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館的雅稱

找到約20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文化歷史:以乾隆竹爐加工針型綠茶的方法探索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yōu)榛謴透鞯貍鹘y(tǒng)名優(yōu)綠茶工藝而不斷努力摸索。針型綠茶是名優(yōu)綠茶的代表,因手制加工產(chǎn)率低而彌足珍貴,其歷史悠久,享譽海外的代表茶品有信陽毛尖、開化龍頂、雨花茶等。目前隨著現(xiàn)代加工機械技術提升,針型綠茶產(chǎn)量逐年提高,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對于傳統(tǒng)工藝的關注度也逐步增加。近來關于針型綠茶傳統(tǒng)工藝的體系研究以河南信陽毛尖較為豐富,其中實操工具有茶把圓帚、生鍋、熟鍋等,但是對于其他針型綠茶傳統(tǒng)工藝器具歷史成因的研究,相比較卷曲型綠茶、扁平型綠茶非常欠缺。文章則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試圖從較為廣闊的背景中通過對乾隆竹爐的構造研究,對針型綠茶傳統(tǒng)工藝配套器具存在的多樣性以及提升品質(zhì)作出一種新的審視。

背景1:

文章探討的技術時代背景為清朝乾隆時期

(1)茶葉外貿(mào)從明清時期開始保持持久增長期,清朝時期的皇室,非常重視茶業(yè)生產(chǎn),特設立漕運茶公所專門管理和研究制產(chǎn)辦法,全面推動茶業(yè)以及相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全民上下對于茶葉加工品質(zhì)精細化管理的技術和意識相較于前朝歷代得到全面的提升;

(2)針型綠茶因加工難度大,成品率低,生產(chǎn)者甚少,其工藝的發(fā)展受到乾隆時期“精于加工,型質(zhì)名優(yōu)”制茶理念的影響而有所發(fā)展;

(3)展現(xiàn)針型茶最佳的品飲沖泡方式為沖瀹撮泡形式(“瀹”,浸漬的方式),受明代茶葉加工技術革新影響,開始廣泛應用,于清朝時期興盛,風靡南北。

背景2:

文章探討的技術地域背景為太湖流域地區(qū)

一方面,江浙一帶興盛的各類“茶會”“文會”,清代文士相比前朝,熱情多是投入到鉆研新茶道、切磋造茶技藝,前后有十余位文士分別對“唐宋元明”四朝的茶業(yè)專著進行匯編整理,最甚者收錄多達上萬字,對于歷朝歷代專著記載的技法進行試驗、探索、傳播的過程,有利于引領名優(yōu)綠茶茶品審美,以及促進名優(yōu)綠茶精細化“試茶”的需求;

另一方面,明朝時期開始,隨著社會發(fā)展,交通樞紐的不斷開拓,市井鄉(xiāng)里也開始涌現(xiàn)茶館、茶樓、茶社,清代更是我國茶館的鼎盛時期,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的盛世發(fā)展,促進了“商會茶館”新業(yè)態(tài)的形成,如江蘇、浙江一帶,一小城因為行業(yè)商會的發(fā)達,茶館茶社多達百余家。

背景3:

文章探討的技術器具,選擇清朝乾隆時期的乾隆竹爐為研究對象(圖1)

(1)乾隆竹爐由多個部件多種材質(zhì)構成,設計精妙,是惠山竹爐的代表。乾隆竹爐為上下分體式,下為方形火灶并開長方形風口,上為一配有銅制鑄紋銚座的圓形配件,接口處均有紅銅護圈,邊框以竹作架,并以寬細竹絲編織六角篾紋包裹,做工細巧精致,也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流傳于世的竹爐實物樣,具備研究參考價值;

(2)乾隆竹爐大量的詩句書畫和文史資料,為當代研究古代惠山竹爐類的“火灶”器具,提供豐富的人文依據(jù)。

01

乾隆竹爐誕生的背景

乾隆皇帝極好茶事,對惠山茶會十分向往,特別認同竹爐文會文化,對惠山歷代竹爐的研究可謂是達到癡迷的程度。自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第一次南巡駐蹕無錫古剎惠山寺,特地請人精心制作兩具竹爐攜回北京,之后乾隆對竹爐的熱情從未停止,使用于各處茶舍和宮室之中,更是在北京玉泉旁仿制竹爐山房一座,留下數(shù)十首竹爐詩歌和三十五首竹爐山房詩歌。乾隆竹爐的誕生主要和以下三個背景有關。

▲ 清乾隆十六年 / 竹爐底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刻有乾隆十六年御制詩《仿惠山聽松庵制竹爐成詩以詠之》一首

1、“惠山茶會”的孕育

惠山從唐宋時期開始,就成了引領文化潮流的不二圣地。明代文學家袁宏道所撰《游惠山記》中訴說著對惠山文化“流連閣中,信宿始去”的眷戀,宋代詩人蘇軾曾兩次游無錫惠山,留下了“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吟唱,惠泉試新茶的故事和斗茶談心得的筆錄在歷史長河中如璀璨星光,如數(shù)家珍。

