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膏存放

找到約154條結果 (用時 0.008 秒)

茶膏種類繁多,為何只有普洱茶膏流傳至今?

2004年2月8日,在廣東大廈舉行的拍賣會上,一塊重3克、長4cm、寬4cm、高0.5cm的茶膏,賣到了12000元,令人驚奇的是,這塊震驚了茶界的天價茶膏,不僅是魯迅先生的遺物,而且還是清朝宮廷流傳下來的普洱茶膏。

2007年,一塊82g清宮普洱茶膏被人以85萬的高價收購。2010年,一盒清宮普洱茶膏在拍賣現場以100.8萬的天價成交。

當時92歲的茶學名宿、研究茶道60年的中山大學教授張宏達先生感慨地說道:“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如此精致的茶膏!”

什么是茶膏

茶膏是普洱茶五種形態(tài)“磚、餅、團、沱、膏”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

▲陳年茶膏的表面已經風化

普洱茶膏是將茶葉經過加工與發(fā)酵后,采用特殊方式將喬木大葉種茶葉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再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再加工而成。

茶膏——可以喝的古董

茶膏是祖輩傳下來的寶貝,是“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膏為中國獨有,其始于南唐、成于宋、興于清、盛于當代。

▲宋 劉松年 《攆茶圖》(局部)

陸羽是茶膏的第一個發(fā)現者,在他的專著《茶經》中有這樣的記載:“出膏者光,含膏者皺”、“油膏其面”。

陸羽在《茶經》中多次提到“膏”字。

清代時,云南土司在借鑒唐宋制作餅茶工藝的基礎上,創(chuàng)出大鍋熬茶、制膏的方式,將“蒸”升級為“煮”。大鍋熬膏屬于普洱茶膏發(fā)展的第一階段,只能定性為土制(土方法),它與后來皇宮“御制”的茶膏有很大差別。

▲茶膏制作流程

清代乾隆年間,由于大鍋熬制的茶膏難以出“精品”,于是改為皇宮內的御茶房“御制”。由于借鑒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手法,其制作工藝已類似于我們現在通常采用的低溫提取、低溫干燥。這樣做出來的茶膏,才會呈現出盡善盡美的品質。

茶膏——皇家貢品

▲這就是傳說中的清代茶膏

▲清代的茶膏曾經拍出1克1萬元的天價

茶膏并非現代產物,而是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茶膏的雛形,并且一經面世就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供皇室享用。

茶膏的制作技術在宋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明代朱元璋廢龍團鳳餅改散茶,茶膏也隨之消失,直到清朝才悄然出現,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鍋熬制方法,后來清宮御茶房在民間制茶膏工藝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fā)展。

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藥學家趙學敏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正式以官方文獻的形式出現了“普洱茶膏”的名稱。

1792年,普洱茶膏首次作為國家禮品向到訪的英國使團馬嘎爾尼饋贈,并就此流入海外。至今我們還能看到出自故宮的普洱茶膏貢品。歷史的選擇和現代科學研究的論證表明,云南普洱茶是最適合制成茶膏的原料。

如清代的藥學家趙學敏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就有關于“普洱茶膏”的記載: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p>

這可謂是普洱茶膏在官方文獻中第一個正式的稱謂。

至今仍存放在故宮的清代普洱茶膏

清代的普洱茶膏有很多種類,如“黑珍珠”、“玉龍勝雪”、“紅運當頭”、“易武春曉”等等。特別是“紅運當頭”,其膏體極輕,可懸浮在水面,因此在沖泡方式上與其他的普洱茶膏不同,它是先放水,后放茶膏,使茶膏漂浮在水面上,隨后茶膏的顏色由上向下呈霧狀彌漫,極具觀賞性。

▼一塊小小的茶膏會讓你大開眼界

▼在滾燙的清水中,茶膏慢慢融化

▼不斷溶解的茶膏像有生命的水母一樣伸縮、律動

▼沖泡好的茶膏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圖案,仿佛神秘的宇宙流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清代的宮廷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隨著1925年清王朝的解體而失傳了。

現在,我們除了能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里能看到那個被靜靜放置一角的普洱茶膏外,有關它的資料我們卻知之甚少。雖然從逃出宮中的太監(jiān)口中獲得了一些有關普洱茶膏的信息,但也都是些零散的只言片語。

