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普洱茶,最容易陷入的三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普洱茶年份越久,價值越高
 
  不要簡單地認為普洱茶年份越久價值越高,這不僅僅是辨別普洱茶最大的誤區(qū)外,更是商家比較坑爹的忽悠消費者的理由和手段之一。
 
  對于很多消費者、收藏者、投資客來說,不要盲目的追求所謂的三五十年的“老茶”。
 
  一方面,這樣的茶真正有價值的已經(jīng)存世非常少了,現(xiàn)在市面上鼓吹一些幾十年,價值幾十萬一片的茶,其實真品非常少,有也只是在那些收藏大亨、收藏家手里面,一般的商家是沒有的。
  另外一方面,收藏年代越久越值錢,其實不然。如果抱著投機的心理去追求老茶的價值和利潤,那么下場一定會很慘。因為茶始終是飲品,雖然有些茶具備了一定的品飲、收藏、金融、社會、歷史文化屬性,在時間差的情況下提升了一定的價值和價格,但并不代表每一種放得越久的普洱茶越值錢。最后導致的結(jié)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便是“入老茶者,自食惡果”!
 
  此外,對于幾十年的“古董茶”甚至老茶來說,由于年份太久,就會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在沒有科學儀器的檢測下,你很難確定茶葉里面有沒有在這幾十年的過程中,因存放環(huán)境的不斷變動而滋生了其它對身體有害的東西。還有就是茶葉已經(jīng)“陳化”得太過分了,已無飲用價值,對于沒有飲用價值的商品,是很難獲得市場價值的。
 
  從以上幾點可以得知,普洱茶只有質(zhì)量合格的產(chǎn)品,然后在合適的儲存條件下,普洱茶品質(zhì)才會向“好”的方向轉(zhuǎn)化。相反,如果質(zhì)量本身不優(yōu)異,倉儲或者存放條件不好的話,那么茶葉是不會朝著好的方向轉(zhuǎn)化的,無論是放多少年,其價值仍然不會有所提高或改變。
 
  誤區(qū)二:以山頭茶論天下,盲目追產(chǎn)區(qū)、追山頭
 
  茶區(qū)、山頭,是從地域上對普洱茶的一種劃分。當然因為這種劃分使茶葉不管在品質(zhì),品牌,還是價格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區(qū)分度和差別。但往往就是因為這種以山頭論品質(zhì),論優(yōu)劣的風氣,擾亂了很多消費者對普洱茶的正確判斷。
 
  你比如說,本來不是易武或者老班章的茶,在包裝上打上這兩個產(chǎn)地的茶,就會使很多人上當。因為對于有些消費者來說,往往只認牌子,而不會也不懂得怎么去辨別這些茶,只是看到包裝上打著這樣的牌子,再聽聽別人的忽悠,頭腦一熱就高價買下了不是易武和老班章的正品茶。
 
  因此,不要以山頭茶論天下,盲目追產(chǎn)區(qū)、追山頭。應該冷靜的挑選你要買的茶,因為每個山頭都有好茶,不要一味的追求名山茶,只有真正的品嘗到,喝著喜歡了,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誤區(qū)三:古樹就一定很大(樹齡、樹型、樹葉)?
 
  對于古茶樹定義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樹齡超過百年的茶樹就叫古茶樹;另外一種是,古樹茶一般生長在海拔較高的茶山之上,樹齡一般超過300年,無人為因素,環(huán)境原始生態(tài)生長,產(chǎn)量低,不易采摘的茶樹稱之為“古茶樹”。相較于前者,后者更具備說服力。
 
  在辨別古樹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著誤區(qū),往往根據(jù)葉底的大小厚薄來判斷,以為葉大葉厚就是古樹茶。其實,葉大葉厚跟古樹與否是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而是跟茶種有關(guān)。茶樹有大葉種和小葉種,有厚葉型和薄葉型。
 
  對于樹型和葉子來講,經(jīng)常采摘的古樹可以長得很瘦小,樹根直徑越大不代表樹齡越老,不同的茶樹品種,相同樹齡、直徑不同,然而并不是每棵古茶樹采摘的葉片不一定都很大,也有小的。因此針對市場上常有人用大葉厚葉,輕度揉捻,制成松拋條的茶,充當古樹茶,通常就要小心了!有可能就是一般的臺地茶,并不是真正的古樹茶。說到底,在古樹茶辨別方面,還是要通過口來品飲、身體感受進行辨別,這樣才更加真實,才不容易出錯!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