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06年普洱茶進北京的價格

找到約5條結果 (用時 0.056 秒)

普洱茶名山古樹發(fā)展史(1993-2022)中

為什么要寫這段歷史

名山古樹發(fā)展史已經發(fā)布了一期,觀者寥寥。我為什么要花那么多時間精力,來做這樣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呢?

(相關鏈接:名山古樹發(fā)展史(1993-2022):上)

冰島老寨的純古樹今年的茶山原料價格在大幾萬一公斤,而九十年代最高不過幾塊錢一公斤,還很可能賣不出去。不知大家想過沒有,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一件東西的價值可以翻上萬倍,這是在藝術品和古董市場都很難見到的現象,而且這既非藝術品,也并非古董,而是每年都在生產的農產品,這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商業(yè)、經濟邏輯,其實非常值得人們思考。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了解這些歷史,我們才會明白:普洱茶從哪里來,又要向哪里去,名山古樹認知如何形成,未來的機會又在哪里。后只有搞清底層邏輯,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這個行業(yè),才能有真正的突破和發(fā)展。

梳理歷史,其實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目的。這一段的歷史,在我看來,極大程度的被懷著各種目的人士扭曲了。一個充滿商業(yè)活力和文化趣味的行業(yè),也是一個充滿各種潛能的行業(yè),時常被各種各樣的迷霧籠罩,讓人看不到真相。

在我心中,那些真正扎根茶山辛苦年復一年追求品質的茶人,那些一杯一杯沖泡,不厭其煩向陌生茶友普及古樹普洱品鑒的小店主,是真正打造普洱茶文化品牌的英雄。而他們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

他們先是面對大廠的打壓,后來打壓不住,資本選擇進入,以廉價原料來侵占名山古樹的品牌紅利。這些處于資源弱勢的愛茶人沒有被打倒,靠著忠實茶友的支持和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傳播突破圍剿堅持下來。而現在,直播間里很多主播又開始新一輪的血洗,用劣質茶、造假茶來收割真正愛茶人多年積累的名山古樹品牌聲譽,很大程度破壞透支了普洱茶的潛在消費市場。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尸骸”,這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我不奢望逆轉時代的趨勢,但是力所能及的揭示真相,讓更多的人了解,促進這個行業(yè)健康的發(fā)展,這是可以做的。我并非悲觀主義者,所謂事在人為,當你看清了真相,才能有更積極的心態(tài)來追求一個更好的世界。

第二章

普洱茶“泡沫”與名山古樹概念的興起(2000-2008)

1.老茶傳統的衰落

上次提到,無論是選擇產地,還是發(fā)現古樹,在九十年代末的易武都有了一點萌芽的意味。但是我們要清楚,那個時候主流的觀念仍然是所謂的“存新茶,喝老茶”,或者“喝熟茶,存生茶,品老茶“。香港、臺灣人進入云南做定制茶,當時還沒有名山古樹的觀念,動因更多的是為了推廣老茶,同時存一些新茶作為補充而已。

老茶這件事,說起來比較復雜,不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題。我簡單的說幾件事,幫助大家看清本質,來理解這個傳統。如果你足夠聰明,看這些也就夠了。

第一件事

普洱茶在成熟的消費市場香港,是一種日常消費品,作為一種日常消費品,一般的商家并沒有長期存茶的理由和動力,你要說為了口感考慮,存幾年還有可能,最多十幾年,要是存幾十年以上就說不通了。早年老茶不值錢,長期庫存成本要高于茶本身的成本,何況還要考慮資金流轉問題。這就決定了,真正的老茶只可能是在偶然的情況下作為例外存下來的,市場是不可能有存量的。慢慢有一點存茶意識,建立大宗的“公倉”,還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那也完全沒可能做幾十年跨度的存茶規(guī)劃。

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香港南天公司的周勇提到,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市場,他只看到過一餅宋聘,被人鎖在玻璃柜里,拿出來看看都不讓。請注意,這個并不是一個普通消費者,而是香港最大的頭盤商,也就是香港普洱茶資源最強大的公司的搜尋結果。楊聘會更多一點,但也奇貨可居,真實情況如何大家自己分析。

第二件事

普洱茶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其實一直有系統性做倉造仿老茶的傳統。什么叫系統性,就是并非個別人鋌而走險,而是行業(yè)內約定俗成。就跟你去景德鎮(zhèn)樊家井買個雞缸杯一樣,是假的嗎?當然是。但是這是圖一個樂,業(yè)內人也都知道,并不算什么過分的行為。

被有些人推為所謂熟茶教父的盧鑄勛,其實就是當時做倉的技師之一。當然我們沒必要苛求前人,當時市場環(huán)境就是這樣,做點仿老茶不算什么事兒。盧老是個中高手,但變成熟茶教父就言過其實了,因為渥堆是普洱茶古已有之的傳統,解放前的茶莊,解放后廣東和香港也一直在做,是個漸進演化過程,談不到是誰發(fā)明的。

這方面大家可以看一些香港老茶人訪談,講香港做倉(包括蒸、渥堆,再入倉,老輩人稱“焗倉”)的文章,盧鑄勛自己就說做過很多同慶號。但是老茶流入臺灣以后,這個問題就復雜化了。

因為誰也沒想到后面會有那么大的市場在那里。

普洱老茶真真假假難以考證,臺灣人剛開始不太了解,后來或多或少還是知道一點。包括鄧時海當年寫《普洱茶》,這本書最主要的價值在于初步建立普洱茶品鑒體系,以及推廣普洱茶的存放轉化,具體的資料有些也是經不起推敲。

這方面我們也不能苛求鄧老師,一個是他當時可能確實不太懂,掌握資料也很少,本來找了一個很小的出版公司,準備隨便宣傳包裝一下,把茶賣了就完事兒了,時風如此,這種在當時臺灣的商業(yè)宣傳書籍中也不算過分。誰成想后面有這么大的影響,成為普洱茶的經典,開放初期大陸人又那么實在。說出去的話還能改,白字黑字也改不了了,已經架到那么高的位置上,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了。

所以看臺灣人寫的老茶書籍,最好結合云南吳疆老師的書一起服用,陰陽搭配,效果更佳。不過提醒一下各位,吳疆老師的書看多了容易正義感爆棚,可能會有馬上揪出兩個老騙子痛扁一頓的沖動,這個倒沒必要,各有立場和貢獻,澄清真相就好。

關于老茶的鑒定,其實并不難,幾個簡單的常識性的原理就能搞定,這里就不公開發(fā)表了,感興趣可以私下交流。

老茶的背景大致介紹到這里,不管多么復雜的背景,我們需要看到本質:老茶很可能是假的,但是高端消費的市場是真的。從開始有存茶習慣到沒有達到足夠年限之前,老茶庫存是不斷減少的,而消費市場卻是不斷擴大的。

這導致兩個結果:

第一根本沒有那么多老茶來滿足這個高端消費市場,不要說寥若晨星的真老茶,就算把香港上世紀所有的造假老茶全拿出來填這個市場也是杯水車薪。所以我們后來看到,在07之前,假老茶,而且是那種非常低的低仿假老茶是鋪天蓋地的,一度有媒體報道市場上95%的老茶都是假的,這種現象注定無法長久。

第二就是這個市場需求必須由別的產品來填補,這是整個普洱茶市場傳統轉向名山古樹的根本動因。

而隨著中期茶存留逐漸增加,喝老茶傳統在最近幾年會有一個恢復的趨勢,但藏養(yǎng)的問題不解決,還是成不了氣候。最終要等到科學藏養(yǎng)普及,對老茶評估形成規(guī)范,才有可能徹底成為市場的主流,這個還需要一定時間。

2.

世紀之初的名山古樹認知

我們回到我們的主題,名山古樹。

在世紀之交的時候,云南整個普洱茶的格局并不復雜。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先是省茶司內部實行部門承包制,后來各大國營茶廠改制,原來的一些原料廠商也紛紛改制為公司,原來系統內的一些人也紛紛出來成立茶企。普洱茶這盤棋就活了。

比如1998年,瀾滄縣茶廠改制為瀾滄古茶公司,1999年鄒炳良、盧國玲創(chuàng)立海灣茶業(yè)(老同志),2001年黎明茶廠開始生產八角亭,2002年原來勐海茶廠的阮殿蓉創(chuàng)立六大茶山,還有后來董國艷、譚梅等等都紛紛自立門戶,一直到2004年大益被收購,這些企業(yè)奠定了世紀之初的云南普洱茶企的格局,形成了所謂大廠傳統,一直影響至今。

這些茶企受原來國營茶廠傳統影響,對名山古樹并沒有多少意識,提到山頭主要是這樣一些:一個是臺灣茶人大力推廣的易武,以及古六大茶山,這些是當時一線的名山。在勐海來說,較早為人所知的是南糯山,班章差不多在世紀之交也在茶人內部有了名氣,其他山頭村寨基本無人知曉。在版納之外,瀾滄的景邁小有名氣,臨滄茶有名的是勐庫,而且只到勐庫這一級,下面村寨不為外人所知。

大家對山頭的認識很模糊,無法想象后來茶的價格和山頭有這么密切的聯系。前面說到的這些茶廠打著山頭包裝的所謂山頭茶,其實原料也很難說清。

就我個人在茗壽堂的品鑒,大致情況是這樣。比如易昌號、順時興這些茶號世紀之交的茶,喝起來是老易武原料的感覺。雙江勐庫(也就是后來勐庫戎氏)早期的茶也有明確的勐庫風味。何仕華的老景邁也是景邁味。至于當時打著古六大茶山或者班章的大廠茶品,很多并沒有明確的產地風格,有的應該是臺地原料,品鑒價值不高。這里面性價比高一點反而是勐庫的茶,尤其有些2000年前后的干倉勐庫活力十足,比易昌和綠大樹更驚艷,這要詳細探討涉及到工藝的問題,后面再說。這些僅代表個人觀點。

這個時候對古樹的認知也很模糊,更沒有后來樹齡滿天飛的情況。在包裝方面,有兩個概念其實比古樹更常見,這也是很大程度受臺灣茶人影響。不過今天看來,這兩個概念都是誤解。

一個是“喬木”,嚴格說,這是一句廢話。普洱茶都是喬木。但是鄧老師當時對茶學不太懂,認為只有古樹是喬木,把喬木作為好茶原料的一個特征。很多茶廠也因此把喬木印在包裝。

后來隨著一些專家現身解釋,大家慢慢知道普洱茶都是喬木了,但是卻帶來另一個后果,那就是喬木這個概念的貶值,在2010年之后,喬木茶或者小喬木很多時候指的是放高的小樹茶,甚至就是臺地茶。實際上,小喬木在科學上可不是指的比較小的喬木,而是樹形的概念,感興趣可以看茗壽堂之前文章。

另外一個誤解是野生茶。當時臺灣茶人把生態(tài)環(huán)境比較好的,人為干預很少的茶園稱為野生茶。這當然不是野生的,最多只能稱為野放茶。真正的野生茶討論起來比較復雜,有植物學和生態(tài)學等不同的角度,所以才會有栽培的野生茶和野生的栽培茶等復雜的概念,這些要到很晚大家才會意識到,而且直到今天大多數人還是搞不清。如果真想搞清,就花點時間讀一下我之前的文章《關于野生茶,看完這篇文章,超過99%茶人。》(點擊)


這就是當時的主流認知,為什么先談認知,認知決定格局。我們說名山古樹是本土原生的新傳統,而并非是臺灣茶人引入的觀念,道理也在這里。

3.

