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的邊緣行走(21)——倚邦山,山歌

文/俗部
  如果從象明街中間那座橋過象明河,左轉過嶍崆老街幾公里再右轉,一直爬山,三十公里,就是著名的倚邦了。倚邦茶山在六大茶山中是最高的,倚邦街就坐落在一架海拔1420米的山梁上。今天我們還是按習慣稱它為街,而實際上,它無集無市,全體務農,只是座有一條寬街的村莊。站在大街上,看著那寂寞的街道,誰能想象出它昔日的繁盛呢?

  在倚邦山梁的邊上,秋冬季節(jié),當草蔓枯萎,可以看到厚度約四米的、屬于灰坑性質的文化堆積層斷面,殘磚剩瓦、陶瓷碎片,錯雜其中,稍稍分層觀察,便能大體看出這山梁上的小街曾經的悠久歷史。倚邦的歷史可以上溯唐宋,明代中后期已經很興旺了,至清代中期則走向鼎盛。當時的倚邦,是西雙版納、即十二版納中的茶山版納的行政駐地,是六大茶山的茶葉營銷中心。那時,倚邦人口過萬,整條街上都是茶葉商號、加工作坊、客棧、茶館和酒家。倚邦土司從乾隆直至清末,先是統(tǒng)管六大茶山,后來優(yōu)樂劃歸車里,又統(tǒng)管五大茶山,直至民國。后來易武興起,倚邦的商業(yè)地位開始下降,但它仍然是民國政權在整個茶區(qū)的行政駐地。

  只是,當時的行政者還不如倚邦世代世襲的曹氏土司,他們以抗戰(zhàn)的名義橫征暴斂、欺壓良善,終于在一九四二年激起民變,以基諾族為首的各族以他們的保護神“孔明仙”為號召,集結起來,兩次攻進倚邦,并以縱火的方式泄憤。兩次大火,學校、廟宇、商鋪、土司署都化為灰燼,最后,繁盛數百年的倚邦,被燒得只剩六間房屋。

  從那以后,倚邦再也沒能恢復。

  漫步在寂寞的倚邦街上,不知怎么,耳邊仿佛聽到趕馬漢子、采茶姑娘曾經的歌唱:

  茶樹長齊一排排,引得茶妹結對來;

  茶妹采茶難上樹,小哥給能搭個臺?(注1)

  妹家門前一條街,貨臺大門向街開;(注2)

  千人萬馬都走過,只等阿郎進門來。

  妹家門前鋪石板,要來要去隨你便;

  來時不要出聲音,去時不要把灰沾。

  對門對戶一條街,茶鋪對著酒鋪開;

  茶鋪門前等茶喝,酒鋪門前等乖乖。

  日日趕路兩頭黑,肚子餓了褲帶勒;

  不知是誰想念郎,突然感到耳朵熱。

  縈繞在耳邊的這充滿青春激情與野性的歌唱,今天,再也聽不到了。

  哥哥你在哪里?妹妹你在哪里?

  【注】

  1、給能,能不能。給讀格。

  2、街,讀該。
 

責編: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