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邦威七子茶

找到約2條結(jié)果 (用時 0.014 秒)

茶知識:早期有關普洱茶的文獻記載

云南作為世界茶樹原生地

和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

有著悠久的茶葉種植和加工歷史

尤其是普洱茶

唐宋以來就享有盛名

因其對人體健康的有益作用

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早期的普洱茶歷史吧!

普洱茶歷史

普洱茶發(fā)展始于商周,產(chǎn)于西漢,傳于三國,商于唐朝,得名于明代,盛于清朝,衰于民國,享譽現(xiàn)代,復興于21世紀。

東晉常璩(347年)在其所著的《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周武王伐封,實得巴蜀之師……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卑褪癜ń袼拇ㄊ〖霸颇?、貴州兩省的部分地區(qū),故貢品中有云南茶。


又據(jù)《史記·周本紀》載,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8個小國討伐紂王,其中有濮人,他們祖居云南,是云南種茶人的始祖。故可以推測,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云南的濮人已經(jīng)開始茶葉使用了。


三國時期魏國的吳普在《本草》一書中記有:“苦菜,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鄙鲜鲇涊d中的“荼”即古“茶”字,茶最早為藥用和野菜使用。益州是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滇王歸附西漢后以滇池為中心設立的益州郡,包括今昆明、曲靖、玉溪、大理,普洱等州(市)的轄區(qū)。

晉·傅巽《七誨》敘述了當時各地的名特產(chǎn)品,其有“南中茶子”的記載,南中為漢代云南地區(qū),“茶子”就是成個或成塊的緊茶,說明在漢晉時期云南已生產(chǎn)緊壓茶,并且此種茶是與宛柰、齊柿、燕果、巫山朱橘、西極石蜜齊名的特產(chǎn)。漢史還有“益州上表貢茶千斤,茗百斤”的記載。史料說明,西漢時云南已產(chǎn)茶。

此外在瀾滄江中下游發(fā)現(xiàn)分布有大量過渡型、栽培型古茶樹,有的樹齡高達數(shù)千年,如鳳慶香竹箐3200年的野生型大茶樹、瀾滄邦威1700年的過渡型古茶樹和瀾滄景邁山栽培型的2.8萬畝古茶林,在今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一帶很早就有種茶的歷史。

普洱茶從漢晉時期就已成為云南民族經(jīng)濟生活的一項內(nèi)容,并且作為一宗地方特產(chǎn)已開始貢奉內(nèi)地宮中。

來源:新華國茶,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中國茶葉概略

中國西南是茶的原產(chǎn)地。最早發(fā)現(xiàn)于云南西南的古茶樹,一路向東南延伸,在自然與各民族先民的馴化培育下,逐漸演化為易于采摘和管理的小葉種茶樹。正是這些被人工管理的低矮茶樹上生長的鮮嫩芽葉,精制成中國的眾多名茶。

    中國主要茶產(chǎn)區(qū)及所產(chǎn)茶葉品種

    云南?。浩斩?、滇紅功夫等;

    安徽?。狐S山毛峰、祁門紅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浙江省:西湖龍井、武陽春雨等;

    江蘇省:碧螺春、金壇雀舌等;

    江西?。簭]山云霧、瑞州黃檗等;

    四川?。憾脶抑袢~青、蒙頂甘露等

    湖北?。憾魇┯衤?、峽州碧峰等;

    湖南?。壕姐y針、古丈毛尖等;

    福建省:鐵觀音、大紅袍等;

    海南?。夯鹕綆r苦丁茶、蘭貴人養(yǎng)顏茶等;

    廣東?。河⒌录t茶、鳳凰單樅等;

    河南?。盒抨柮獾?;

    山東省:泰山女兒茶、嶗山云霧等;

    甘肅?。禾m州三炮臺、康縣龍神等;

    貴州?。憾紕蛎狻⒆窳x紅、明前毛尖等;

    陜西?。鹤详柮?、午子仙毫等;

    廣西自治區(qū):凌云白毫、廣西紅碎、六堡茶等;

    西藏自治區(qū):察隅綠茶等;