從易武到勐海的轉向,三重邏輯

前面說了,普洱茶最早復興的名產地,就是易武。世紀之交,隨著易昌號、綠大樹、順時興、綠星星等一大批易武茶產品的出現,普洱茶產區(qū)的重心也悄悄發(fā)生了變化,以班章為代表的勐海茶逐漸站到舞臺中央。

我們以這個為例子,來看看產區(qū)熱點變幻的邏輯是什么?

除了表面的邏輯,比如勐海有好的資源之外,我們更要看到背后的三重邏輯。

第一,人才邏輯

茶的背后是什么?是人。原來老茶企出來這批人,版納之外勐庫、瀾滄、保山之類的不算,主流的人才最熟悉的原料產區(qū)就是勐海。尤其是勐海茶廠這一系的人才,逐漸發(fā)展成為以勐海原料為基礎的第一批私營茶企,那首選的原料來源肯定也是勐海,因為對產地熟悉嘛。

光是熟悉還不夠,我們還要看市場的需求,畢竟逐漸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

第二,風味邏輯

市場導向的背后是風味的偏好。我們知道當臺灣人進入易武開始吹起易武古六山這波風氣的時候,很多過去老茶企的人是有點不理解的。因為在他們看來,易武茶偏淡,勐海茶滋味更足,為什么要選易武茶?說不通?。?

這其實已經進入風味偏好的范疇。過去老茶企用勐海原料生產青餅供香港也沒有問題,生產熟茶也沒問題,為什么臺灣人喜歡易武茶?當然老茶很多原料是易武的,這個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隨著后來更多的茶山被開發(fā),臺灣人仍然對易武情有獨鐘,這確實和偏好有關系。

風味偏好,看似是一個很玄妙的問題,其實也沒那么復雜。我們看一個地方風味偏好:風格看歷史形成的基礎,品味看經濟發(fā)展階段。

什么意思,以臺灣為例,前面說了,臺灣所謂的茶文化,主要是兩個傳統,一個是閩南烏龍茶的傳統,所以普洱茶剛進臺灣時,品嘗了宋聘之后還是要買黎山烏龍。另一個是日本清茶傳統。無論哪個傳統,都是重香氣層次的,和重滋味湯感的香港傳統有所不同。

我們后面看冰島為什么能在價位上輕松超過班章,除了產量,更為重要的還是習慣喝花茶的北方市場和習慣喝綠茶的長三角市場被打開,人們更喜歡滋味鮮爽甜美的風味。這和早期珠三角偏愛的布朗山系的滋味雄強是有很大不同的。

這是歷史形成的口味偏好,這個其實很難短時期轉變的,就算你品牌很強勢,能做的事也很有限,扭轉不了大趨勢。即便冰島再貴,很多廣東的老茶客還是更喜歡班章。

  

條索漂亮的老班章干茶

那經濟發(fā)展階段決定品味又是什么意思?

這個主要是指品鑒的粗細。當人們還在為溫飽奔忙,茶葉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農產品。經濟發(fā)展了,溫飽解決了,慢慢能靜下來喝杯茶了,這個時候開始關注香氣滋味了。再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有了社會交往和享受生活的需要,那就有更細致的茶文化,香氣的層次,滋味的風格,湯水的細膩度飽滿度等等概念才會有市場。

在世紀之交的時候,臺灣和大陸顯然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而易武茶重新受到重視,贏來新一波高峰,還要等到十幾年后,我們的經濟發(fā)展到相應的階段。而當我們的經濟發(fā)展超過當時臺灣的時候,也就迎來了名山古樹新的發(fā)展階段。

這么看好像這個問題已經很明白了,不,其實背后還有第三重邏輯,這個邏輯其實比前面兩層更重要,也更隱秘。如果真的懂了這個邏輯,看名山的興起輪轉,如觀掌中果,有機緣了我會專門展開講,這篇文章點到為止。

第三重邏輯:產區(qū)邏輯

這個邏輯是什么呢?我們回到茶樹本身。

如果聽過我茶山風水大格局講座的茶友,可能會知道,雖然都是古樹茶,所謂江內茶,也就是易武古六山茶,和江外勐宋、布朗山、格朗和這些勐海茶,有著本質的不同。

江外勐海茶,雖然也是群體種,具體說當然也有差別,甚至還有少量小葉種,但是風味相對趨于統一的風格,這也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勐海大葉種的基本印象。比如帕沙帕真和布朗山茶,樹種差異沒那么大,更多的是風土差異。

而江內易武和古六山茶的復雜程度要遠遠高于勐海茶,多次的移民,多次的樹種融合,不同的養(yǎng)護方式,包括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了勐臘茶山小產區(qū)林立,風味復雜多變的特點。

古六山一處茶園

這兩種不同特點,你說孰優(yōu)孰劣?談不到優(yōu)劣,要看誰更“得時”。

回到世紀之交,那個時代茶企需要的是打造品牌,按那個時代的邏輯,打造品牌就要有拳頭產品,然后通過傳統媒體進行廣告宣傳,這一切的前提是這個產品要有量,要有鮮明而穩(wěn)定的風味。

要有量,要有相對統一的口味風格,又要和當時的經濟發(fā)展階段結合,哪個產區(qū)更有優(yōu)勢,一目了然。集中依托勐海在當時必然是一個大的趨勢,這是勐海崛起成為普洱茶第一縣的基礎。而易武復雜多變的特點成為優(yōu)勢,還要等到移動互聯時代興起才逐漸重回巔峰。

這是背后大的邏輯,我們做茗壽堂古樹茶山數據庫的過程中,還發(fā)現了很多特別有趣的因果關系,我們看名山成名與價格似乎有很多偶然因素,但背后其實有其物質基礎,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4.

普洱茶話語體系的構建

如果能看到這一段,應該是普洱茶的真愛粉了,既然是真愛粉,我們就再探討一些平時看不到的,深入一點的東西。

普洱茶行業(yè)向高級發(fā)展的最大瓶頸是什么?這個很多人會說這個原因那個原因,都有部分的道理。在我看來最大的瓶頸是話語體系沒有成功構建。

這個邏輯很簡單,咱不管金融茶那些,也不管只能用來解渴的飲料,我們討論的是像葡萄酒、威士忌或者精品咖啡那樣范疇。我們如何判斷一種風味的價值?一種味道是值10塊錢,一千塊,一萬塊還是十萬塊?誰說了算?

這個是非常玄妙的事兒,但是有一個基礎,就是要有一套話語體系。

有了話語體系,我們才能建立品鑒體系,才能對一種風味做出評估,這樣才能有一些共識。品鑒體系決定價值體系,而這個話語體系是品鑒體系的基礎。

在我看來很多吹的神乎其神的大廠中期茶,品鑒上根本就是不及格,但是不影響賣很高的價格,在會所里面成為zb神器。為什么,因為沒有人能準確的評估它的價值。

你說這還不簡單,咱們建一個啊。還真不簡單,因為你拍腦袋想出來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認,張三有張三的說法,李四有李四的說法,咱們這片土地本來就缺乏公共空間,茶人相輕,很難達成共識。你真要看到很多人推一套體系,那很可能是微商來了,我們反而要警惕了。

我們反過來看葡萄酒,雖然有很多不同的打分體系,但是基礎的話語體系是有共識的,你可能說羅伯特帕克給新世界的某款酒打分高了,但是他說的基本語匯和偏好舊世界的品酒師沒有本質不同。對同樣一款酒,可能不同評酒師評分不同,但是大趨勢還是一致的,好東西就是好東西。

但是普洱茶并沒有這樣的話語體系,兩個人就茶氣爭了半天,才發(fā)現你說的茶氣和他說的茶氣根本就不是一個茶氣,這怎么玩啊。

這種局面下,誰最得利?當然是誰最能忽悠誰最得利啊。反正你也不知道樟香、煙香、藥香是什么,這些味道是好是壞?是高級還是低級?還不是我隨便說。

鄧老師的《普洱茶》那么多人批評,商業(yè)動機明顯,歷史信息錯亂,也沒有多少科學性可言。這些我都知道,但我認為目前為止還算是普洱茶的第一書,因為書中總結的那套并不完善的話語體系,至今仍然深刻的影響著普洱茶的品鑒啊。

很多人看不到,這背后才是驚天的關捩所在,一種味道的價值誰來確定?這才是行業(yè)的本質。能玩到這個層面才算是真正的高人。無論是你直播間炸福利賣出天量,坐莊玩金融茶輕松收割,不管你賺多少個億,和這比起來還是太low了。

在這篇文章里提到這個問題,是想說,普洱茶新世紀興起的時間,面臨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的劇烈變化,沒有足夠的時間沉淀出這套話語體系。

我們知道在新世紀的頭幾年,大家交流的公共空間是一個稱為論壇或者BBS的平臺。這對于普洱茶行業(yè)形成一些基礎的共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當時上網的人數總體不多,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能進行一些比較深入的討論,這些其實是非常好的條件,也是現在不具備的條件。

當時的三醉齋,茶語清心等等論壇,雖然爭論激烈,但爭論其實是不怕的,如果大家都是真誠的,即使最后達不成共識,至少對問題逐漸深入還是有好處的。

怕的不是爭,怕的是假。

現在你讓我看某博熱門,就跟看看某寶買家評論一樣,非常好笑,好一點的人工智能寫答案都比這些評論有意義。中國的公共空間大抵如此,現在某音慢慢也有這種趨勢了??赡苡械娜撕軡M意,覺得這種公共空間很穩(wěn)定很好管,其實社會的信任成本非常高,背后蘊藏著很大問題,我們不去展開。

隨著公共空間不斷被擠壓,隨著更多的私心,更多的水軍進入論壇,也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這些普洱茶公共討論空間逐漸沉寂,普洱茶也錯過了一些重要共識的形成。

有一種說法,說是這些論壇把所有普洱茶的問題都討論完了,這當然不至于,在我看來很多重要的問題不僅在當時,即便到現在都還沒有提出和討論,在當時的認知水平下,怎么可能都討論完了呢?但是討論的平臺沒有了倒是真的,這才是最大的遺憾。

再加上后來古樹茶品牌本身就十分分散,各自為戰(zhàn),各個品牌的粉絲茶友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大多停留在商業(yè)概念層面,對品鑒的一些本質性問題很少能深入。

這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這也是名山古樹沒法復制葡萄酒精品咖啡路徑的重要原因(還有其他原因),在話語體系方面,普洱茶一直缺少扎實的基礎。但還是那句話,事在人為,后面我們會看到時代賦予另一條路徑的可能。

有時還是會懷念那個比較純真的時代,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可以依靠頭腦和雙手,挑戰(zhàn)所有的權威,只為求得一個真相。不過商業(yè)大潮如此洶涌,人們的目的不再單純,曾經的屠龍少年,發(fā)現自己漸漸滿身鱗甲,一個時代落幕已無可挽留……

5.

