來一直致力于為行業(yè)打造榜樣文化、發(fā)掘先進群體。今天,在茶人高山仰止的“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頂山,一起見證第三屆“茶人榜樣”的誕生。

據(jù)悉,從2014年起,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就攜手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本著為行業(yè)塑造榜樣文化、傳播榜樣力量的初心使命,原創(chuàng)推出了“中華優(yōu)秀茶教師”公益推選活動,產生了良好的行業(yè)影響和引領效果;2018年,活動調整發(fā)展為兩年一屆的“茶人榜樣”公益推選活動。

不論名稱如何變化,始終秉持公益性質,始終遵循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到目前為止,從中國茶行業(yè)的學院教育、茶文化培訓領域,企業(yè)管理領域,產業(yè)創(chuàng)新領域和茶器設計制作領域,這項公益活動共產生了超過200位行業(yè)榜樣,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茶行業(yè)發(fā)展的蓬勃力量,必將發(fā)揮榜樣的巨大力量,推動中國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促進中國茶文化和世界茶文化溝通、互鑒、繁榮。

隨著這項公益活動在全球影響的日益擴大,本次活動有來自十余個國家的國際茶人也榮膺“茶文化傳播優(yōu)秀工作者”,他們既是中國茶文化的愛好者、傳播者,又是世界茶文化領域的建設者、推動者。

出品: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934條結果 (用時 0.01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6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