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雖佳,鐵觀音雖妙,皆不是我之所戀!「

普洱雖佳,鐵觀音雖妙,皆不是我之所戀!「
  我出生在保山,一個文化厚重而氣質清雅的小城千百年來,這里的人保持著同樣的生活習慣——家家戶戶都養(yǎng)花,個個男人都喝茶。養(yǎng)花對保山人來講是一種刻在骨子里的習慣,這里幾乎每一家都養(yǎng)花,但卻極少有人拿花來攀比炫耀。與養(yǎng)花一樣,保山人還很愛喝茶,在這里,成年男人沒有不喝茶的,當然了,喝茶的女性也不少見。無論是在辦公室上班的男人還是在田間勞作的男人,身邊都會有茶,忙碌之余就喝上幾口。客人進門,第一件事不是問你為何而來,而是問你喝茶還是水。
 
  小時候聽媽媽講過一個故事,我現在還記得個大概,說的是從前有一個地主,直到年終了還拖欠工人的工錢,他太霸道了,工人們都不敢吱聲,機智的管家決定鋌而走險,為大伙兒討回工錢。地主見管家來要錢,不好說不給,就說你要是能幫我曬一曬堂屋和臥室,我就把工錢給你,管家想了想,就找了一個竹耙把地主家屋頂的瓦片弄掉了,地主心虛,倒也沒責怪管家。接著又出了一道難題,你把茶壺裝進茶杯里,我就把工錢給你,于是管家一笑,準備拿起茶壺砸碎。地主一看,急忙拉住管家的手,說砸不得砸不得,然后就連忙付了工錢。房子拆了可以再建,可茶壺砸壞了就沒有了。從這個民間故事中也大概可以看出保山人對喝茶的態(tài)度了吧。
 
  小時候喝的茶,多是清涼山磨鍋茶,這種茶產自騰沖縣蒲鄉(xiāng)清涼山。清涼山磨鍋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價格低廉,為大眾所喜。兒時的我沒喝出多少味道,卻喝出了不少感情。十二歲以后,我開始喝尼諾茶。尼諾茶的產地是保山市昌寧縣尼諾山,1985年,昌寧縣被列為與浙江富陽、福建安溪、安徽岳西齊名的全國四個優(yōu)質茶葉優(yōu)質茶葉基地縣之一。
 
  喝“尼諾茶”不是因為它較清涼山磨鍋茶有名,只是喜歡它的味道。中學時代,我尤其愛“尼諾春”,外形不說,單說味道,“尼諾春”入杯注水,進水溢香,其色清雅而不散,濃郁而有清幽之質。芽葉舒展,茶水青綠如青柳,淺酌一口,水入舌尖,有輕苦無澀味,苦淺甜淡,卻尤為悠長。待第三口入腹,口中滿是清香鮮爽,似乎有嫩芽,從中生長而出。“尼諾春”給我的感覺,就如同春至,每一次喝下,心情平靜而愉悅,平和之中又有點莫名的幸福。如果以茶喻人的話,“尼諾春”必是一位初逢愛戀的少女。相傳明代昌寧縣碧云寺的僧尼便種植茶樹,品質良好,人稱碧云仙茶,正是尼諾茶的前身。
 
  “清涼山磨鍋茶”和“尼諾春”都是家鄉(xiāng)的茶。伴我走過童年河中學時代的也是這兩種茶。對于現在的我而言,家鄉(xiāng)與記憶是分不開的,心心念念之地便是家鄉(xiāng),而我親愛的家鄉(xiāng)也是我記憶的源頭。我十二歲離家求學,19歲來到昆明,保山距昆明正好千里,是關懷無法到達的距離。
 
  “清涼山磨鍋茶”的味道就如同親情,為重山阻隔,不能到達,其味久而彌香。“尼諾春”的味道是純潔真摯的友誼,分別四方,偶能細品,其味清而不散。對于孤身在外的我而言,它們便是我的思念。普洱雖佳,鐵觀音雖妙,皆不是我之所戀。

王家鑫 昆明大學城建學院2011級建筑學專業(yè)學生 
 
責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