被誤解的普洱茶泡沫——表象

稍微了解一點普洱茶的老茶友都聽說過2007年的普洱茶泡沫,但其實這里面有很多誤解,至今沒有任何一篇文章徹底澄清。今天我們借這個機會來做一個深入的梳理。

這個問題如果不澄清,幾乎一樣的錯誤會不斷上演。如果真正理解了普洱茶的泡沫,就會對名山古樹的興起,以及現在整個普洱茶行業(yè)的格局一目了然??此仆耆煌钠髽I(yè)和經營理念,如果我們一點點的溯源,都會在那一年相遇。

關于普洱茶泡沫的過程,我們要想真正理解,要避免兩種膚淺的思維。

一種是以某主流媒體為代表的,完全依照自己的想象,不去了解具體的市場、背后資金流向和商業(yè)邏輯,當成簡單的炒作牟利最終泡沫破滅的故事??梢哉f是新聞報道的一個反面教材。

這種不去了解真相,純靠想象編故事的報道導致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該媒體在07年過后,幾乎每兩年都說一遍普洱茶泡沫的故事,都說即將破滅。而名山古樹卻一路上漲,翻了十倍至幾十倍,把臉打的越腫越高。所以當時流行一句話:“某視一說茶,普洱就發(fā)笑?!边@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些報道是否別有目的。換句話說,操守和智商至少有一個不在線。

還有一種是網上流行的陰謀論,說這些泡沫完全由幕后黑手操縱的。陰謀論說出了部分的事實,早期市場的快速拉升的確很大程度是由莊家操縱的。但這只是開始的動因,后面的發(fā)展就不能簡單的用陰謀論來概括了,那會錯過最精彩的部分。當我們看清整個時代大潮,才會發(fā)現,所謂的莊家也只不過是其中幾朵浪花而已。

這些目前大家看到的分析,都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普洱茶市場其實是需要細分的。就普洱茶泡沫破滅這個事件來說,我們需要分成三個不同的市場:

老茶

新茶通貨(大廠和小廠)

古樹茶(名山和非名山)

我們先從一個一般群眾的視角,來看新世紀最初這幾年普洱茶市場的基本狀況是怎樣的?都發(fā)生了哪些大事?然后我們再看這背后,三個市場究竟是如何運作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又有哪些延續(xù)至今的深遠影響。

時間回到世紀之初,普洱茶肯定是當時風頭最勁,爭議最大,發(fā)展最快,市場也是最混亂的茶。

第一個特點是——“亂”

混亂到什么程度?缺乏產品標準,也沒有后來的QS認證,老百姓缺乏基本認知,完全不辨真假,有的媒體說,當時市場上的普洱茶95%是假的(這篇報道說的是北京馬連道,各地其實差不多)。假老茶,假品牌茶滿天飛。如果我們看現在存留下來的大量老茶,比如某寶上隨處可見兩百元就可以買到的99易昌,這個說法可能還真不算太夸張。

當然這個是一個行業(yè)發(fā)展初期正常的現象,標準可以慢慢建。03年《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標準》(DB53/T10-2003)是普洱茶的第一個地方標準,06年云南省地方標準《普洱茶》(DB53/103-2006)和《普洱茶綜合標準》(DB53/T171-173-2006)真正區(qū)分了生茶和熟茶。直到08年《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GB/T22111-2008)頒布,普洱茶的標準才算正式確立下來,并沿用至今。

第二特點是——“火”

關于普洱茶的熱點事件和拍賣層出不窮。當然離不開資本背后推動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比較重要的拍賣包括但不限于:

2002年廣州茶博會,茶王宮廷普洱茶(古普洱茶業(yè))100克拍了16萬元(當時的人是真敢玩啊,這個是有背景的)

2004年魯迅許廣平舊藏普洱茶膏3克拍至1.2萬。(這個說是來自周海嬰,剩余的被捐給故宮博物院,有朋友質疑其真?zhèn)?,其實涉及到清代茶膏工藝與現代的不同,如果感興趣可以找時間討論)

2005年廣州茶博會,德利茶業(yè)50克陳年普洱被拍至13.8萬,興海茶廠班章熟餅8.8萬(這個拍的也很直白)。

2005年馬幫進京,張國立捐的一桶茶拍了160萬(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是慈善拍賣,捐給希望工程的)

2006年昆明普洱茶博會,瀾滄古茶宮廷散茶100克22萬(這個是瀾滄古茶0085原料堆篩的宮廷)。

2007年深圳茶博會,鳳慶錦繡茶祖499克拍了40萬(從此以后茶組開啟了隔幾年拍一次的模式,每次成交價上漲幅度精確吻合國家GDP上漲幅度,還是茶祖給力。)

這些拍賣具體怎么操作就不說了,但是制造熱點話題的效果是很明顯的,老百姓街談巷議的氛圍是到了,都知道普洱茶值錢,這就夠了。

這里面有幾件事值得單獨說說,一個是05年的馬幫進京,43位趕馬人和120匹騾馬組成的“馬幫”從普洱縣(今寧洱)出發(fā),經過80多個縣(市)行程4000多公里,于10月9日到達北京。這個今天看起來有點莫名其妙的活動,當時的影響力是非凡的,相當于現在連續(xù)多天霸榜熱搜級別的營銷事件。多年后當我和當事人聊起這段往事的時候,他們還是充滿自豪。

后來其他地區(qū)、其他單位也都把馬幫搞起來了,包括大益的“大益天下”等等。而且目的地也不限于北京,全國各地都走起來,掀起一波馬幫普洱熱潮。甚至直接殺到福建,風頭太猛,把主場的烏龍茶都打的措手不及。

所謂人紅是非多,就在馬幫還在路上的2005年七月,豬圈發(fā)酵普洱茶的報道新鮮出爐,給普洱茶熱鋪了一盆冷水。這個報道本身疑點很多,用豬圈也毫無必要,但是傳播開來還是讓普洱茶市場出現了短暫的危機。當然這個報道雖然吸引眼球,卻沒抓住要害,真正的要害是普洱茶造假的產業(yè)鏈。不管怎樣,政府和媒體緊急公關,澄清真相,普洱茶繼續(xù)高歌猛進。,

后面還有什么哥德堡號帶普洱茶環(huán)游世界,故宮貢茶回鄉(xiāng)等等活動,總而言之,用那個時候的話說,就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第三個特點是——“熱”

這里指的是大量公共資源和媒體資源的傾斜。

一件標志性的大事,就是思茅市改名為普洱市。要說這件事兒的源頭還是在普洱茶文化學者黃桂樞這兒,很多人不知道老爺子早在2001年就給領導提出更名的建議。但當時茲事體大,輕易大家也不敢動這個念想。后來隨著普洱茶越來越火、05年某著名的新市長上任,這件事在2005年的兩會就報上去了。最終在2007年4月8日正式更名成功。

更名這件事怎么說呢?從歷史來說,當然也有根據,不能算是捕風捉影。改名字確實給普洱市在普洱茶領域帶來極大的先機,當時的風頭壓過版納,臨滄、保山更不用說了。但市場這個東西自有其底層邏輯。雖然在政府、學者、媒體各個方面,普洱市的天團當時都是碾壓式的存在,但是無論在名山古樹還是企業(yè)品牌的發(fā)展方面,普洱市后面都有些乏力,天、地、人、時自有道理,這個有時間再和大家分享。

媒體資源投放也是巨量的。央視的專題就做了好幾個。

在《瘋狂的普洱茶》專題報道中,主持人的開場白說:如果有人問2006年什么飲料最火爆,我想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會驚人的一致——那就是普洱茶。

紙媒不多說了,我們簡單看一個圖。

請注意,這只是部分報紙在07年上半年的宣傳。你要是做媒體的,不和人聊聊普洱茶,給人感覺太不專業(yè)了?!度搙w周刊》在2006年也出了一期“茶葉極限”???,雖然捎帶著說了說龍井鐵觀音,但明眼人知道,還是沖著普洱茶來的。


在2005年2月,《云南普洱茶》雜志出版發(fā)行(春夏秋冬那本),2006年8月,《普洱》雜志正式創(chuàng)刊(原來是《思茅文藝》),由思茅市政府主管,市文聯主辦。后者漸漸成為普洱茶領域最為專業(yè)的紙媒,直到今日還在發(fā)揮其影響力。而臺灣的《普洱壺藝》隨著老茶市場的萎縮,在大陸市場的影響則漸漸下滑,現在已少有人知。

最后再簡單看一下一般人看到的普洱茶泡沫的崩盤是怎么一回事。

前些年逐步攀升姑且不論,在2007年的春茶季,茶價上漲的幅度和速度都達到驚人的地步。比如標桿茶下關甲級陀,原來是每公斤幾十元,在春節(jié)過后就是百元起步,4月初漲到300元,4月中旬達到高點接近400元,然后在4月底轉頭向下,不斷下探,五月六月一直跌去80%才穩(wěn)住。大益7542的幅度沒那么大,也被腰斬。

這就是當時一般人眼中看到的普洱茶泡沫,接下來我們來說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6.