▲ 今日的惠山泉泉井

元明時期開始,文人吟詩結社的現(xiàn)象遠勝于前朝,曾記錄著眾多名人之松風明月心、衣被蒼生情的惠山則成為廣眾文士高懷山谷、寓情于茶的首選之地。無錫的惠山又名九龍山,處于太湖茶區(qū)和吳門文化圈內(nèi),因其泉石清幽,數(shù)百年的茶會持續(xù),使得惠山的茶會傳統(tǒng)更得進一步發(fā)展,形成以“泉”“茶”“爐”為主要特色主題,吸引著無數(shù)高人逸士前來悠游隱居、茗茶論文,給后人留下無數(shù)的人文瑰寶,直接提升了太湖茶區(qū)在全國的影響力。

▲ 明 文征明 《惠山茶會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2、“竹爐文會”的興盛

竹爐文會的淵源始于洪武年間,惠山聽松庵主人性海真人及明初文人王紱(1362~1416)等人不僅有深厚的友情,而且還共同創(chuàng)制竹爐,同時也是惠山竹爐文會及竹爐圖卷的原創(chuàng)人。前有無錫籍畫家王紱、中醫(yī)潘克誠借爐抒情為緣,后有僧人性海邀約大學士王達所作《竹爐記》,表達創(chuàng)制竹爐的理念及意旨,充分贊揚了竹爐品高質(zhì)素。隨之性海遍征惠山竹爐題詠為始,竹爐文會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先后有秦夔訪爐征詠,盛颙制爐引詠,唐寅與祝枝山的圍爐文詠,顧貞觀尋爐新詠,宋犖搜集題詠詩畫刊刻,以及乾隆帝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竹爐題詠等,“竹爐題詠”則成為明清之際涉及眾多文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會事件,直接啟發(fā)了無錫當?shù)仄渌臅霸娚?如碧山吟社)的興起。

▲ 明 沈貞《竹爐山房圖》(遼寧省博物館藏)

該圖描繪惠山寺竹爐山房中性海和尚、王紱、潘克誠三人竹爐煮茶的場景

▲ 明 王問《煮茶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斑竹茶爐,爐側附有一小出煙口,主人端坐蒲團于爐前調(diào)火

3、古代江南地區(qū)“試茶活動”的蓬勃發(fā)展

自唐宋起,“試茶”便是造茶活動和飲茶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文士們對于茶葉品質(zhì)的重視程度,多少筆墨連綿不絕;對試造加工的興趣程度,也可謂是有增不減。北宋蔡襄在《茶錄》中表達:“建安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南宋陸游也特作三首《試茶》詩流傳于世;明代陳繼儒也留下“綺陰攢蓋,靈草試奇;竹爐幽討,松火怒飛;水交以淡,茗戰(zhàn)而肥;綠香滿路,永日忘歸”的試茶感受。

清朝時期,隨著各地設立“茶公所”“改良場”,茶葉品質(zhì)變化多樣性,在官家機構更為系統(tǒng)的“試茶活動”中得以發(fā)現(xiàn),茶葉加工工藝的多樣化發(fā)展,茶葉貿(mào)易需求的不斷擴大,癡茶的乾隆皇帝更是全面帶動了社會各層對“試茶”的熱情。清朝馬曰璐特詩《汧江太史齋中品泉盛青嶁同作》:“清晨同過太史家,不比試茶閒自啜”;清朝張岱在《陶庵夢憶·禊泉》總結:“試茶,茶香發(fā),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氣方盡”;更有著寫飲食經(jīng)典《隨園食單》的袁枚用二十四句的長篇詩文感嘆試茶體驗。

02

乾隆竹爐特色設計的啟發(fā)

根據(jù)后人論證,惠山竹爐經(jīng)歷多次波折和復制,僅明清時期五次的“竹爐文會”,文士們所創(chuàng)作數(shù)以百計的詩文和書畫,皆飽含著對于竹爐的喜愛之情。后人可以在眾多古畫作品中看到相似度很高的竹爐身影,乾隆竹爐的形態(tài)非常特別,參照前人的竹爐基礎上又有了一定改進,通過對所增設的“黃銅灶眼”“特制配件”“便攜手提”的功能推敲,發(fā)現(xiàn)乾隆竹爐不僅能滿足燒水,更是具備了小型“火灶器”的基本功能,可以滿足一定程度“茶葉試制加工”“茶葉精制加工”的需求,對現(xiàn)代小型“火灶器”的研發(fā)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1、黃銅灶眼蓋配件設計——有助于火功的穩(wěn)控性操作

