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寶鎮(zhèn)情況介紹

  鄉(xiāng)鎮(zhèn)概況
 
  涌寶鎮(zhèn)地處云縣東南部,距縣城56公里,是云縣東南片區(qū)的交通要道和農產品集散中心。位于東經100°15′—100°25′,北緯24°26′—24°07′之間。東接栗樹鄉(xiāng),連后箐鄉(xiāng),南與大朝山西鎮(zhèn)接壤,西與大寨鎮(zhèn)、茶房鄉(xiāng)毗鄰,北與曉街鄉(xiāng)、忙懷鄉(xiāng)相連。轄20個村民委員會,258個村民小組,9861戶、41285人(其中農業(yè)人口39935人),全鎮(zhèn)總面積356.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55948畝(其中:水田15503畝,旱地40445畝),人均1.4畝,林地面積227286.5畝,森林覆蓋率45%。經濟總收入11766.5萬元,5年年均遞增21.8%。人均純收入2082元,5年年均遞增17.9%;財政支出505.27萬元,5年年均遞增8.3%;糧食總產量1478.1萬公斤,比2002年增446.8萬公斤,人均占有糧370公斤,比2002年增56公斤。
 
  “涌寶”系漢字譯音的傣語地名,原音為“勐稿”。“勐”為地方,“稿”為糧食,意為糧食多的地方。1916年,云縣知事張景中為了雅化地名,把“勐稿”更名為“涌寶”。1950年成立區(qū)人民政府,1969年涌寶區(qū)改為涌寶公社,1984年成立區(qū)公所,1988年撤區(qū)建鄉(xiāng),成立涌寶鄉(xiāng)人民政府,2002年3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2005年11月,因機構改革工作,撤原糯灑彝族傣族鄉(xiāng)并入涌寶鎮(zhèn)。
 
  鎮(zhèn)境內除政府駐地屬山間盆地外,全為山地。地勢南北狹長,東南兩邊較高,中部較低。最高海拔2774米,最低海拔895米,政府駐地海拔1800米。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18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4—16℃,全年≥10℃以上活動積溫4000—5250℃,無霜期275—305天,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
 
  涌寶鎮(zhèn)緊緊圍繞“建設一個集鎮(zhèn)(涌寶中心集鎮(zhèn)),開發(fā)三大資源(旅游資源、地熱資源、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發(fā)展六大產業(yè)(核桃產業(yè)、茶葉產業(yè)、木瓜產業(yè)、南藥產業(yè)、畜牧產業(yè)、旅游產業(yè)),全面統(tǒng)籌社會事業(yè),努力構建平安和諧涌寶”的總體發(fā)展思路,以樹立“生態(tài)立鎮(zhèn)、科教興鎮(zhèn),城建促鎮(zhèn)、旅游活鎮(zhèn)、林畜富鎮(zhèn)”的發(fā)展理念,展現(xiàn)“東南重鎮(zhèn)、生態(tài)要鎮(zhèn)、旅游小鎮(zhèn)”的良好形象。在上級各部門的幫助支持下,通過全鎮(zhèn)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教育、文化、衛(wèi)生、計劃生育、科技、扶貧開發(fā)等社會各項建設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為全面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涌寶坐落在云縣東南部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山間河谷盆地(鍋底壇),泉水由東、西、南三面山谷流出,流向壩心匯成小河,河水沖出北山口,流入拿魚河,匯入瀾滄江。
 
  人文地理
 
  傳說:很古很古以前,有位神仙——何仙姑路經勐搞,觀此地形,決定堵住北山口(現(xiàn)鎖水閣處),造一湖泊來養(yǎng)珍珠。于是何仙姑回家后帶領兒子豹二,進行搬山造湖行動。一個深夜,身高丈二的兒子挑了兩座山,自己背了一座山,母子兩向勐搞進發(fā),當他們行至壩子北邊,眼看將到北山丫口,于是歇擔觀察,怎樣堵住北山口。忽聽得南邊吼聲大作,回頭一看,是一虎一獅正在搏斗,兩獸越打越猛不分高下,可后來獅子大怒抓傷了虎脖,虎漸漸敗落。豹二見狀,抽出扁擔前去勸架。行至獸前舉起扁擔向獅子打去,將獅子打成三節(jié),一場獸斗才告結束??杀氐綋埃潞帽鈸鷾蕚涮羯蕉驴?,忽然四面山寨雄雞報曉,使山生了根,挑不動,也背不起,母子二人無可奈何,只好棄山而回。
 
  以后壩子北邊有一座山(銀盤山),山腳一臺地尤如背索盤于山下,這就是何仙姑背來的山。銀盤山西面又有兩座山,一東一西獨立相望,東面叫做山帽山,西面叫做飯勺山,中間一條小路相連,稱為扁擔路,這兩座山是何仙姑的兒子豹二挑來的。往南看一東一西兩座山,隔河相對,東邊叫做老虎山,老虎山兩則有塌山,山前有泉水,水味甘甜,這是老虎被抓傷后流淚不止。西邊叫做獅子山,中間兩個洼子將山切為三截,這是當年豹二用扁擔所打的,如今獅身早斷,獅的雄姿依存,何仙姑和她兒子的舉動,感動了玉皇大帝,就派天兵天將在壩心打出一股熱水(熱水塘),熱水涌出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疲勞的人洗過熱水澡后,全身舒服又松散,給世代人民享受,可觀!可觀……
 
  民風民俗
 
  大年三十:全家團聚,換門簾,椿巴巴,殺年豬,洗克膝頭,忙得不可開交。吃年飯可講究呀!根據(jù)傳說,天上派下一只天狗,狗尾巴帶著一個葫蘆,到人間后被雞發(fā)現(xiàn),雞覺得好奇,將葫蘆啄通,哇!盡是些籽籽。主人好奇,將這些籽籽撒于田地中,到秋天,滿田地長出金黃色的五谷雜糧,收割后供世間人類食用。從此決定年飯人不能先吃,要給狗先吃,以表謝意。主人拿上一篩子雜糧,邊撒邊叫,公雞、母雞回來,回來嘍!雞邊吃食邊吱、吱、吱應聲,后來在公雞和母雞腳上,拴上紅絲線給雞叫魂,以表感謝雞的功德。事畢全家人才圍桌面座,吃年飯。年飯一定要有剩余,以
 
  表示年年有余的好口風。這一風俗一直留傳到至今。爽!
 