被誤解的普洱茶泡沫——真相

首先我們來看,是不是真的有莊家操縱,從早期來看,答案是肯定的。這個證據非常多,我們后面慢慢會提到。簡單的說一點,在此之前,臺灣已經有過兩次類似的炒作和崩盤過程。分別是1993年的紫砂壺崩盤和2000年前后的普洱茶崩盤。都經歷過兩次了,套路清晰,經驗豐富,這些人會沒有想法?

實際上,世紀之交,臺港資金進入云南,都是帶著想法來的。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有一些茶人還是懷著復興普洱茶的美好愿望進入的,這個也不矛盾。這些人一開始主要的思路是復制臺灣模式,就是炒老茶。

具體操作的路徑是怎樣的呢?

首先認知還是第一位的:灌輸普洱茶是老的好,新茶需要存很多年才能喝。我們前面說了,當時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存新茶,喝老茶”,第二種“存新茶,喝熟茶,品老茶”,第二種說法更是把老茶推向一個更高層面,是茶中的奢侈品。

這里面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以當時的認知,新茶至少要放十幾年才能喝,這固然會進一步推高老茶的稀缺性,短期內沒有競爭。但實際上這個時間周期拉的太長,不利于行業(yè)的發(fā)展。如果這個認知不能調整,那后面就會步入死局。名山古樹也正是從這個地方破局的。

第二點就是對老茶進行系統性的掃貨,為什么說是系統性的,當時派到南各地收老茶庫存是有團隊和分工的。由于云南本身這部分庫存也不算大,價格便宜,實際上沒有年份太久的,只要年份早一點的都盡量收,06年之前老茶就可以達到基本控盤。新茶背后的資本和操作路徑要復雜一些,后面再說。

還記得前面說的陳國義辦茶藝樂園,一直負債經營壓力山大嗎?真正的轉折發(fā)生在2005年2月,一個神秘的電話打給他:“陳先生,聽說你的倉庫有一批生普,賣不賣???”陳國義激動不已:“賣,賣啊,你快來看吧?!?/p>

這說明什么,說明老茶掃貨已經進入后期接近收尾。因為香港存期十幾年的7542成本相對于前幾年他們在云南的收貨價高得多,陳國義從200元一直賣到250元,最后基本清盤。掃貨承受這個成本,意味著要有高得多的追求。

當然這也說明陳老師是真正的做茶人而非操盤者,因為他本來就是憑著一腔熱情從別的行業(yè)半路殺進來的,和原來圈子里的人并不熟(要熟就沒有88青了)。

每一個行業(yè)都有面子,有里子。面子看似風光,卻也容易招口舌是非,還不一定賺錢;里子不為外人所知,卻是真正的主導者。為了做茶,能付出那么多,承受那么大壓力,不管怎么說陳老師是值得做茶人尊敬的。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時間節(jié)點,我們還得引入一篇奇葩的論文:《普洱茶市的逼倉機理分析》,很難想象這居然是華中科技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作為一篇論文,此文學術水平差強人意,但是對普洱茶泡沫的分析,足以吊打各類主流媒體的報道,是目前看到最靠譜的一篇文章。

我們借用一下這篇文章里面的一個圖表

我們可以看到,畫紅圈的2005年初,正是處于吸籌的后期,后面進入了快速上升的通道。當然這個圖表里面的7542不是針對老茶,但是也可以說明當時整個市場的資金動向,到了后期老茶和新茶出現了聯動。

如果單純看老茶這個細分市場,還是比較簡單的套路操作,吸籌,拉高,出貨,一目了然。

但是當時的人并沒有理解,大陸是多大的一個市場,那些年又是多快的一個經濟發(fā)展速度,更看不到后面08年金融危機,4萬億救市等等一系列事件發(fā)生。對真正有價值的老茶來說,換成錢可能反而是最不值錢的選擇。

所以當時賣掉老茶的人只是以套路牟小利,和未來比,都還只是山腳下就離場了,戰(zhàn)術上小勝,戰(zhàn)略上大敗,說不后悔那是假的。

這部分資金對老茶的操作,對市場主要是啟蒙作用,更多資金的主戰(zhàn)場是在品牌新茶。新茶的操作則是和經銷商體系密切相關的。具體怎么操作,大家可以直接去問大E的一級二級代理,如果被人轟出來,你可以去看前面那篇《普洱茶市的逼倉機理分析》。

簡單說,某品牌一級二級代理在這次風波中,都能全身而退,真正把貨砸在手里的都是零售商和散戶。甚至有的高級代理反而是因為這場泡沫完成了原始積累,后來利用手中的資金和這次炒茶的經驗去另開一片堂口,以至于后來有的品牌,不管怎么宣傳,你提鼻子一聞,就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對于茶廠來說,是福是禍完全看經營者關鍵時刻的決策。一般來說,只要代理體系設計合理,其實風險是可以早就通過代理保證金和提前布局分散掉的。大E07年初一級代理(全國46家)的保證金3000萬,一級代理風險大嗎?也不大,可以通過二級代理分散,所以這個風險是逐級分散同時逐級遞增的,越到末端,風險才越大。市場好的時候,這些代理是不用投入實際資金,拿張包裝紙就能向下線收預付款的。

出問題的茶企,主要是在2007年春茶原料暴漲的時候,沒看清局勢,高價搶著囤積原料造成的。

那個時候茶山的原料暴漲,收還是不收?這是一個問題。如果你按照過去的思路,做產品的沒有原料怎么行,以為反正做好產品能賣高價,咬著牙集資貸款也要收,那你不死也要脫層皮。下關元氣大傷,滇紅資金鏈差點斷裂,倒下的小廠更是不計其數,我前些年在有的茶山,還能看到當年某大企業(yè)因為還不了茶農和料頭的賬抵在茶山的大量貨品。

人和人真的大不一樣,我們還是看大E,非但沒有傷到分毫,反而一下子容光煥發(fā)了。第二年(2008年)就5000萬拍下央視黃金廣告位,又加大投入建北京大益茶文化中心,增加很多直營店,活動一個接一個搞的風生水起。你說為什么?據吳老板自己說是因為前兩年收料比較多,07年看原料價格高,就基本不收了。

你說先知先覺也好,玩金融的有這個敏感性也罷,反正事實擺在那里,你們自己分析。就像《教父》里說的:

“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直到今天,放眼望去,明白人還是寥若晨星,韭菜依舊茁壯,割與不割,不過是游戲而已。

實際上所謂普洱茶泡沫的崩盤來得如此迅猛,和當時的一個事件有很大關系。

在2006年3月中國土產畜產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重新取得了“中茶”商標的使用權,有效期一年(至2007年2月28日)。已經十年沒生產過“中茶”了,作為毫無疑問的普洱茶第一商標,現在讓用一年,那還不用到極致?!爸胁琛遍_始以50元每公斤將批號分字頭賣斷,換句話說,甭管你什么茶,給錢就可以合理合法的用中茶商標。據說這一年生茶出了2萬噸“中茶”,這還不算假冒的,問題已經那么亂了,消費者怎么知道你是貼牌還是假冒的。

這還了得,其他茶企正一點點打窩,準備放長線釣大魚,你直接往水里扔個炸彈,這還怎么玩,不跑等什么?如果你事先知道這個消息,就應該在07年春茶之前逐步清倉了,如果等到這2萬噸都已經入市,再跑就有點晚了,如果這個時候還加倉收原料,那就真的幫不到你了。

7.

被誤解的普洱茶泡沫——特別的名山古樹

最后再看名山古樹市場,前面說了,世紀之初,大家都名山古樹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到了0506年的時候,大家逐漸清晰,有些地方的古樹確實與眾不同,有限的幾個小有名氣的名山原料進入了一個快速上升的通道,到了07年,受原材料緊缺影響,這個上漲又有一個大幅的加速。

我們來看一個圖表,這個是這幾年名山古樹的原料價格,由《普洱》雜志2007年4月,《重點茶區(qū)原料價格走勢分析》數據整理而成。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是4月初的信息,到了4月下旬,很多茶山價格都會有變動,尤其是像班章這種熱點茶山,4月下旬已經破千了。

這差不多涵蓋了當時主流認知的所有名山。其實這張表可說的東西很多。我們選幾個點來看,帶給我們什么有意思的信息。

除了07年的班章之外,當時最高價是景邁山。景邁山是古茶山中非常特別的存在,成名早,資源好,產量夠,位置佳,政府支持力度也大,但是這么多年離一線名山卻越來越遠,直到今年核心產區(qū)古樹原料還沒破千(大貨價格),可以說是所有茶山中漲幅最小的,也真是令人唏噓。背后涉及到名山古樹的某些商業(yè)本質,以后有機會再做詳細分析。

當時的冰島籍籍無名,是和鎮(zhèn)康的馬鞍山放在一起說的,價格也基本一樣。冰島真正起飛還是從08、09開始。而今天馬鞍山完全不能和冰島同日而語。

我們雖然是分析古樹,但是一個地方臺地茶的價格也很有參考意義,當一個地方的臺地茶價格比其他地方高很多,實際上說明這個地方的古樹茶處于賣家強勢的市場,對臺地茶拉動效應明顯。從這個角度說,當時最熱門的產區(qū)就是易武和班章,為什么會這樣,前面已經解釋過了。景邁盡管大樹茶價格較高,但并非賣方市場。

最有意思的當然還是班章,在05年06年甚至出現了春茶和秋茶價格倒掛的情況,這當然不是說秋茶更好,而是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幅度過快,已經大幅超過春秋茶本身的差價。

這里面07年班章的古樹價其實只是春茶季開始時的價格,到了中期已經接近一千,后面已經破千,但是成交量大幅下滑。

我們今天再看這些價格,都覺得是地板價,可以閉眼入了,尤其是冰島,簡直跟不要錢似的。但是在當時,人們無法對未來市場預估,所以普遍認為上漲過快,當大廠茶崩盤的時候,也把這些名山帶蒙了,由爭搶原料變?yōu)橛袃r無市,大家不敢出手收原料。

從當時班章的升值幅度來看,肯定也是有資金進入,用類似老茶和大廠茶的思路來拉高,但他們很快就會發(fā)現,名山古樹和前兩者有本質的不同。怎樣不同,我們后面慢慢展開。

茶,只是一片樹葉,但又是一片神奇的樹葉,幾元錢可能很貴,幾萬元可能很便宜,它的價值是什么?并不是你覺得高,或者你覺得低,而是自有規(guī)律。這里面有品牌價值,有風味價值,也有金融價值。每種價值的背后各有其邏輯。

在普洱茶快速升值,某些主流媒體鼓吹所謂“泡沫論”的同時,也有一些冷靜的聲音在探討普洱茶的價值究竟在哪里。

在一次會議上,阮殿蓉感慨到:“香港市場上普洱茶和鐵觀音烏龍茶價格差不多,在2004年國內市場上這些茶比普洱茶貴十倍?!逼斩鑴倓偵蠞q了一點就是泡沫嗎?其實最主要還是前些年普洱茶的價格太低了。

即便在劇烈升值之后,所有名山中最貴的班章,也不過千元左右一公斤(云南習慣用公斤,相當于500元一斤),冰島不過才幾十元一斤。都說古樹資源多么寶貴,生態(tài)多么好,內涵秒殺一切,又動用了那么多媒體資源,有了那么大的社會關注度,最頂級的古樹才幾十元到幾百元一斤,和內地其他名茶根本沒法比,你管這叫泡沫?