    臺灣?。簝鲰敒觚垺|方美人、松柏長青等。



      龍井茶

      龍井茶,著名綠茶之一,產(chǎn)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帶,已有一千二百余年歷史。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因產(chǎn)地不同,龍井茶可分為西湖龍井、大佛龍井、錢塘龍井、越州龍井四種。除西湖龍井外,其它產(chǎn)地所產(chǎn)通稱浙江龍井茶,其中又以大佛龍井為勝。



     鐵觀音

      鐵觀音,烏龍茶的一種,原產(chǎn)于福建安溪。鐵觀音本是茶樹品種名,因適制烏龍茶,遂以其為茶品名。民間亦有“鐵觀音”一名為乾隆皇帝所賜的說法。臺灣所產(chǎn)的鐵觀音則是指以鐵觀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烏龍茶,原料可以是鐵觀音品種茶樹的芽葉,也可以是其他品種茶樹的芽葉。


      

大紅袍

      大紅袍,產(chǎn)于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其外形條索緊結(jié),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品質(zhì)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大紅袍極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巖茶之顛的禪茶韻味。



      普洱茶

      歷史上的普洱茶產(chǎn)于普洱府轄區(qū)。地理標志產(chǎn)品普洱茶國家標準的出臺明確了普洱茶的概念,即普洱茶必須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按照國家質(zhì)檢總局規(guī)定,普洱茶地理標志保護范圍是:云南省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臨滄市、昆明市、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和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等11個州市70多個縣所屬的639個鄉(xiāng)鎮(zhèn)。 


    

      野生型古茶樹

      野生型古茶樹在瀾滄江流域和怒江流域西岸均有分布,其樹型、葉片及繁殖器官等植物學形態(tài)特征相同,均屬于同一類型。普洱市境內(nèi)野生古茶樹主要分布于無量山、哀牢山和瀾滄江兩岸,海拔1800-2600米,多為散生在原始森林中,面積約5000公頃。全市各縣(區(qū))均有野生古茶樹資源分布,如鎮(zhèn)沅縣千家寨1號野生型古茶王樹(樹齡2700余年)和2號小吊水古茶王樹(樹齡2500余年);寧洱縣的困鹿山、雅鹿、爛壩箐等地的野生型古茶樹;孟連縣臘福黑山野生型古茶樹;瀾滄縣野生型古茶樹群落;其他如景東縣、墨江縣、西盟縣等均有分布。



      過渡型古茶樹

      過渡型茶樹既具有野生型茶樹的形態(tài)特征,又有栽培型茶樹的特性,是兩者之間的中間類型。瀾滄邦威大茶樹的枝葉、芽梢具有栽培型茶樹的特征,花、果具有野生型茶樹的形態(tài),為典型的過渡型古茶樹,在研究茶樹演化和分類上具有重要價值,是人類馴化茶樹植物實踐活動的“活化石”。 


      

栽培型古茶林

      普洱古茶山以瀾滄江為界劃分,瀾滄江以東有攸樂、革登、倚邦、蠻磚、莽枝、易武(漫撒)等古茶山,瀾滄江以西則有南糯、勐宋、景邁、布朗、巴達等古茶山。位于普洱市瀾滄縣的景邁山古茶林,今天仍然郁郁蔥蔥,枝繁葉茂,惠及著勤勞聰慧的布朗族、傣族等當?shù)厝嗣瘛?/span>



      現(xiàn)代茶園

      截止2017年底,全省茶園種植面積為620萬畝,茶葉產(chǎn)量38.7萬噸,綜合產(chǎn)值700多億元;普洱市現(xiàn)代茶園種植面積164.85萬畝,茶葉產(chǎn)量11.47萬噸,綜合產(chǎn)值達231.36億元。普洱市已成為全省茶葉種植面積最大、茶企業(yè)和茶產(chǎn)量最多、茶文化最豐富、茶科研能力最強、投資環(huán)境最優(yōu)的地區(qū)。


     

世界茶源

      在2013年國際茶業(yè)大會·第八屆中國云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第十三屆中國普洱茶節(jié)上,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于普洱市“世界茶源”稱號,進一步確立了普洱市作為世界茶源的地位。


找到約2條結(jié)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