人的燃料,有蘆、竹、柴、木、炭,這些燃料因含有水分在燃燒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火力不足且不穩(wěn)定。燒開沸騰一銚壺水,需要大量燃料提供熱量,然而燃料在狹小空間的堆放燃燒,極有講究,特別是火苗極易突猛,一下子可竄高五六十厘米。故控制火力,哪怕只是一銚壺水(古代一種金屬制的出遠門可以隨身攜帶的小鍋),若缺乏專注和技巧,也非易事。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古籍在制焙茶葉或燒水烹茶的篇章中,多次強調(diào)必須安排專人專項負責“火功”;為什么那么多古畫中多數(shù)爐子的爐身多呈現(xiàn)出“高腰”品相。

乾隆竹爐的特制灶眼蓋(圖2),黃銅質(zhì)地,21個小眼,配合“矮方無腰”的改良尺寸,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控火苗、穩(wěn)定火力、加強熱能,還具備一定的燃料節(jié)能效果和“網(wǎng)布”“蓋灰”“圍爐烘烤”的兼用功能。受該灶眼蓋的設計啟發(fā),若是實際加工情況在工位設計、器具布局方面受場地約束,可設計采用小型火爐,搭配增設灶眼蓋,可實現(xiàn)“一灶多用”的效果,可應用于不同茶類所需工序,提升制茶師對小批量的把控,同時達到節(jié)約燃料成本用盡溫度。比如“炒制殺青”操作適合采用“爐中明火+圓底鍋”的方式;“趕條緊條”操作適合采用“爐中明火+平底鍋+茶把圓帚”的方式;“加溫加濕”操作適合“爐中覆厚灰+灶眼蓋+網(wǎng)布”的方式;“初烘開焙”操作適合采用“爐中覆薄灰+灶眼蓋+網(wǎng)布”的方式;“復焙提香”操作適合采用“爐中明火+灶眼蓋+蓋灰”的方式;“圍爐烘烤”操作適合放置一切可以烘烤的食物,如紅薯、玉米作為茶點補充。

▲ 當今的灶眼“蓋灰技法”操作

2、特制筒型配件設計——有助于茶葉試制的多層面需求

乾隆竹爐的上部分是一個呈圓筒形的配件(圖3),內(nèi)壁陶土質(zhì)地,外壁竹編,上下兩端口均有紅銅護圈,其中一款還加配銅制的爐座,鑄有紋飾。目前,這個配件的用途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如果是借鑒古畫的描繪,多數(shù)是表達了擱置燒水壺的功能層面,但若進行仔細推敲,無論是經(jīng)過茶船或茶馬運輸而來的成品干濕茶、初制毛茶(未加工完全的茶)干濕茶,或是就近的原料鮮葉,其成品茶的品質(zhì)修復、毛茶的后加工、精加工、再加工以及受到歷朝歷代文士茶會喜愛的名優(yōu)原料現(xiàn)場加工,都逐步成為重要的工藝技術課題。若是從茶葉加工思維以及對茶品的實用需求角度去看待這個配件,會發(fā)現(xiàn)有別于單層面品飲思維帶來的解讀,不難發(fā)現(xiàn),該配件的筒身高度與黃銅灶眼蓋的搭配使用,可以達到對于火力溫度更精準的控制,美觀且不燙手,小巧且功能多,不僅滿足不同容器烹泉煮茶的需要,匹配“篩、匾、籮、瓦、鐺、鍋、板、壺、碗”等器皿,完全可以集“萎、蒸、熏、炒、焙”功能為一體,滿足多樣性的試茶需求的“火灶器”。

該配件可搭配黃銅灶眼蓋,可實現(xiàn)蒸籠作用(圖4)。首先在黃銅灶眼蓋上擱置一個陶制碗具,碗具中盛放一定水量,然后將該配件罩住碗具,則爐座就具有聚攏水蒸氣之效果,且爐座口精妙的平面設計,可以放置平面竹篩,配上蒸布,從而實現(xiàn)“氣蒸”效果。明代王紱所作《題真上人竹茶爐》所錄:“僧館高閑事事幽,竹編茶灶瀹清流。氣蒸陽羨三春雨,聲帶湘江兩岸秋?!逼渲械摹皻庹簟倍?,推測古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形式多樣,不免有借竹爐燃燒所產(chǎn)生的熱氣來促進茶葉內(nèi)質(zhì)發(fā)生變化的可能。

該配件可單獨搭配爐身作火籠,使用可實現(xiàn)火籠作用(圖5)。烘焙茶有很多講究,烘焙時溫度的高低、時間的長短都會對茶葉的口感和品質(zhì)有一定的影響。當配件發(fā)揮火籠作用時,搭配瓦片、陶罐、瓷盤,結合焙火時間的長短,可以產(chǎn)生輕火、中火、足火三種不同程度的試茶火候。