最根本的問題在于當時的人們對市場細分的概念還不太清晰。名山古樹和臺地茶是兩個不同的市場,有著不同的規(guī)律,當時這個分野只是初見端倪,十幾年后看則天差地別:二三十的臺地茶價格基本沒變,幾十元的古樹已經幾千幾萬了。

我們還是看《普洱茶市的逼倉機理分析》中的一個圖表


對比前面7542的圖就會明白。和長期陷入低迷的大廠茶不同,班章第二年(2008)就穩(wěn)穩(wěn)站住一千,之后更是一年一個價。可以說在之后十來年的時間,每年看之前的價格都是便宜的。

8.

被誤解的普洱茶泡沫——遺產

所謂普洱茶的泡沫,最重要的影響就是讓普洱茶市場發(fā)生了根本性的分野。從此之后,老茶逐漸銷聲匿跡,只在小圈子里流轉;大廠茶一部分繼續(xù)大眾日常茶操勞的宿命,一部分步入風塵轉為金融茶;而名山古樹則成為一個獨特的存在,牢牢站在價格和茶文化的高點,不斷書寫著新的傳奇。

當年那些猛然劇增無法消化的產能則經歷多年轉化為中期茶。

量變是會引發(fā)質變的。作為一個小散,如果當年你只是聽著忽悠,把房子首付的錢換成了普洱茶,估計到你孫子那輩也喝不完,那么你是令人同情的韭菜。

如果你是個糊涂茶商,在當年的高位收了幾噸普洱茶,那你可以算是一個接盤俠,可以找機會編個故事把你當年的俠義變現。

而如果你實力足夠,無論是出于愛好還是被普洱茶的疊碼仔忽悠,收了上千噸的普洱茶,而又不著急變現,那不用懷疑,你就是人人敬仰的大藏家。

這部分的市場需要在品鑒體系和藏養(yǎng)體系逐漸成熟后才能真正整合資源,體現其價值,現在總體還在蟄伏當中。

不知算是遺產還是負擔,這一波的普洱茶泡沫在很大程度上模塑了茶人和茶企的思維模式,讓普洱茶成為一種非常特別的產品。

記得一位做地產的老大哥跟我說過,錯誤的成功比失敗更讓人無奈。如果你發(fā)現了一條捷徑,根本不用考慮產品質量,更不需要研究我前面說的品鑒體系和藏養(yǎng)體系,只要用最簡單的套路,就可以輕易成功。你會怎樣選擇?

這一波的泡沫和隨后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讓一些人完成了原始積累。有的人從此踏上不歸路,既然這個玩法被證明有效,那何不玩到極致。

絕不是只有某大廠玩的是金融茶,實際上有非常多的茶企或多或少都用了這種套路,只不過玩的或高或低,或好或差而已。這幾乎成了普洱茶企快速成功的基本邏輯。

哪怕是后來名山古樹風頭越來越盛,很多打著古樹旗號的茶企,也脫離不了這種原始的基因,換湯不換藥,只不過把過去大廠的品牌換成名山的品牌而已。

這些企業(yè)的成功,對行業(yè)來說,可能并非幸事。

從商業(yè)模式來說,缺少足夠的動力升級。

從產品來說,無論工藝、藏養(yǎng),還是工藝與藏養(yǎng)之間的結合,這些方面提升都非常有限,研究也長期滯后于實踐。

從行業(yè)發(fā)展來說,脫離了茶作為飲品的本質,以品鑒為目的的普洱茶收藏長期停滯不前,既沒有成為類似葡萄酒的成熟市場,也沒有走出獨特的發(fā)展模式。

從市場培育的角度,把消費者搞得暈頭轉向,不知道什么是好茶,也搞不清名山茶究竟是什么味道。后來市場的混亂很大程度上和那個時代遺留的觀念有關。

從積極的方面說,經過這一輪的起落,普洱茶的確快速破圈,讓大家耳熟能詳。雖然浙江人評茶葉品牌價值西湖龍井第一,普洱茶第二。你隨便刷刷某音,看看某寶,再和各個茶人聊聊,普洱茶在綜合影響力方面毫無疑問是第一,而且沒有同級別的對手。有了這樣的基礎,才可能有后面名山林立,大家如數家珍的局面出現。

另一點積極的方面,可能就是讓一部分普洱茶人快速積累了一定資金。和當時媒體的理解不同,所謂普洱茶泡沫,其實本質不是崩盤,而是快速升值。因為普洱茶市場當時總體還是處于快速上升通道,尤其是頭部的茶商,如果頭腦清醒的是可以有幾十倍的收益的,一般的也會有幾倍的收益,只有進入很晚的散戶才有損失,這個損失也會被時間慢慢消化。

這部分積累的資金,如果是真愛茶人掌控,后來很大程度投入到名山古樹的領域,助推了名山古樹的快速升值。

9.

市場分野和第一批古樹茶企

普洱茶泡沫破裂帶來的市場冷靜期,對于處于發(fā)展初期的普洱茶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即便沒有成熟的品鑒體系,即便市場如此混亂,即便貪欲讓有些愛茶人深陷泥潭,即便當時對工藝藏養(yǎng)認知也很有限,但只要你喝到真正的頂級古樹,哪怕只是新茶,你一定會被古樹茶的底蘊深深打動。明白這是和其他普洱茶,甚至和所有其他茶類都如此不同的存在。

很多人喝到了,喝懂了,看到了未來。

所謂的普洱茶泡沫讓行業(yè)內部洗牌的同時,的確也讓一部分人完成了資本和行業(yè)知識的初步積累。無論之前資金來源如何,一部分茶商意識到大廠茶的思路非己所長,同時看好古樹茶的未來,開始著手建立以古樹資源為基礎的茶企,并試圖進一步控制茶山資源。

除了部分云南本土的茶企,絕大部分關注古樹的新茶企都是廣東人創(chuàng)立的,這些茶企原料來源基本集中在勐海和易武。我們今天在市場上看到的比較知名的版納地區(qū)和古樹相關的品牌大都是在這個時間點前后由廣東茶人創(chuàng)立的,這是一長串的名字,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并不夸張的說,廣東茶人和廣東茶客奠定了名山古樹的最初格局,并持續(xù)的影響著整個名山古樹的格市場局。

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陳升號大量收購老班章庫存并在當地建初制所,同時簽訂了原料承包協議。這一模式在當時來看是雙贏的,充分發(fā)揮茶山和茶企的優(yōu)勢,把老班章的品牌價值不斷推向新的高峰。但是也存在一些系統性的局限,而且是古樹茶企普遍性的問題,這個我們下文再詳細分析。

除了廣東處于經濟發(fā)展的前沿,當地相當一部分茶商已完成初步資本積累之外,廣東的普洱茶品鑒文化也已經初具雛形。這個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只有相當一部分人意識到古樹茶是好茶,一系列的投入才有可能。

我們這里說的品鑒文化,是基于普洱古樹生茶的新茶或者短存期茶而發(fā)生的品鑒文化,這和老茶的品鑒截然不同,也和大廠茶差異很大。是一個在實踐中形成的新傳統,這個我們后面再詳細剖析。

普洱茶在經歷迷茫中的困頓之后,終于迎來了新的曙光。

盡管普洱茶有著所有茶類中最古老的歷史(唐代《蠻書》),卻又有著所有茶類中最年青的活力。

和那些早已成型的茶類不同,這是一個由茶友、茶商和藏家共同構建的新傳統。

是一群真正被茶吸引,為茶癡迷的愛茶人不斷開發(fā),不斷升級,不斷創(chuàng)造奇跡的新領域。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這一切充滿好奇,那么:

歡迎來到古樹茶的新世界!

下期預告:

在下一期,我將會隨著名山古樹狂飆突進的十幾年歷程,深入剖析名山古樹市場的真正獨特之處,為什么我會認為古樹茶是中國茶文化的正脈所在,這個新傳統現在面臨怎樣的巨大挑戰(zhàn),希望和出路又在哪里。

參考文獻太多就不列了,畢竟不是學術論文。

來源:茗壽堂明洲,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北京世園會要辦茶王賽,面向全國征集茶樣

九月來臨,微風輕起,各大學校迎來了開學季。

在屋外秋蟬的鳴叫聲中,小仙翻看著剛剛過去的八月。


原來不僅香港很熱鬧,我們的茶圈也發(fā)生了這么多事件和新聞。下面,我們來一一回顧一下。



01


茶藝職業(yè)競賽標準?正式實施



8月6日,茶行業(yè)迎來了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茶藝職業(yè)技能競賽技術規(guī)程》(以下簡稱“茶藝競賽團標”),正式實施了。



《茶藝職業(yè)技能競賽技術規(guī)程》由中國茶葉學會自2006年起制定,并連續(xù)在3屆競賽中推廣至全國各賽區(qū)選拔賽和全國總決賽。


這次根據以往的反饋,新規(guī)定被納入到了“標準體系”中,作為中國茶葉學會團體標準來執(zhí)行。

一名茶藝師,要具備的不僅是表演能力,還要對茶知識和茶文化有正確的了解。

新規(guī)定的施行,會讓茶藝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多規(guī)范和儀式,讓從業(yè)者們開始從重視技能轉移到了個人素質的培養(yǎng)。



02


有機認證茶葉 部分檢出不合格



近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針電商平臺銷售的有機認證茶葉進行了抽查。

結果,抽查的40家生產企業(yè)的60批次產品中,發(fā)現了7批次抽樣產品有國家標準禁用的物質,且不合格檢出率為11.67%。


有關認證機構依據《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撤銷了他們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5年之內,不在受理他們的生產企業(yè)及其生產基地、加工場所的有機產品認證委托。