故宮博物館工作人員在清點清代的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是一種粘性很高的膏狀物,呈黑色或褐紅色,能溶于水,是普洱茶葉有用成分的濃縮物,與普洱茶葉相比,具有飲用方便、省時省力等優(yōu)點。普洱茶所具有獨特的自身優(yōu)勢,使其制成的茶膏不論是在湯色、香氣,還是口感上都有其獨到之處,且越陳品質越高,被譽為是可以喝的老“古董”。

但毋庸置疑的是,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藝是在借鑒唐朝與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藝基礎上演化而來的,是唐宋茶膏的延續(xù)。

茶膏——治療疾病的靈丹妙藥

現存于故宮博物院的普洱茶膏包裝上這樣寫道:

肚脹受寒時,用姜湯與茶膏同煮飲,使身體出汗即愈,當口破舌喉受熱疼痛時,用五分茶膏噙口過夜,即愈。當受暑,擦破皮膚出血時,將茶膏研面敷患處,即愈。

據此我們可以推測,普洱茶膏在清代宮廷中是“能治百病”的神藥。

不僅能治肚脹受寒這類內科病,就是口舌生瘡也不要緊,含著普洱茶膏睡覺,第二天也能痊愈。既能內服,也可外用,的確是妙不可言。

據現代研究分析,茶膏是茶的精華,茶膏中的五大成份:茶多酚、多糖、色素、咖啡堿、茶氨酸,集合成有機的整體,為人體提供諸多的營養(yǎng)成份與保健因子,被譽為“茶中黃金”。2005年,有關部門基本完成對清宮廷御用茶膏的破譯與復原,并在古法制作的基礎上,加上甘草、貝母、橘皮、丁香、桂子等中藥材熬制成膏。據《中華本草》載:茶膏性涼,味苦甘,入心、胃、肺經,具有清熱生津、寬胸開胃、醒酒怡神的功效,主治煩熱口渴、舌糜、口臭、喉痹等癥。

茶膏的沖泡方法

由于茶膏是高純度的茶葉精華,對水質極為敏感,飲用方法也十分講究,若用沒有任何雜質的純凈水沖泡,則普洱茶膏湯色通透紅亮;若是弱堿性礦泉水,則普洱茶膏中的茶多酚會快速轉化成茶紅素等有益物質,使湯色迅速變紅,對身體健康頗有益處,滋味更加醇和。飲用可采用煮飲法或沖飲法。煮飲法即將茶膏用純凈水或礦泉水煮沸;沖飲法即將茶膏倒入杯中,注入沸水沖泡??筛鶕€人情況選用。沖泡法雖方便,但煮飲口感更佳。有條件的還是用煮飲法更佳。 成膏的茶沖泡時帶著若有若無的清淡香氣,沖泡后沒有茶渣,湯色褐紅通亮、色澤飽滿,不含任何雜質,比直接沖泡的普洱茶更優(yōu)。口感上剔除了原泡普洱茶的苦澀,入口滋味醇厚潤滑。這款固體速溶茶膏出門隨身攜帶,不占空間,隨時隨地就能喝到好茶。每次只需一小顆,熱水沖泡,只需10秒即可品飲,和沖泡速溶咖啡一樣方便,卻比咖啡味道來的更香濃。

茶膏,不愧為普洱中的勞斯萊斯!

花間一壺茶 獨酌好開心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

一套400克,兩罐。出差,旅行,方便攜帶

來源:澤青茶道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熟茶的特性、品鑒與市場

現在市場上的普洱茶熟茶準確的叫法應該是渥堆熟茶。20世紀70年代初,云南的茶葉科技人員在學習借鑒廣東潮水發(fā)酵普洱茶技術的前提下,1973年在昆明茶廠完成了渥堆熟茶的比較成熟的發(fā)酵技術。