該配件符合美學需求。自明朝開始,文士們的審美,相較于前朝大有不同,提倡保持茶葉之真味,因時而異,因地制宜,順其自然。清代的茶事更注重至精至美的茶“道”之境,“道”本就存在于事物之中。論制茶技術和飲茶方式發(fā)展,一定是與人之真實需求相結合的,自明朝朱權自創(chuàng)了“茶灶”一具,在《茶譜》中有了“古無此制,予于林下置之,燒成瓦器如灶樣”的記載后,啟發(fā)了很多文人對于“火性”器具的研究和創(chuàng)制。明朝張源在其《茶錄》一書中就率先提及“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的觀點,并成為影響后人試茶最重要的指導思想之一。從保留下來的這個乾隆竹爐套件實物(圖6),可以體會到乾隆皇帝對于茶事之用心,以及對“精、燥、潔”茶道審美之追求,對于當今茶藝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產(chǎn)品研發(fā)環(huán)境的火灶器具開發(fā)提供了指導方向,以滿足未來更多樣更豐富的茶人需求。

3、便攜手提茶籃配件設計——有助于火灶類器具的攜帶

自茶圣陸羽在所作茶具二十四篇章中提出“以都籃貯之”,而后流傳于世的古籍記載均尚未對茶具的收納器具進行詳細的描述。搭配乾隆竹爐的手提茶籃配件實物樣形式(圖7),展示的不僅是茶盤、茶具、茶壺的收納功能,更是實現(xiàn)了火灶類器具便于攜帶,可加強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茶葉試制的可能。

鑒于以上對乾隆竹爐特色茶籃配件的探討,乾隆皇帝對竹爐的喜愛,逢茶事必用,很大可能是竹爐配件之間的靈活搭配,更讓茶品得以多樣性展現(xiàn),在每次的茶事活動中增添令人期待的不確定性,讓茶葉的品飲多了風味好風趣。若參照乾隆竹爐手提配件功能進行設計,對諸多茶葉傳統(tǒng)工藝的演示傳播、教學試制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減少場地空間的約束,一改“鮮葉必須跟著器具跑”等瓶頸,不僅增加了名優(yōu)綠茶加工技藝現(xiàn)場演繹的可能性,還大大方便技法傳授的便攜性和實操性,有利于名優(yōu)綠茶傳統(tǒng)工藝文化的發(fā)展,值得我們后人進一步研究探討。

03

乾隆竹爐加工針型綠茶的操作探索

本技術旨在研究恢復一種適合文人雅集的場景為前提,對鮮嫩芽葉進行現(xiàn)采、現(xiàn)炒焙、現(xiàn)品飲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利用乾隆竹爐的獨特造型,匹配獨特的炒殺方式和揉焙緊條環(huán)節(jié),向賓客現(xiàn)場展示明前茶從鮮葉到干茶,以及沖泡后緊實成朵、乳香馥郁、醇和持久的風味,助力感官全方位體驗,感受江南明代才子祝枝山所記錄的“露芽數(shù)朵和甘泉,雅稱筠爐漫火煎”的竹爐春芽功夫茶的美妙。

1、鮮葉原料要求

采用無錫地域生長的茶樹鮮葉,優(yōu)先惠山山脈環(huán)境的茶樹鮮葉,嫩度限為一芽一葉初展狀態(tài),長度為一拇指寬的鮮葉,不采露水葉、雨水葉、病蟲葉、不含蒂頭和魚葉。

2、重要傳統(tǒng)工序

林間薄攤微涼(攤涼):利用惠山松林間的陰涼架設篾席竹架進行薄攤微晾,厚度不超過3 cm,葉表溫度控制不超過20 ℃,隨時協(xié)調(diào)好鮮葉進行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所需的良好環(huán)境,鮮葉失水率達到30%~40%,以鮮葉質(zhì)柔軟、韌性為佳,時間約6 h以上。

竹爐筅帚炒殺(殺青):黃銅灶眼蓋上,附上圓形薄片鐵板,提升爐炭溫度約140~180 ℃時,早春鮮葉進料約60~80 g,可筅帚對鮮葉進行翻炒殺青,保持葉面溫度約90 ℃左右,殺青后葉面含水率為55%左右。

溫爐柔焙緊條(做形):將殺青后的青葉迅速抖散,助力葉面降溫,適當配合指掌的揉搓力,有利于茶葉的葉型挺秀,以及特色香氣與滋味的形成。與此同時,竹爐不再加炭開始控溫,撤去黃銅灶眼蓋,上架筒身配件,搭配圓形薄片鐵板。待火力調(diào)整適當,投入涼透的殺青葉,對茶葉進行邊緊條、邊烘焙的翻動。這個環(huán)節(jié)過程中,葉面溫度保持在50 ℃左右,爐炭溫度在70 ℃之內(nèi)逐步降溫,若降溫快,可適當調(diào)節(jié)爐口風門或適當加炭進行控溫調(diào)節(jié)。

添炭蓋灰提香(干燥):當茶葉含水率在20%~30%之間,進入烘焙提香操作。爐膛添加炭火,配用黃銅灶眼蓋,蓋上適當堆蓋薄灰,再架上筒身配件,將茶葉攤放在桑樹皮紙上,連紙放置于筒身配件上,文火烘至足干。(桑樹皮紙的燃點高于普通紙張130~180 ℃的燃點。)