03


日本開首家珍珠奶茶主題樂園



8月13日,日本東京原宿開了一家珍珠奶茶主題樂園。

這家主題樂園,集合了四家人氣奶茶品牌,現場還提供多種口味的珍珠奶茶及奶茶相關的料理。

除了飲品和美食,樂園里還設置了以珍珠奶茶為主題的游樂設施和拍照區(qū)。



這是全世界首家珍珠奶茶主題樂園,被日本媒體稱之為“世界之初の珍珠奶茶主題樂園”。

預售門票售價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6元),現場門票票價1200日元(約合人民幣80元),憑票可以免費喝一杯奶茶。


這個樂園是非?;稹i_業(yè)的第一天,就聚集了上千人來打卡,并且迅速登上了日本的熱搜榜。

國內的“奶茶粉”們也沒閑著,不僅把話題頂上了熱搜,還紛紛獻出表情包。





04


香港撐警“一人茶餐廳”?變成網紅



最近,香港的騷亂事件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一家位于香港的茶餐廳,由李凱瑚女士一人經營。她的茶餐廳,因老板、伙計、廚師等都由自己一人承擔,因此,得名“一人茶餐廳”。


她在自家店內張貼出了撐警海報,并多次參加撐警活動。



雖然她招來了示威人士的多次報復,但她并不屈服,8月17日,她再次參加“反暴力、救香港”的大型集會。

“一人茶餐廳”勇敢的舉動,不僅上了《新聞聯播》,還得到了全民支持,也因此成了網紅打卡地兒。



8月21日,媒體探訪這家茶餐廳發(fā)現,許多香港和內地的顧客紛紛前來消費,有網友說:“這里可以改名為‘14億人茶餐廳’”。

鼎盛時期,香港有超過一萬家的茶餐廳。每家茶餐廳必備的港式奶茶,也是香港的飲食文化符號之一。



05


2019上半年茶葉出口均價上漲



近日,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fā)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中國茶葉出口情況。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6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為2.67萬噸,出口額為1.73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了27.3%、8.28%。


2019年1-6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累計為17.88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0.3萬噸,同比減少1.6%;出口額累計為9.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83億美元,同比增長9.9%;出口均價為 5.16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漲0.54美元/千克,漲幅11.69%。



紅茶是上半年所有茶類中唯一出口增長的茶類,增量841.4噸,增幅為5.4%,出口量達到1.65萬噸。


從出口均價看,除花茶外,其余茶類的出口均價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烏龍茶、普洱茶、紅茶的均價漲幅都在20%以上。

均價的大幅上漲,使得部分茶類在出口量下降的不利局面下出口額實現逆勢上升,故2019上半年出口總額依然同比增長了9.9%。




06


“網紅奶茶配方”被公開售賣



八月初,網友劉女士在一家網購平臺上搜索某奶茶品牌,卻發(fā)現有多家店在售賣奶茶配方,而且很多店都宣稱自己賣的是“正品”。


之后有媒體發(fā)現,這些售賣的奶茶配方包括喜茶、Coco、一點點、皇茶和茶顏悅色等多個知名品牌。



售賣配方的店家表示:售賣資料包括20個品牌的原版配方(含配方資料、員工手冊、開店設備、原料設備),下單后可以加入售后交流群,還有“老師”在線解答

多家奶茶品牌方表示,“網售的配方都是假的”,“做奶茶核心還是食材,即使有配方也沒有用”。



律師表示:奶茶配方屬于奶茶店的商業(yè)機密,未經他人許可,私自使用、泄漏及售賣以營利,屬于涉嫌侵犯奶茶店的商業(yè)秘密及不正當競爭,可能承擔相應的刑事或民事責任,如奶茶配方及品牌有申請過專利權及商標權保護,網售人還涉嫌了侵犯商家知識產權。



07


長沙警方抓獲“賣茶妹”騙子團伙?



還記得去年茶行業(yè)那場“美麗的騙局”么?


頭像上是楚楚可憐的小姑娘,邀請你加個好友,然后編個“幫外公賣茶”的故事,唱出苦情戲,來個美人計,不知情的人就被她那美麗的小模樣給套路了。


8月,長沙警方搗毀了這個“賣茶小妹”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38人,搗毀作案窩點18個,凍結涉案資金40余萬元。8月20日,長沙警方通報了相關案情。



長沙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反電詐中隊中隊長周書玉還原了騙子的“專業(yè)操作”:


1、專業(yè)劇組,按照劇本設定尋找貌美年輕的模特并跟拍,提供“朋友圈”聊天素材;

2、技術組以300元左右的價格采購大量微信號,實時更新朋友圈,塑造出一個事業(yè)成功、生活態(tài)度積極向上、孝順的“白富美”形象;

3、專業(yè)操盤人員開始按照劇本與被騙人談天說地,聊人生聊理想,培養(yǎng)感情;

4、“熟絡”到一定程度之后變故突發(fā),“白富美”以失戀受挫、辭職回鄉(xiāng)照顧外公學炒茶博取同情;

5、此情此景,不少“男子漢氣概”的人,對“賣茶小妹”的要求言聽計從,隨后白花花的銀子轉進了對方的賬號。直到發(fā)現被對方拉黑,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此騙局,全國各地入坑的有近3000人。他們賣的茶葉,通常也是以次充好,幾十元的茶葉,以5倍甚至10倍的價格銷售給受害人。




08


北京“世園茶王賽”?開始征集茶樣



8月23日,“第八屆北京國際斗茶文化節(jié)·世園茶王賽”在北京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正式啟動。

本次展館以“茗茶四海 世園飄香”為主題,由北京茶業(yè)企業(yè)商會招展運營。



9月9日-11日,第八屆北京國際斗茶文化節(jié)將借勢2019北京世園會,在“中國茶葉第一街——馬連道”和“北京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兩地同步舉辦“世園茶王賽”。


多位業(yè)界權威專家評委和網絡海選大眾評委共同組成的評委團,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將在每類茶葉中評選出茶王、特別金獎、金獎和優(yōu)勝獎。


本次世園茶王賽,參賽品類為白茶、紅茶、肉桂、水仙、大紅袍、茉莉花茶6種,即日起,開始面向全國征集參賽茶樣,全國各地茶業(yè)企業(yè)均可送樣參賽。


送樣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qū)馬連道6號北京國際茶城四層416(上門或快遞均可)

咨詢電話:010-63341378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是由中國政府主辦、北京市人民政府承辦的A1級國際園藝博覽會,展期從2019年4月28日一直持續(xù)到10月7日。


09

荷風送夏,別樣蘇州清涼茶會

竹露滴清響,山高乘夕涼。荷風送夏日,茗香暢敘懷。

8月25日,美麗的蘇州本色美術館,迎來了一場詩意而美好的送夏茶會。


茶會的主角是日本煎茶道的回香老師,她簡潔優(yōu)美的行茶儀式和安靜優(yōu)雅的飲茶方式,將追尋“慢”生活的意境,淋漓的表達了出來。

送夏,送走的不是炎熱,而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夏花傾城,馨怡了人生,溫暖了歲月。


一曲尺八的回響,讓大家在茶香氤氳中,感悟到了一種歲月靜好;一顆流菓子,將所有的清涼凝結在無限的暑月中。




10


小罐茶推出“AI挑茶機器人”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

本次大會以“智聯世界 無限可能”為主題,來自全世界知名的AI廠商和人工智能企業(yè)都來參加。

現場,小罐茶聯手世界智能制造企業(yè)IBM共同打造的“AI挑茶機器人”,讓參觀者們感受到了農業(yè)“智造”的魅力。

據介紹,這款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認知視覺檢測(Cognitive Of Visual Inspection Analytics)技術智能化的識別茶葉中的各類雜質,并自動完成包括上茶、輸送、拍照、分析、挑揀、復檢、收集等在內的全程序。

AI挑茶的整個過程模擬了人工篩茶、鋪茶和挑揀的過程,但比人更加精確可控,而且效率更高。保守估計,一條這樣的生產線每天可以完成200公斤毛茶的篩揀除雜工作,相當于50-60個挑茶工的工作量。



中國茶的工業(yè)化還處在初級階段,制茶供應鏈仍遠落后于其他行業(yè)。目前,制茶當中的采摘、挑茶兩項工藝都必須進行人工處理,尚沒有成熟高效的機械化取代方案。


11


“茶顏悅色”完成了A輪融資

茶顏悅色是2013年在長沙創(chuàng)立的新式茶飲品牌,以茶飲和甜品為主,目前在長沙有超過100家的直營店。



8月29日媒體傳出報道,“茶顏悅色”宣布完成A輪融資,元生資本、源碼資本參與了本輪融資。

而在8月27日,茶顏悅色就因“阿里入股”的傳聞登上了熱搜。

針對這個信息,茶顏悅色通過官方微博發(fā)布聲明稱,投資茶顏悅色的其中一家公司由阿里投資,因此“阿里巴巴入股茶顏悅色”的說法不算準確,但確實有關聯。




12


首屆世界茉莉花大會?橫縣開幕

8月31日,首屆世界茉莉花大會在廣西橫縣開幕。

在為期兩天時間里,大會將通過舉辦世界茉莉花產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世界茉莉花產業(yè)博覽會等17項經貿洽談、產品展銷、文化交流、旅游觀光等活動,推動茉莉花經濟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煥發(fā)新活力。

廣西橫縣位于桂東南,是久負盛名的“中國茉莉之鄉(xiāng)”。

橫縣縣委書記黃海韜介紹,1900多年前,茉莉花由古絲綢之路從古羅馬傳入中國,情定橫縣以來,當地大力發(fā)展茉莉種植與生產,成為全球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主產區(qū)。


目前,橫縣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產量占全球60%以上,茉莉花產業(yè)總產值超105億元人民幣。

備注:以上圖片,歸各項活動、事件的主辦方所有,特此鳴謝。

瀾滄古茶2020年終回顧(二):時間的朋友

  過完這一天,

  這一年的時間就要過去。


  時間從不曾為誰停留,

  它像一把篩子,

  過濾我們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

  也像一位朋友,

  為我們沉淀下雋永的美好。


  時間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事業(yè)、財富、友誼、愛情、傷痛......