之后,云南的幾大茶廠開始生產制作普洱茶渥堆熟茶產品。在較長時間內,渥堆熟茶發(fā)酵技術列為國家機密。

熟茶是一種人工技術的發(fā)酵茶,是在人為控制下,利用一定的水濕條件,利用微生物作用來進行茶葉的發(fā)酵。熟茶的發(fā)酵過程就是依靠微生物作用來分解茶葉的內含物質、釋放茶葉的能量。發(fā)酵可以分解茶葉的苦澀物質,同時茶葉的香甜物質也會被分解釋放,發(fā)酵過程中湯色因氧化等原因而變紅。

熟茶的特性

了解渥堆熟茶的特性有利于我們品鑒渥堆熟茶和觀察渥堆熟茶市場。

特性一,渥堆熟茶是人為控制下生產的產品。

“人為控制”包括對控制技術有一定要求,技術不過關就不能發(fā)酵普洱茶。但是目前有不少技術達不到的發(fā)酵人員在做普洱茶的發(fā)酵,導致市場上有不少發(fā)酵不達標的普洱茶熟茶產品。

“人為控制”包括可以人為的控制渥堆熟茶的發(fā)酵程度。發(fā)酵度高的渥堆熟茶,發(fā)酵味低,可以快速上市,但是存放變化空間有限。發(fā)酵度低的渥堆熟茶,發(fā)酵味會重,但是因為保留了較多活性物質,有更大的變化空間,經過一定年份的存放,茶的活性更足,會更好喝。

“人為控制”包括可以用烘焙、日曬等方法快速除去渥堆熟茶的發(fā)酵味,讓渥堆熟茶快速上市,不考慮渥堆熟茶的后期變化。

“人為控制”還包括可以用古樹拼小樹,或者直接用小樹發(fā)酵熟茶,但是上市的產品上標注的是古樹熟茶,甚至是老班章古樹熟茶、冰島古樹熟茶。

特性二,渥堆熟茶發(fā)酵是依靠微生物作用。

可以對普洱茶發(fā)酵過程起作用的不但有有益菌,也會有有害菌。因此嚴格控制普洱茶發(fā)酵過程很重要。

微生物對普洱茶的發(fā)酵過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通過對普洱茶發(fā)酵過程中的菌類進行研究,找出所需菌類,采用植入菌種的方法發(fā)酵普洱茶,理論上是成立的,但在實踐中發(fā)酵的普洱茶是否好喝則不一定。

特性三,渥堆熟茶的發(fā)酵過程是微生物對茶葉的能量、物質結構、物質成分的分解過程。

分解會讓茶葉的重量減少。也就會讓茶葉的成本增加。

分解會讓茶葉的特征改變,例如古樹山頭茶的山頭口感、韻味會發(fā)生極大改變,要想通過古樹山頭特征去鑒別該款熟茶是否是古樹茶已經不可能。分解可以基本消除苦澀,還可以降解農殘。只要發(fā)酵過程控制得好,小樹茶、臺地茶發(fā)酵的熟茶也可以很好喝。

熟茶的鑒別

1、判斷熟茶的發(fā)酵度。

判斷熟茶的發(fā)酵度可以看干茶和葉底的完整度和活性,條索越完整、活性越好就說明發(fā)酵度越輕。

2、判斷熟茶好不好。

一是看干茶和葉底的完整度和活性。完整度高、活性好就好,茶太碎爛就不好。葉底有黑硬葉,有黃綠葉就不好。二是看湯色明亮度、色度,湯色應該紅亮,湯色灰、黑、不亮就不好;

三是品茶湯滋味,湯中有香、甜、滑就好,湯中有異味、酸味不好,發(fā)酵幾年內有酵味(也稱堆味)正常,發(fā)酵輕的三年后還有酵味也算正常;

四是飲后口感,飲后口腔咽喉甜滑的就好,飲后口干舌燥,咽干(鎖喉),口腔咽喉回苦的不好。

3、古樹熟茶的品鑒。

古樹發(fā)酵的熟茶,其香甜度和耐泡度要更高。茶葉中芽頭的比例會小,粗老葉的比例會大。但由于渥堆熟茶的發(fā)酵過程中,茶葉的能量和內含物質被大量分解,古樹山頭的特征已經破壞,已經很難鑒別。