圍爐入器瀹泡:茶葉收納于桑樹皮紙上,置于一側降溫。此時可撤去筒身配件,黃銅灶眼蓋以及薄灰,直接將水壺置于灶眼上,加炭煮水進入瀹泡品飲階段。(現(xiàn)代可采用玻璃壺,更利于針型綠茶的形態(tài)展示。)

3、 造茶物具

燃料:松木炭、果木炭、果殼炭。

筅帚:總長約25~28 cm,柄長約12~15 cm,帚面扇面直徑約10~15 cm。筅帚翻炒技法的要領:“點推、頓抖、回勾、腹翻”,有助于避免茶葉加工過程中的“粘鍋”和“貼面”現(xiàn)象,也可以助于靈活調(diào)整對茶葉所產(chǎn)生的揉壓力量,同時更好地保障受熱均勻,使內(nèi)質(zhì)可以得到充分反應、而茶色和茶毫都能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且均勻。

爐具:目前技術實驗操作所用的竹爐器具,外形尺寸依據(jù)乾隆竹爐的大小,進行了1∶1.5的仿制,其結構增加了耐火材料的空間,整體材質(zhì)款式均效仿乾隆竹爐,其爐膛和銅件分別于宜興和南京廠家進行定制,基本功能均能達標實現(xiàn),仍有部分鑄銅配件(爐座、紅銅護圈)還有待工藝提升。

鐵板:所配用的鐵板為鑄鐵無涂層工藝,直徑36 cm,設有兩耳一沿口,板底特定制環(huán)形紋路,紋圈凸起處相應加厚,手觸可感受紋圈有起伏,且光滑,此設計不僅有助于茶葉“針型”的聚攏挺秀形態(tài),同時有助于提升溫度的穩(wěn)定性。

04

結論與展望

重視與惠山竹爐茶會文化重塑工作的呼應,與此同時也要加強科研方法的學習,審視延續(xù)百年的古茶書和古畫,走近古人的內(nèi)心世界和實際情況,體會一定限定條件下的文字表達和繪畫記錄,幫助我們能在理論的高度開展研究,這樣在應用研究結果時可以更加切合實際,將最小的干預理念貫穿研究的全過程,發(fā)現(xiàn)“竹爐”文化所具有的更深意蘊,期望對當前茶藝器具和生產(chǎn)器具的研發(fā)有所啟發(fā)和指導。

在研究工作中,詳盡的文字材料十分重要。完備明清時期古文中關于制茶技術方面的注釋,做好“一字多意”的補充擴充工作有利于日后資料的查詢,以及進一步詳細技術復興研究方案,為后續(xù)的實際操作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保障。文章所述的技術方案探討僅是對曾經(jīng)實驗操作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竹爐”制貯茶葉工藝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復興技術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歡迎研究技術人員對工藝的技術方案作出變型和改進。

來源:中國茶葉加工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茶不是藥,但依然是最好的“治未病”飲品

神醫(yī)扁鵲家有二兄,外人都以為扁鵲醫(yī)術最高超,但扁鵲卻知道兩位哥哥的醫(yī)術都比他好,不過,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fā)作前就將病根鏟除,二哥則是癥狀表淺時藥到病除,小弟扁鵲則是在病情危重時使用針灸,藥物,手術等,讓病人轉危為安,而最擅長治未病的大哥,卻始終不被人知。

以上這則故事,是中醫(yī)的核心思想“上醫(yī)治未病,中醫(yī)治欲病,下醫(yī)治已病”,也是茶葉在健康功效與藥用價值上的真實寫照,“茶有益,但非藥”專題最后一篇文章,我們就從“治未病”的角度,再聊聊世界上最健康的飲品——茶。

人類對茶葉的認識和利用

“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經(jīng)常被看做是茶的起源,實際上,這句話不僅在現(xiàn)存的各個版本的《神農(nóng)本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沒有出現(xiàn),在《本草蒙筌》、《本草崇原》、《本草行義》等古籍上也毫無蹤影,甚至連“茶”的詞條都沒有,而這里的“神農(nóng)”,其實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象征性存在。

在真實的歷史中,人們對茶葉的認識和利用,最早是由發(fā)源地的先民開始的,期間經(jīng)歷了“生吃干嚼”、“煮熟為食”,“藥用提神”,“品鑒沖泡”等變化,整個認知演變期長達數(shù)萬年。

距今約100萬年前,原始人類在叢林中遇到了茶樹,并認識到茶樹的鮮葉是一種食用后解渴、回甜的“美味樹葉”。由此人類開始利用茶葉,最早的原始生食茶葉時代開始了,這種生食茶葉的習慣,在如今一些古老的茶山民族中依然能看到,比如基諾族的“涼拌茶”,拉祜族的糟茶,布朗族的酸茶等等。