  無論我們經歷了什么,

  時間給我們留下的,

  都是我們生命中最真實的印記。


  云南普洱瀾滄專營店,16年

  時間帶來成長

  16年的老店。店主羅荔從小在茶廠長大,母親是廠里的老員工,是真正的茶二代。年少時不懂這一片葉子的意義,長大后卻跟隨母親的步伐加入了瀾滄古茶。16年時光,她和瀾滄古茶一起成長,從不會品茶賣茶到如今不斷壯大成每年100多萬的專營店。母親的引導在她心里埋下了古茶的種子。

  16年堅守,她終于明白母親的堅持和自己的使命,時間給她帶來的,是成長和責任。

  北京馬連道國際茶城專營店,16年

  時間帶來生命的怒放

  蘭香基金的第一批獲得者,拉祜山鄉(xiāng)開出的山茶花。2005年隨同馬幫進京自此留守京城,頂著壓力獨立扛起古茶在京推廣大旗,一度為眾多重量級嘉賓泡過茶。

  16年打拼,沒有人知道她承受了多少悲喜,也沒有人知道她經歷了怎樣的磨難。16年扎根,立業(yè)成家,他鄉(xiāng)已成故鄉(xiāng)。如今,古茶事業(yè)小有所成,京城郊外有一居所,茶二代茁壯成長,人生已算圓滿。付出總會有收獲,時間從不虧待努力的人。

  河南鄭州鄭東新區(qū)品鑒中心,15年

  時間帶來熱愛

  15年老店。因為電視臺的工作經常熬夜而愛上普洱茶,第一次喝到001后,便認定這茶是要喝一輩子的。2006年鄭州專賣普洱的人屈指可數,而他已經開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普洱茶專營店。

  15年了,跌跌撞撞,浮浮沉沉,但對瀾滄古茶的熱愛從未止步。從北區(qū)到東區(qū),老店拆了,新店停了,跌倒了爬起來。15年了,每天茶杯里的第一口茶依然是那杯001。時間從不停留,唯有對古茶的熱愛之心從未改變。

  廣西南寧金湖品鑒中心,15年

  時間帶來夢想

  金秋嘉年華六級茶師復核前夕,六級茶師韋劍橋申請參加復核,卻遭到了拒絕,不是因為她不夠資格,而是因為她才剛剛成為第二個孩子的媽媽。

  她是廣西南寧第一個專營店鯉灣路店的茶師。從進店時什么都做的“打雜”總管到如今店里的首席六級茶師,15年間她不僅在這里收獲了事業(yè)、愛情、家庭,更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如今,15年前的老店已經升級成為今天南寧首屈一指的千萬級別門店,而更多像小橋一樣的女孩子,在這里實現價值,收獲情誼。廣州金秋嘉年華春億大師賽上她們載譽而歸,茶友們自發(fā)送來蛋糕慶祝,一位茶友更在看他們比賽直播時流下了熱淚,感動于她們的專業(yè),更感動于她們的執(zhí)著與對茶的無怨無悔。


  廣東湛江城市假日旗艦店,13年

  時間帶來甘甜

  這里,用日復一日的腳踏實地,踐行著瀾滄古茶“專心、專業(yè)、專注”的事茶理念。這里,深耕市場,精研茶專業(yè)技藝。這里,用專業(yè)的品鑒服人,全豪華茶師團隊,第一屆春億大師賽冠軍就是從這個優(yōu)秀的團隊誕生。

  這里,茶師們服務專注熱情,周到細致,讓茶友充分信賴、安心地喝上一杯好茶。這里,全年不關門,凌晨不休息。在這里度過的歲月,錘煉了我們的心智,也帶給我們甘甜的幸福。

  吉林長春雅賢樓,12年

  時間帶來信念

  07年,與瀾滄古茶結緣,種下火種;08年開始簽約;2010年,徐老師、張老師應杜總之邀,赴云南參加瀾滄邦崴茶王節(jié)祭拜活動,費盡心思償夙愿,終于淘得好茶。徐老師的書里,瀾滄古茶的身影到處可見,也一同見證了品牌的發(fā)展之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幾年來,他們始終堅持相信瀾滄古茶,支持瀾滄古茶,戰(zhàn)勝困難,取得勝利。從雅賢樓到長春旗艦店,升級轉型,新興力量不斷崛起,目前東北區(qū)域大大小小已經發(fā)展了70多個瀾滄古茶的店,正是無數個星星之火,才匯聚成了火炬,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也正是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瀾滄古茶火種綿綿不絕,灑遍東北。

  因為信念,所以追隨。因為信念,所以堅持。因為信念,所以必將迎來美好。

  浙江金華品鑒中心,12年

  時間帶來家人般的情誼

  深耕12年,從30平方米的小店發(fā)展成為現在上下兩層240平方米品鑒中心。忠實擁躉眾多,茶友跨度從2歲到78歲,從小白到骨粉,每個月,茶友會定期來參加小型好茶分享會,品鑒、斗茶、分享個人喝茶經歷或故事。每年的新年和中秋都會舉行“涵舍家宴”,大家一起做菜、品嘗、歡慶,每年如約,歲歲不改。12年時光,這里收獲的不僅是茶友之間的惺惺相惜,更是家人般的溫暖情誼。

  廣東廣州番禺錦繡茶城品鑒中心,12年

  時間帶來安定

  08年開業(yè)的12年老店,順應品牌發(fā)展,從30平的老店升級到如今的200多平方米的大店。店從小到大,人從瘦變潤,情從疏到親,心從外及內,時間帶來的不僅是身形的變化,還有內心的安定從容。

圖片描述

  廣東東莞大嶺山旗艦店,11年

  時間帶來親情

  瀾滄古茶在東莞最早的一家專營店,根基扎實,店主專業(yè),服務熱情,茶友認可。老顧客總會自發(fā)地帶動新茶友來訪相聚,茶友們都說:這里進了門就感覺自在,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樣放松。茶心換真心,不是親人勝親人。

圖片描述

  廣東陽江安寧路品鑒中心,11年

  時代帶來的堅守

  這是瀾滄古茶在粵西最早的一家店面之一。因緣際會,梁嬋女士接管了如今的安寧路品鑒中心。結緣11年,一杯古茶依然溫暖著這一片茶友。陽江古茶粉越來越多,只要她在茶友群輕輕呼喊一聲:“有茶試。”很多茶友便會如約而至。

  結緣11年,品鑒中心也一直在成長,幾十萬的專營店變成了如今的300多萬大店。

  內蒙古呼和浩特九久茶城專營店,11年

  時間帶來成熟

  一杯古茶,十一年傳承,子承父業(yè)兩代人的堅守,成就了今天。從初期的懵懂、到如今的堅信、堅定,腳踏實地,專業(yè)沖泡,耐心引導,穩(wěn)扎穩(wěn)打做好基礎市場,換來了如今眾多忠實的古茶粉絲。時間是最好的陳化劑,它能讓一個人長大、一個店成熟、一個市場穩(wěn)定。一杯古茶,韻味彌香。

  陜西西安西北國際茶城專營店,10年

  時間帶來歡喜

  2005年馬幫進京途經古城西安,熱情耿直的西北漢子們簇擁著馬幫進了城門,作為云南人的我被這份熱情給打動,便留在了西安。2010年在廣州找貨時偶遇老同事“阿蘭”,被邀請去茶葉城301喝茶。一次偶遇成為了茶事業(yè)的轉折點。

  2010年簽約,我?guī)е鴥蓚€妹妹在金康路播下第一顆古茶種子,10年過去了,西安的第14家古茶之家已經落地,妹妹們也從小姑娘成長了六級茶師、春億大師賽冠軍。而我依然來來回回走在十年不變的金康路上。10年茶路,感恩歡喜,濃茶淡味,從容恬淡。

  廣東深圳福田東園路旗艦店,10年

  時間帶來財富

  莊小姐和賴小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高中同學,一個生于四川大涼山,一個生于廣東揭西上砂。同年同月生,不同性格,不同脾氣,卻擁有對茶一樣的熱愛。

  在這家十年的老店,莊小姐和賴小姐一起品茶研究茶賣茶,當年的兩個女生,如今成了瀾滄古茶最經典的最厲害的產品深圳賣得最多藏得最多的兩個小“富婆”。時間從來都是公平的,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

  廣東東莞鳳崗專營店,9年

  時間帶來蛻變

  近十年的時間里扎根鳳崗,深耕細作,每一產品都認真推廣,每一個政策都全力配合,每一位茶友都真誠維護。十年足以讓一個人、一個店蛻變,每一份喜人的成績都是他們常年付出堅守的回報。

  廣東東莞石龍旗艦店,8年

  時間帶來成就

  2012年開業(yè)至今,從最早只有幾個店員的小店,深耕8年,如今已發(fā)展成立足高端小區(qū)、擁有近200平方米舒適茶空間、一支優(yōu)秀茶師團隊、為茶友提供專業(yè)茶品服務的優(yōu)質旗艦店。做事業(yè)做深做透做大做強,讓一杯古茶走進千家萬戶。業(yè)大家美人和,是時間給予他們最好的饋贈。

圖片描述

  天津河西品鑒中心,8年

  時間帶來友誼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人生,就像一杯茶,會苦一陣子,但不會苦一輩子。加入瀾滄古茶的八年來,有過拼搏,有過汗水,有過歡樂,有過失落......慶幸的是,茶友和我們一路攜手,并肩前行。八年來,一杯杯熱茶、一個個笑容、一句句問候、一次次服務,溫暖著茶友們的心,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瀾滄味。因為喜歡,所以熱愛。一杯茶,一輩子。

圖片描述

  河北石家莊品鑒中心,8年

  時間帶來茶緣

  隨師傅喝茶十多年,接觸了各式茶類,最讓我入定安神的還是陳年的普洱。一次與0085的偶然相遇久久不能釋懷,從此走上古茶之路。

  河北第一家店落地石家莊銀河賓館大堂,懷特茶城、維多利亞小區(qū)、辛集、邢臺、滄州、欒城區(qū)、正定,只要茶湯浸透過的地方便會長出茶芽。柏林禪寺“吃茶去”的故事注定了這千年古茶與千年燕趙的緣分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變淡。

  山東臨沂北城新區(qū)專營店,8年

  時間帶來深情

  2006年的時候從云南消防部隊轉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彷徨迷茫2年不知所適,想起08年在部隊時曾去過瀾滄廠部,便讓戰(zhàn)友給寄來兩片06年0081,紅艷的茶湯,馥郁的香氣,一下被驚艷,從此和古茶結下不解之緣。

  2012年簽約專營店,當時是30萬小本經營,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大店,一年做百萬以上,還有一大群忠實的古粉陪伴,一路前行,溫暖如初。10多年的時間,其中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時光流逝,榮幸自己始終是古茶家庭的一員,如果時間能重來,我依然選擇瀾滄古茶。

