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永德茶馬古道

  茶是中國物質文明的標志之一,是中國文化的自有之物,“神農(nóng)嘗百草,遇七十毒,得茶而解”,唐人陸羽還撰寫了中國第一部有關茶葉的專著《茶經(jīng)》。茶葉產(chǎn)銷飲用不僅是物質文明,也是一種濃郁的文化現(xiàn)象。
 
  永德縣境內風和日麗,干濕分明,四季如春。這塊風水寶地,不僅有成林成片的栽培形茶樹蓬勃生長,而且連片野生古茶樹也有數(shù)十萬畝之多。生活在這方熱土上的永德人民,從古至今,與茶為鄰,以茶作伴,有甚為悠久的種茶歷史和茶文化。茶葉不僅是飲品,是地方的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而且在地方群眾中,還將茶葉作藥用和食用。用米、茶、糖相炒,制成糊米茶,注水煮沸,飲汁,以去熱止泄;用沸水泡鹽茶飲,用于消炎和除感冒;用茶葉水洗眼,祛除火眼;每當茶葉冒出新芽,會從茶樹上采下鮮嫩的茶葉,洗凈,以作料相伴,作涼拌菜食。其味鮮美、獨特,其效清涼、散熱。在俐侎人部落,每年古歷三月十五日,俐侎人都會虔誠地到茶樹下焚香、叩拜和祭祀。此外,永德還流傳著很多關于喝茶的順口溜,諸如“早茶一盅,一天威風”、“成天不喝茶,心頭亂麻麻”等等。地方群眾在長期飲茶中,不僅孕育出了很多茶歌茶調,且衍生了獨特的茶禮茶俗、茶藝茶道。茶歌和茶調中,流傳廣泛的有按月份連唱的《十二月采茶調》和有民間流傳的打歌調等?!妒虏刹枵{》從一月唱到十二月,概括和總結了茶葉的生長規(guī)律,并包涵人生的處世準則。如{一月采茶調》的唱詞:“正月采茶茶不發(fā),媳婦有空回娘家。各種禮物裝滿袋,身上背著胖娃娃。父母養(yǎng)兒不容易,孝敬老人莫要忘。爹媽在時山成路,爹媽不在路成山”等;民間流傳的打歌調中,涉及茶葉的也不少。典型的有“張家門前有棵茶,一對知了順茶爬。想問知了叫什么?口干舌燥想吃茶”等。極能反映地方群眾傳統(tǒng)茶禮茶俗和茶藝茶道的,就是“雷響茶”。其共有溫水、破竹、打茶、洗具、雷響、苦渡、敬茶七道工序。以上所列,茶馬文化包含著茶文化。
 
  除此之外,茶馬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就是馬幫文化??h內郡縣設置已有70O多年歷史,作為滇西古老郡縣之一,縣境歷史上就是古絲綢之道和茶馬古道。
 
  在交通不便的歷史時期,茶馬古道原本就是一條人文精神的通道。從久遠的唐代至今,歷經(jīng)千余年的歲月滄桑,茶馬古道就像一條大走廊,連接并影響著沿途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chǎn)、生活、貿(mào)易、交往過程中形成并傳承下來。今天,縣內還流傳著很多趕馬人的故事,就連現(xiàn)在的一些古稀老人,有的也有趕馬人的經(jīng)歷。我們也聽說過,馱茶馬幫長途運輸,爬山涉水,馱運一趟茶葉往返半月左右,有的二三個月,出門一轉不僅要賺錢和養(yǎng)家糊口,還得注意安全。因此,馱茶的馬幫有很多馬幫文化及禁忌。領頭馬要佩帶直徑為8—10厘米左右的銅鈴2顆,二騾佩帶直徑約3—4厘米的小銅鈴8—10個。頭騾二騾的轡頭要用紅綢布扎成。轡頭兩邊鑲有紅綠玻璃珠數(shù)十顆,轡頭額前鑲有鏡子。紅轡頭和鏡子主要是驅兇避邪,以防馬幫在山嶺密林中遇上虎豹侵害。馱茶馬幫還配有銅铓及刀槍,規(guī)模大的馬幫配铓鑼2—3面,邊走邊敲,铓聲鈴聲相互交響,不僅能驅邪避兇,而且給疲乏的人馬帶來恰悅的心情。同時也給遠處傳遞信息,表示馬幫來了。訓練有素的馱馬很通人性,各匹馱馬均有固定的名,起卸馱子時,主人只要喊其名,馱馬就各就各位。各匹馱馬的名稱按其長相,毛色、性格來取名。馬幫每當出門遠行,要選擇吉日,殺牲祭奠。在吉日出門遠行,預示生意好,途中安全,若是在兇日出門,不僅生意虧本,還會出現(xiàn)人馬意外傷亡事故。馬幫若遇涉水過江,渡船之前絕對禁記說“翻”和與此諧音的話,投宿、歇腳開燒時,煮飯的火塘位置要選擇在下一程前進的方向,不能選在原來的方向。如由東往西走,火塘應設在西邊。馱馬不聽主人使喚時,主人不能任性,而罵馱馬“豹子咬”一類的不吉利話等等??h內還流傳著很多《趕馬調》,諸如:“三片茅草搪地氣,三片濾液遮露水;三個石頭打個灶,就地挖個洗臉盆”等等。這些都足以證明,馬幫文化在縣內具有根深蒂固的影響。
 
  隨著古驛道的通達,商品交流的活躍,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日趨繁榮,這些進步和繁榮都和茶馬古道是分不開的,也正是茶馬古道的形成和繁盛,鑄就了伴隨我們幾千年,沉淀于我們心靈深處,推動我們不斷前進的茶馬文化。茶馬古道是一種超越自我,超越極限的生存之路、探險之路和人生之路。茶馬古道鑄就了永德人吃苦耐勞、淳樸善良、果敢剛毅、奮發(fā)向上的品性。茶馬古道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精神!
責編: 深水魚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