距今約170萬年前(一說73萬年前),云南元謀人已經(jīng)學會了簡單用火,距今約50萬年前,原始“北京人”已經(jīng)學會了保存火種,火的利用是人類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也極大地改變了原始人類食用茶葉的方式。

對于原始人來說,生食茶葉雖能生津解渴,但也有很強的苦澀,而經(jīng)過炙烤后的茶葉,草腥氣和苦澀味等低沸點芳香物質(zhì)已經(jīng)蒸發(fā),更加香甜可口,于是這使用天然器具燒食的茶葉很快就取代了生食茶葉,這一習俗也流傳至今,成為了云南佤族的“鐵板燒茶”,拉祜族、傣族、哈尼族的竹筒茶。

容器出現(xiàn)以后,煮食茶葉便成為了主流,這一時期的煮茶方式先后經(jīng)歷了“食湯”、“食葉”、“湯葉并食”等不同形式,最后以苦澀味少的“燙吃”的形式固定了下來。不過當時主要是把茶葉當做食材,煮制時會加入各種蔬菜和調(diào)料“雜食”,如今布依族、瑤族、彝族的的“打油茶”,迪慶藏族的酥油茶都能看到這種習慣的影子。

距今約8000年前,華夏地區(qū)進入農(nóng)耕時代,社會生產(chǎn)力迅速發(fā)展,作為食物的茶葉卻逐漸受到了冷落,原來茶葉中含有咖啡堿,兒茶素等收斂性物質(zhì),嚼食和煮制時都會產(chǎn)生較強的苦澀,而“茶”最終成為了華夏人民的國飲,是因為茶自身最重要,又是最基礎的一個功能——藥用。

茶的藥用功能變遷

“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贏嚨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霸诓璧乃幱霉δ苌希湃说恼J識是逐漸深入的,“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傳說,就介紹了先民是怎么認識的掌握茶的解毒功能的。

而茶葉更直觀的作用是醒神,華佗《食經(jīng)》把茶的功能描述為明目、輕身、少臥、益思等等,這些其實都是茶葉中的咖啡堿,對人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大腦、腦干和脊髓等部位的興奮作用。此外,茶葉含有的酚類、醇類、醛類物質(zhì)能殺菌,酸類化合物能抑制炎癥,促進傷口愈合,成為了一些茶山民族止血療傷的“茶療方”。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明確將“茶”列為一種“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集注》記載:“苦菜,味苦寒,主五藏邪氣,厭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這里所說的“苦菜”就是茶,也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上品藥材。

早在東漢時期,醫(y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說“茶治便膿血甚效”,認為茶葉可以治療痢疾,改善腸道功能。后來《壺居士食忌》和陶弘景的《雜錄》都認為食茶也可以“成仙”,成書于東晉至宋齊間的藥學文獻《桐君錄》,首次就茶做了比較全面的記載,并認為飲茶不僅有益健康,而且強調(diào)其令人不眠的刺激作用。

不過,從東漢到盛行至隋唐,養(yǎng)生術都在盛行“服食藥餌,羽化登仙”,金石類的“金丹”被貴族階層看做長生不老的重要條件,而茶只是平民飲食習俗中用于調(diào)理身體健康的“草木類”,這一現(xiàn)象,直到唐朝唐太宗、唐憲宗等6位皇帝因服食重金屬嚴重超標的“金丹”而死后,癡迷于長生的權貴人士才逐漸認清了現(xiàn)實,茶也才真正流行了起來,人們對茶的藥用價值有了更多認識。

最早將茶葉載入正式官醫(yī)藥文獻的,當推唐代蘇敬等編撰的《新修本草》,也即《唐本草》。隨后,比陸羽稍早的唐代大醫(yī)藥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對茶的效用功能有一句很深刻的總結:“茶為萬病之藥?!边@句話也成為了如今宣傳茶功效的金句,但結合書中語境來看,茶其實是被賦予了一種精神上的寄托。

在陸羽寫出《茶經(jīng)》的時候,喝茶在中國已經(jīng)比較盛行了,當時雖稱其為茶湯,但卻不是為了滿足品飲,而是因為佛教興盛,社會禪學盛行。為了消除晚上學習經(jīng)典時候的困意所以才流行喝茶的,《神農(nóng)食經(jīng)》稱“茶茗久飲,令人有力悅志”;張揖的《廣雅》認為茶“其飲醒酒,令人不眠”,久而久之,茶葉還有了“不夜侯”的雅稱。


陸羽在《茶經(jīng)》中寫到:“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jié)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書中還有很多關于藥學用語和烹調(diào)用語,其實都是在暗示茶的藥用。

在這一時期,國人飲茶可以簡單分為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后兩者大家都很熟悉,而這個煎茶法不是指煮茶,而是煎湯藥,也就是將曬干并切碎后的茶葉,放入壺中加水煎煮,做出具有顏色深棕,氣味濃郁,飲之提神醒腦的“茶湯”。