如果在同樣的發(fā)酵條件下(場地、溫濕度、翻堆的時間、發(fā)酵的時間、發(fā)酵師等等)小樹茶和古樹茶發(fā)酵出來的茶葉在香甜度和耐泡度上會有明顯的差異。但是發(fā)酵條件不同就沒有可比性。發(fā)酵好,小樹熟茶也會好喝,發(fā)酵不好,古樹熟茶也不會好喝。

從熟茶的特性看市場

1、渥堆熟茶發(fā)酵出來后,如果使用了烘焙或日曬去酵味方法,因為烘焙和日光暴曬雖然可以快速去酵味,但是存放后期變化的空間就沒有或者變小了。所以應該在產品說明中明顯標注茶葉經過烘焙或者日曬,讓消費者選擇馬上品飲或者是否存放。

2、普洱茶生產企業(yè)在制作發(fā)酵度高的渥堆熟茶產品時應該標注發(fā)酵度。因為發(fā)酵度高的熟茶,發(fā)酵味輕,很快就適合品飲,但是后期變化空間有限。要讓消費者選擇馬上品飲或者是否存放。

3、普洱茶大廠在70、80年代生產的渥堆熟茶,很多發(fā)酵度比較輕,經過多年存放后,茶的香甜度更高和活性更強。喝起來會很像老生茶。因此可以生產一定數量的發(fā)酵度較輕的熟茶。普洱茶企業(yè)可以將這樣的產品倉儲一定年份,到適合品飲時上市,讓消費者可以喝到更有活性的、更好喝的熟茶。有興趣和有倉儲條件的消費者,也可以選擇這樣的茶葉自己存放一定年份后再喝。

4、使用了科技改良的渥堆發(fā)酵熟茶,比如改變發(fā)酵方式,比如植入菌種。在產品介紹時應該如實介紹,不要夸大科技作用。關鍵是用產品說話,用品質說話。

5、茶葉的原料和發(fā)酵技術會影響熟茶的口感和品質。同樣的,熟茶的口感和品質也會影響普洱茶熟茶衍生品的口感和品質。在使用熟茶去制作茶粉、茶膏、小青柑等產品時,要選用口感好、品質好的熟茶。不好喝的熟茶,制作成茶粉、茶膏、小青柑也是不好喝的。

小喜年:盤點那些適合煮著喝的茶,天冷煮茶真的太舒服了

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天越冷茶就涼得越快,要是能煮著茶喝的話簡直太舒服了。

但其實煮茶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那么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編輯

老白茶

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如白毫銀針、福鼎雪芽等芽茶不適合煮,因為茶葉如果煮的話,容易苦澀,失去了清甜醇爽的口感。像壽眉這樣的葉茶茶餅適合煮,特別是存放時間較長的老白茶,先泡幾泡再煮,茶味醇和,伴有棗香,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編輯

老生普、老熟普

新的普洱茶不適合,因為這時茶葉的內含物質活躍,茶湯容易出味,沖泡來喝比較好。

煮普洱茶一般用老茶,經過長時間的存放,茶葉中的物質經過轉化,老生普中影響苦澀味的物質減少,茶湯變得更醇厚香甜。老熟普會因為果膠物質的滲出,已經出現了茶膏,便可先沖泡幾次后再煮,品飲的次數就會變得更多。

編輯

壓制黑茶

黑茶經過渥堆發(fā)酵,往往會做成磚狀或沱狀,不容易泡開,特別是有了一定年份的黑茶,需要沖泡幾次后味道才真正出來。通過煮茶可以讓其釋放內含物質,使茶湯更加醇厚,口感更加豐富。能和朋友一邊煮茶喝茶一邊聊天,乃人生一大樂事。

編輯

說到這我們會發(fā)現,適合煮的茶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老",有了一定年份的老茶,才更耐煮,煮出來的茶湯內含物質更豐富。煮茶不可用新茶,因為新茶內含物質活躍,容易造成茶湯苦澀濃厚,失去了鮮爽的口感。

編輯

最后需要注意,煮茶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煮3-5分鐘倒出來,留根續(xù)水后再煮,煮茶的火力也不宜過猛,水開了以后,最好用小火煮茶,這樣煮出來的茶湯口感更好。

編輯

適合煮的這些茶你都了解了嗎?你知道哪些茶適合煮?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本文為原創(chuàng),轉載須注明。

找到約151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