  四川成都高新區(qū)專營店,8年

  時間帶來力量

  8年前,異地扎根開店,在沒有任何人脈資源下努力生存,拓展市場,活下來,靠的是守熬忍的精神力量。所幸,時間沒有虧待我們,更多的經驗、更多的資金、更多的支持,市場打開了,規(guī)?;l(fā)展也逐步顯現。2020年與品牌成立聯營中心,乘著品牌發(fā)展的東風獲得了更廣闊的天地。

  從茶客到經銷商,從單一門店到現在體系化的營銷團隊,高新店是成都市場的拓荒者。相信時間帶來的精神力量,相信未來會更好。

  廣東佛山順德北滘品鑒中心,8年

  時代帶來的永恒不變

  店主蘭姐是廣州芳村301店的第二任店長,2012獲得公司第一批蘭香基金資助,在廣州海珠區(qū)開了一家50平方米的專營店。8年經營,店鋪升級為350平方米的200萬專營店,店址也從廣州搬至了佛山。老店的茶友們不畏路遙,仍和蘭姐保持著聯系,不時從廣州前往喝茶、照顧生意。人走茶不涼,人間有情,時間有愛。

圖片描述

  山西太原品鑒中心,6年

  時間帶來陳韻

  農業(yè)專業(yè)院校畢業(yè)后一直在與植物打交道,一次尋味問茶,為云南的古茶文明所震撼,索性放下經營十年的城市園林工程投入茶行,以另外一種方式“綠化”人生、去“美化”生活。

  6年過去了,“小陳”成為了“老陳”,從單店經營到服務全區(qū),伙伴和朋友與越來越多,茶賦予了我很多,愿與茶一起“越陳越香”。

  陜西西安高新品鑒中心,6年

  時間帶來友誼

  2015,升級為西安第一家品鑒中心。5年多時間積累沉淀,古茶家人溫暖彼此:“烏金哥”壓箱底自藏烏金10件饋贈好友;“冰島叔”喜提10提冰島熟為古茶事業(yè)分享宣傳;“28山款哥”珍藏江山貢和7028二十套,小青柑大紅柑食養(yǎng)佳品長期用于企業(yè)伴手禮......歲月無言,古茶彌香,我們與古茶家人的情誼,就像一杯茶湯,越煮越醇。

  天津黃海路專營店,5年

  時間帶來堅定

  選擇古茶,五年堅守,甘之如飴的奮斗,成就了今天。從初期的迷茫,焦慮,徘徊,到如今的熱愛,堅定。乘風破浪會有時,加強專業(yè)不停歇,泡好每一杯茶,將這杯健康好茶分享給大家。因堅定的信念、熱情的服務、專業(yè)的技能,贏得了眾多古茶粉絲的認可。時間是最好的證明,不斷積蓄能量,逆流而上,茁壯成長。

圖片描述

  山東濟南廣友茶城專營店,5年

  時代帶來的口碑傳遞

  段阿姨是一個單位的老總,自從喝過茶媽媽小青柑后,她從濟南的大東邊跑到了濟南的大西邊,還把身邊很多很多朋友都介紹到店里來喝茶喝陳皮。必須為了段阿姨,為了更多古茶茶友,做好一杯茶。

  茶友帶朋友,朋友成茶友,新老朋友再帶新朋友前來喝茶。茶友們的一路相隨,口口相傳,是因為對店主認可和鼓勵,也是對瀾滄古茶的真切熱愛。

  甘肅蘭州南昌路專營店,5年

  時代帶來堅定

  2015年,郜總鐵了心,獨身一人,選址開店,簽約50萬,既沒有多少庫存,也沒有多少人脈,單憑著對瀾滄古茶的執(zhí)著熱愛,義無反顧,用心經營。2020年,疫情肆虐,影響著各行各業(yè),郜總迎難而上,逆勢作為,選址黃金路段,將店面擴容至150平米,全面升級改造;8月開業(yè),茶媽媽王總到店支持,驚嘆偏于西北的蘭州廣大茶友對瀾滄古茶的認可,絲毫不亞于其他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

  人生越走越開闊,茶路越走越堅定,這是經歷時光洗禮后帶來的信心。

  江蘇南京寶篆齋品鑒中心,5年

  時間培養(yǎng)新增長

  南京第一家落地的專營店,5年前,市場空白,對瀾滄古茶敬而遠之,對普洱拒之門外;5年后,茶媽媽小青柑在當地收獲每年超過1000名的新茶友,甚至有茶友建立專業(yè)倉儲存古茶了。古茶之家人氣越來越旺,對普洱一無所知的茶友如今每周都會固定到店參加茶會。種下一顆古茶種子,期待他發(fā)出一樹新芽。

圖片描述

  廣東廣州新河浦品鑒中心,5年

  時間帶來暖潤

  廣州越秀區(qū)“老東山”區(qū)域一線路面店鋪,曾入選魅力廣州醉美茶樓。

  這里是羊城眾多名流學者的茶聚之地,每月定期舉辦茶事雅集;也曾聯合廣東多家茶藝機構開展茶藝傳播;接待外國領事,將嶺南文化傳向世界。力促云南普洱與廣東化州橘紅結合,茶媽媽橘紅普洱陳醇暖潤,香飄嶺南。

  廣東廣州法政路旗艦店,5年

  時間帶來街坊情誼

  一杯普洱茶,一杯老廣味,一杯約定俗成的健康之味。店里的標志性大葫蘆茶壺,復古了廣州涼茶鋪氣質,茶卻換成普洱茶,不變的是同樣提倡健康生活。如今,大葫蘆茶壺已經成了網紅打卡點。每天為街坊們奉獻一杯普洱茶,大葫蘆煮茶已成了店里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也成了街坊們喝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春夏秋冬,人來人往,辛勤而疲憊的生活,因為有葫蘆就有了福祿。

  安徽合肥廬陽區(qū)品鑒中心,3年

  時間帶來的真誠相待

  因茶結緣,因為喜歡和認可瀾滄古茶,忠實茶友許老師,3年前開了這家店。因茶而聚,因為一杯茶,許老師身邊的茶友越聚越多。因茶成友,疫情期間,茶友們在群里曬家中好茶,可總是比不上親自到店里喝的味道。除了想茶,或許更是想念與茶友們歡聚的時光,心癢難耐。于是,店里每天準點邀約,驅車前往幾位茶友的小區(qū)門口進行接送到店喝茶。喝茶喝茶,喝的是茶,品的是情。茶友茶友,一日不可無茶,一日不可無友。

圖片描述

  內蒙古包頭昆都侖區(qū)專營店,3年

  時代帶來的以茶傳心

  草原鹿城第一家,三年口碑傳萬家。品鑒會、拍賣會、書畫展覽、茶藝沙龍等茶事佳話,藝術氣息濃厚,茶韻飄香。一眾瀾滄古茶員工助力高考,為夏日炎炎等在校門口翹首以盼的家長們送去杯裝茶,一杯普洱,去火清燥,平和心境。疫情期間克服萬難開店迎客,只為這個不可一日無茶的城市能喝上一口熱茶。

  茶文化不在書上,不在口中,只因實際行動,人們記在心中。

  廣西南寧鳳嶺專營店,3年

  時間帶來成長

  店主馮偉連高中畢業(yè)就與瀾滄古茶結緣十余年,伴隨瀾滄古茶成長。從店員到店長,再從店長到店主,從小店到大店的升級,時間收藏著她每一滴的汗水與心血。

  2015年7月8日,馮總喜得千金,正值蘭香發(fā)布,情之所鐘,以茶為名,她將女兒的小名喚為蘭香。如今,她的女兒也將由瀾滄古茶繼續(xù)陪伴成長。時間不僅帶來了事業(yè),還有家庭,還有綿延的溫暖。

  山東青島城陽品鑒中心,3年

  時間帶來未來

  2016年因一顆烏金茶膏結識古茶,最開始因為要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開了一個50平方米的小店,時間流逝,篤定與古茶為伴。如今,店面已發(fā)展成為600平方米的品鑒中心。3年時間我的時間被分成兩等分,一份給了孩子,一份給了茶店,孩子和店都在慢慢成長。感恩時間的饋贈,未來可期,安定溫暖。

  烏金

  時間帶來價值

  2020年,

  是烏金價值連續(xù)翻番的一年。


  茶記錄下時間的味道,

  時間也給茶帶來價值。

  這無關金錢和價格,

  再貴的價值也會被時間沖淡,

  而時間沉淀下來的價值,

  會抓人心,牽人魂。


  2009年烏金

  2009年,烏金688元一盒,是當年壓制當年零售每公斤已突破千元大關的茶品。2018年,09烏金在廣州茶博會期間以16.8萬元/件拍賣成交,刷新有史以來價值高度。

  如今,整件09烏金在市面上已難覓蹤影,印證了好熟茶的價值實力。時間給09年烏金帶來的價值,是驚喜,也是必然。它是“瀾滄味”熟茶品質實力的印證,也是時間賦予茶最美好的印記。

  2012年烏金

  2012年,烏金以“傳奇”系列上市,它在口感上帶來的陳韻及熟茶難得的霸氣讓人印象深刻?!盀踅鹗辍备且l(fā)古茶家人的情感共鳴:不閃耀卻品格出眾,不高調卻如掌上明珠,細水長流,潤物無聲。成為我們前行的精神和動力。

  8年來,它的名字年年被茶友念叨,它的滋味讓大家念念不忘,它的名聲被茶友口口相傳。好的熟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更擔得起時間對它的饋贈。

  2016年烏金

  2016年烏金,以“重器”之名在人民大會堂發(fā)布,之后每年925成了古茶人的烏金日,“烏金”之名在茶界家喻戶曉,更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活力。它是行業(yè)里一個現象級的產品,奠定了瀾滄古茶高端熟茶在業(yè)內的地位。而每年的925烏金日,也成為烏金再創(chuàng)價值的新起點。

  2020年烏金

  這一代烏金特別而特殊,它的登場也是特殊而特別。烏金云端發(fā)布,雖然不見面,我們依然熱烈如初。烏金密碼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烏金精神由平凡的力量所透出的擔當、明志、灑脫、守真,在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甚至生死之后,更顯珍貴的意義。

圖片描述

  廣州秋季茶博會,現場最后10件2020年烏金售罄。

  烏金是茶,更是我們共同記憶的載體,它替我們記住那些流走的歲月,更為我們未來留存一份期待。

  時光匆匆,步履不停,

  在攜手同行的茶路上,

  我們總能遇到不同的風景,

  體驗不同的收獲。

  時間記錄了我們的成長,

  我們見證了時間的變遷。


  跨入新的一年,

  愿我們依舊相信時間賦予的美好,

  在與茶相伴的日子里,

  蓄力前行。

找到約5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