到宋代,飲茶習慣已經(jīng)走向市民化了,茶的健康價值也開始惠及更多的民眾。這時,在南宋時期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出現(xiàn)那句同樣著名的“茶,即藥也”,宋代最常見的藥方“煎香茶”中,就是將上春嫩茶芽與綠豆,山藥一同研磨后,經(jīng)密封發(fā)酵后再煮水,與煎藥有異曲同工之妙。

明清時期,人們對茶藥用價值的理解更加深入,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記載:“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又兼治解酒之毒,使之神思閱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

《滇南本草》則提到了云南大葉種茶葉具有“氣味甘苦,性微寒。主治下氣消食,去痰除熱,解煩渴,并解大頭瘟,天行時癥”等功效,此外,這一時期的制茶工藝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六大茶類初見雛形,感興趣的朋友可看以下文章具體了解。

明朝炒青工藝:六大茶類得以誕生的關鍵

歐美的一些古代文獻中,也記載了外國人眼中神奇的中國茶,1559年意大利商人G·B·Rammio在《航海與航行》中寫到:“中國各地都在使用一種被稱為茶的植物葉子,它能祛除熱癥、頭疼、胃疼、肋疼與關節(jié)疼,且不論何時,人們愿以一袋大黃換取一盎司中國茶“

1657年,英國的交易街上有一家生意火爆的托馬斯·加韋咖啡茶館。這里除了供應咖啡,酒類,還少量供應來自中國的熱茶,1658年,倫敦《水星政治報》刊登的售茶廣告上,宣傳說“喝下足量的茶,可以誘導輕微嘔吐,上下通氣,達到治療瘧疾、過食、高燒的目的。”當時藥房也銷售茶,可見在當時的西方人眼中,中國茶是一味湯藥。

總之,茶的藥用一直是古人關注的焦點,我國現(xiàn)存的清代以前,有106種文獻都大量記述描述茶葉保健功能和藥效作用,其中本草類28種,醫(yī)方類23種,茶書類14種,經(jīng)史子集類共31種。

這其中,有《茶經(jīng)》和《本草綱目》等醫(yī)學巨著,也有很多如今不甚出名,但依然有幫助的茶藥方,這些由一代代人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科學,是中國人上千年來經(jīng)過不斷實踐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

另一方面,經(jīng)驗科學終究來源于經(jīng)驗,難免也有其主觀性和盲目性,我們需要明白此藥非彼藥,但治的是“未病”,而不是“己病”,從“治未病”的角度去看待茶,才更能接近茶的功效真相,

比如茶葉成分中的主要成分EGCG,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而茶多糖具有增強肌體免疫力,降血糖、抗凝血(抗血栓)等生理功能,普洱茶則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可以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量,分解體內(nèi)血糖中多余的糖分,促進血液平衡。


但茶里的這些有益成分,雖然“靶向性”非常強,但基本都為痕量和微量級,在人體上的作用不明顯,好在其類型又堪稱海量,不同類型的藥用成分,其靶向作用也各不相同,將一杯茶湯中有益人體的健康因子匯聚到一起,并長期飲用,才能形成茶調(diào)理身心、康體養(yǎng)生的功效。

茶有益,但非藥,它是一種造福人類的健康飲品,是一種讓人愉悅舒心的飲品,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文化傳承,也是一種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茶有益,但非藥專題完)

來源:陸離茶寮,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茶說冬奧之北京:“雙奧”之城,市井茶香京味兒

北京茶文化:喧嘩生活中的靜謐和雅致

北京人對茶館并不陌生。無論是文學家老舍筆下的名篇《茶館》所刻畫的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茶館,還是七、八十年代靠大碗茶起家而后名噪京城的老舍茶館,都在北京人的生活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一筆。

早年間北京曾有書茶館,其中以鐘家茶館、同和軒、東悅軒、慶平軒、天寶軒、天泰軒、森瑞軒、棲鳳樓八家最富盛名。來茶館的人多以喝茶為主,當然也有老北京來茶館提籠遛鳥,斗蛐蛐兒,稍帶聽書、聽曲、看玩意。另有專由女演員演出的叫做坤書館,俗稱落子館,以天橋一代為盛。

老北京的茶館,是一種市民氣息很濃的茶文化載體,這跟文人雅士的茶道稍有區(qū)別。茶道,說起來太高深了,仿佛必得不食人間煙火、清心寡欲方能得其道。

明明是喝茶,偏偏雅稱為“品茶”,似乎著意于品嘗人生的滋味,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是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老北京的茶館便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是清凈之地,甚至常常是喧嘩且熱鬧的。這跟北京人的性格有關:他們怕冷清,愛交流,尤喜扎堆兒聊天,茶館便提供了這樣一塊談天說地、呼朋喚友的社交場所。