  大年初一:成群結隊的人們,帶上香紙、貢品獻山神,以示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大年初二:按先敬神后敬人的風俗,全家老小帶上香紙鞭炮及貢品到墳前給祖先掃墓拜年,以表示感謝祖先對兒女的撫育之恩。
 
  清明節(jié):按二月清明莫上前,三月清明莫在后的風俗,選一吉日,全家人帶上香紙、貢品、楊柳葉,前往墳墓前。先獻后抖樹,墳上插上楊柳葉,燒上香,獻上貢品,全家人一一嗑頭。舉獻,燒錢紙,放花炮,事畢全家人點上一柱香,叫所有參加掃墓人的名字,回來、回來,一個莫在下,眾聲應,回來嘍!回來嘍!這場面十分熱鬧壯觀。
 
  立夏節(jié):每家都要在房屋四周撒上灶灰,這叫打灰塵??煞郎哌M家,以保安全。
 
  端午節(jié):吃縱籽,喝倉甫酒,老人給娃娃織大蒜(形狀像燈籠),給娃娃帶在脖上,用布制成一個葫蘆,在娃娃衣后補上,這叫補屁股。祝福娃娃快長快大,百病消除,早日成材,報效祖國??捎^!美。
 
  月半節(jié):主人燒上一柱香,抬上一碗凈水,放上一朵鮮花,走到路邊,口念:“老祖祖回來!我來接您,回來躲躲雨。”接到堂中。堂中設一桌,擺上香爐,燒上香,點上油燈,貢上凈茶凈酒及各種貢品。嗑三個頭,以表示祖先接回。一般從七月初一接到十四,一日三次貢獻。七月十四下午抬上香紙及貢品,送至路邊,接祖才告結束,真是香飄千里,心情幽幽。
 
  六月火把節(jié):把姑娘接回家中過節(jié),殺雞、宰羊、凡殺羊者可得到羊頭、心、肺表示敬意。有說有笑,熱鬧非凡。共進晚餐,晚上打起火把,到田地邊轉一轉,祝風調雨順,糧食豐收。那時滿田壩火把火光閃閃連成一竄又一竄真是五彩賓紛,十分壯觀,因漢人的霸道,漢人過6月24日壓制彝族過6月25日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開心!
 
  八月十五:全家兒女回家過團圓節(jié),擺上一桌雞、鴨、魚、肉、香美飯菜,全家人圍桌而座,有說有笑,喝酒祝福,全家人團圓高興萬分,暢談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晚上當圓月爬上房頂,拿出月餅、松子、板粟、核桃、石榴、糖果、點上油燈,燒上香。凈茶凈酒,擺在桌上,嗑頭獻月亮。岔河街風俗是扎上一個雞蛋將月餅食物裝在一茶盤上,由男人抬起爬到房頂上貢月亮。以防狗貓?zhí)ぶC钤?、妙栽?/div>
 
  月食:全寨人打鼓敲鑼或打鑼鍋蓋,邊打邊叫:“天狗吃月亮咯,救月、救月……”這一舉動直到月亮恢復亮光,方才停止。聲勢浩大!
 
  日食:全家老小當日食來臨,朵于房中,門窗戶緊閉,用黑布遮住眼睛,以防眼睛被刺傷。到日食已過,陽光出現(xiàn),方才出門。亮!
 
  打歌:在討嫁的大喜日子里,流傳著打歌的風俗,以祝賀主人的大喜日子,晚上擺一升斗,燒點香,主人將升斗交給打歌的主持。主持抬著升斗帶領全體打歌人,倒打三轉,正打三轉,又將升斗放回桌中。打歌在笛聲中開始,三方三轉合腳歌,半方半轉三踏腳……。男女老少一齊跳呀、樂呀,樂滿場喜笑盈開,這邊歌手們手掌牙巴高聲唱,那邊歌手來對歌,你唱我對真熱鬧,樂得大伙笑哈哈。打到半夜主人供給一餐打歌飯喝酒、吃煙,喜氣洋洋。吃過打歌飯后打歌又開始了,天亮前有一伙歌手打入房內,在里邊打或唱,把房門關上,外邊歌手在外邊打或唱,一場對歌正式開始,內唱外對,一唱一和,直唱到天亮,外邊的把調子對合了,房內歌手才開門相迎,主持將升斗交還給主人,主人高興萬分,設酒菜相謝。一場打歌才告結束??鞓窔g心!
 
  九月祭土:天地為之所大,靠天風調雨順,靠地萬物生長,借土養(yǎng)命。農歷9月(土黃天),人們紛紛前去祭土,祭土首先用土鍋裝上五谷雜糧,進行燒煮,待熟后。燒上三柱香,抬著土鍋前去祭土,一邊敲打鍋邊,一邊大聲念:“土地公公在上,受小人一拜。”按東、南、西、北方向連嗑三個頭:“土地公公大發(fā)慈悲,保佑我們全家老小,五谷豐登,有吃有穿,百病消出,大發(fā)大富……。”至今流傳甚廣。自我安慰!
 
責編: 深水魚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