作為800多年的古都,北京的京式糕點久負盛名。尤其是宮廷糕點,老北京的飲茶伴侶茶點,是在茶的品飲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份量較小的精雅食物。茶點的一般特點是精細美觀,口味多樣,形小、量少、質(zhì)優(yōu),品種豐富,是佐茶食品的主體。

俗話說“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這里所說的甜配綠便是用甜食搭配綠茶來喝,如各式甜點;酸配紅便是酸的食品搭配紅茶來喝,如檸檬片、蜜餞等;瓜子配烏龍講的是咸的食物搭配烏龍茶來喝,如瓜子、花生米等小食。

老舍是位飲茶迷,深得飲茶真趣。他說:“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本來中國人是喝茶的祖先,可是現(xiàn)在于喝茶藝術方面,日本人卻走在我們前面了”。他以清茶為伴,創(chuàng)作《茶館》,通過描寫舊北京老裕泰茶館的興衰際遇,反映了從戊戌變法到抗戰(zhàn)勝利后50多年的社會變遷,為茶文學的名作。

北京茶館:包羅萬象的社會縮影

雖然北京的茶館更多是因著老舍和他筆下的作品而名揚海內(nèi)外,但其實追溯北京茶館的歷史那可是要久遠的多。

北京的茶館最早開創(chuàng)于元朝,興盛于清朝,老北京有大茶館、琴茶館、書茶館、野茶館、清茶館等六大茶館類型。地安門的天匯、前門外的天全、匯豐、同和、海豐等,都是最早出名的。

得碩亭的竹枝詞集《草珠一串》中有句:

小帽長衫著體新,紛紛街巷步芬塵;

閑來三五茶坊坐,半是曾登仕版人。

北京人愛喝花茶,即香片,蓋碗花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老北京人喝茶時,只需一手端著茶船就可穩(wěn)定重心,一手又不必揭蓋,半張半合即可,茶湯就會徐徐沁出,而茶葉又不會隨湯入口,輕輕一刮茶湯則淡,稍重刮茶湯就會濃些,動作優(yōu)雅從容,別有一番情韻。

在舊時皇城根下的這些形形色色的茶館中,三教九流在這里聚散離合,飲茶不再是達官貴族、文人墨客所獨享的特權,而是納入了民間社會、平民百姓生活之中,蘊含了極為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

在中國,似乎沒有誰比北京人更幽默、更健談、更閑散和更關心時政了,茶館也就成了他們“練口才”的地方。北京人喝茶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茶。人來客往的茶館是個大舞臺,泡茶館是為了看戲、聽戲甚至于是演戲的,可以說每個人都是茶館中的一個角兒。

人生如夢,一碗茶的功夫,我們就穿越了成百上千年。

北京大碗茶:京味文化的名片

回到現(xiàn)如今的老北京茶館,冬日里的北京茶館,進門掀開那厚厚的門簾,茶館濃郁的京味便撲面而來,古樸的環(huán)境、木制的廊窗、中式硬木家具,屋頂上懸掛的一盞盞宮燈,墻壁上懸掛的書畫楹聯(lián)。

過去是粗礪的大碗,碎末兒熬成的茶湯,現(xiàn)在是精致的青花瓷碗配上好的茉莉花茶,不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一碗大碗茶里透析出的平和氣度,是在皇城根下閱盡了世事變幻后的從容。

可以說,現(xiàn)如今到北京的茶館喝上一碗大碗茶,早已不僅僅是一項老北京的民俗傳統(tǒng),它更像是一張北京的文化名片,肩負著傳播京味文化的使命。

2007年4月,原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夫人安妮·羅格女士,來到老舍茶館,觀看“奧運五環(huán)茶茶藝表演”后欣然留言:“非常感謝你們的熱情接待,讓我們了解到以奧林匹克五環(huán)為代表的茶?!?

之后,大碗茶還走出了北京城。2010年5月7日,《北京日報》以《世博園每天3000游客品香茗》為題,報道了大碗茶走出京門的文化之旅。

當年上海世博會上,老舍茶館在世博園寶鋼大舞臺內(nèi),復制出了一個小型的北京傳統(tǒng)茶館,工作人員每天燒1000升桶裝純凈水,沏1斤正宗的高級茉莉花茶,免費供給參加世博會的游人潤喉消暑。濃郁的茶香、精湛的文藝演出和茶藝表演,每天吸引著3000余名游客。

就像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中唱的那樣,“世上的飲料有千百種,也許它最廉價,可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兒,直傳到天涯……”大碗茶的味道,您且咂摸呢!

在北京文化中,京劇是國粹,茶文化亦是國粹。各地的茶文化都大同小異,喝茶要講究環(huán)境的清靜淡雅,可是北京卻是喧嘩熱鬧的。

對于老北京人而言,喝茶早已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茶館也成為和老朋友談天說地的場所,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在茶館的熱鬧氣氛里,老北京人借助一杯清茶,在這遠離瑣事與俗務的時刻,獲得了澄澈的心境。

來源:茶道傳媒,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0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