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打通了易武茶的任督二脈【宋聘號不再只是傳說】

他們打通了易武茶的任督二脈【宋聘號不再只是傳說】
  10月18日,周日,天氣晴朗,略悶熱。
 
  復興沙龍第15期,主題“易武之美——復興二十年”
 
  主持:李揚
 
  發(fā)言嘉賓:
 
  乾利貞宋聘號掌門人:施繼泉
 
  號級茶研究專家:楊凱
 
  茶馬古道專家、茶文化研究學者:周重林
 
  收藏家、茶生活家:聶懷宇
 
  51普洱網(wǎng)總經(jīng)理:呂建鋒
 
  蒙頓茶膏總經(jīng)理:崔懷剛
 
  武易堂堂主:王俊
 
  品飲茶品:宋聘號2006年百年野放古樹、宋聘號2010年百年復刻版、宋聘號2015年百年復刻版、1995年版真淳雅號
 
  審評杯評鑒茶品:乾利貞宋聘號2006年-2015年百年野放古樹
  楊凱:今天的主題是易武之美,講易武要從六大茶山說起。我們云南人都知道六大茶山的位置,在西雙版納的勐臘縣。云南的普洱茶在明代取得了很大的發(fā)展,“普茶”當時就已經(jīng)商品化,清初就已經(jīng)有六七千擔,這個數(shù)字在當年是不小的數(shù)字,茶葉在當時的自然經(jīng)濟的狀況下,還是很重要的產(chǎn)業(yè)。清初經(jīng)過云南官員的不斷努力,普洱茶的產(chǎn)量也在不斷的增加。
 
  《滇海虞衡志》中已經(jīng)提到入山制茶的人有10萬,先不論這個數(shù)字的虛實,它至少說明了六大茶山的繁榮。有商號、有商人、有馬幫、有茶農(nóng),是很繁榮的。1800年前后漢人大量進入易武。大量的漢人進去對當?shù)夭铇I(yè)是有促進作用的,過去少數(shù)民族的種植比較粗放,漢人種植更精細化,漢人進去后,易武的茶業(yè)就開始不斷的突飛猛進。
  在易武,凡是有點社會地位的人,都回家開個茶莊,這樣就出現(xiàn)了很多老字號。這些老字號做的茶也是參差不齊,當時出口到香港賣價最貴的是宋聘號、宋寅號、乾利貞號。乾利貞號和宋聘號在清末合并,由一家管理公司來經(jīng)營管理。
 
  當時的商業(yè)模式和現(xiàn)在不一樣,周期比較長,春天采的茶一般要秋天才加工(壓餅),秋天馬幫才進茶山運茶。清末的時候,乾利貞就在昆明、普洱、個舊等地都有分號。昆明的分號是清代經(jīng)濟特科狀元袁嘉谷的哥哥袁嘉猷負責。
 
  易武茶到清代以后影響力和名聲越來越大,這不是炒作的,是茶的內(nèi)質(zhì)決定的,易武茶確實好喝。這個茶的很多特性都比較符合我們內(nèi)地漢人的品飲習慣。這個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下來,1949年以后,中國茶葉公司建在勐海,做出口紅茶偏向勐海料,但做普洱茶還是偏向于收易武周邊。到20世紀90年代,就有臺灣人到內(nèi)地尋找普洱茶。1993年在普洱召開了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來參加會議由很多港臺、新馬泰的專家學者和商人,當時一些人就進入易武,開始恢復易武茶的生產(chǎn)。


 ?。ㄔ跅罾蠋熤v述易武號級茶歷史的時間里,第一款茶已經(jīng)喝完,現(xiàn)場的都喝到了宋聘號2015年百年復刻版的味道。)
 
  李揚:我們喝的第一款茶是2015年宋聘號復刻版,如同楊老師剛才所說,馬幫秋季才進山,因此歷史上的宋聘號是春秋配。王俊就是易武的石屏人。我去過他家,到易武去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現(xiàn)在,易武當?shù)噩幾宸N菜都沒有漢族種得好,只因為漢人懂歷法。易武茶被漢人“文化”,因此也結(jié)合了漢文化的審美趣味。
 
  施總:記得以前李揚私下說,宋聘號的茶是茶葉市場里喝到的最好的易武。明末清初漢人到邊疆開墾,是相對先進的種植生產(chǎn)工藝。當時有很多川貴地區(qū)的漢人。我們在倚邦就可以看到漢人帶過來的小葉種。前段時間去倚邦拜會了一下曹土司的墓地,當時想為什么在小山頭有這么濃厚的漢文化,后來去了建水、石屏,我才明白了。
 
  你們?nèi)ヒ邪畹睦辖肿⒁馐搴团_階。臺階不是平的,這通過石階你可以看到當時等級的森嚴。我們在倚邦可以看到很多房屋的構(gòu)建,石柱礎,你現(xiàn)在仍然可以到倚邦去感受當年的繁華。過去的乾利貞宋聘號,是一個股份公司,不屬于某個家族。有人說,你姓施,不是云南人,你不可以來做這個事情;也有人說幸虧宋聘號是你來經(jīng)營。
他們打通了易武茶的任督二脈【宋聘號不再只是傳說】
  我先講一講這個商標,最早這個商標是屬于乾利貞的,這個圖叫“平安如意圖”。宋聘號在清朝是文人治理的公司,這個圖像也呈現(xiàn)了很多清代中期比較流行的紋樣。商標上的“春尖”,指的是3月20號到4月20采的春茶,不是春茶的尖尖。
 
  這個商標里有琴棋書畫,這里面還包括了儒釋道。我們看得到有儒家的清供,有佛家的萬字,有道家的卦象。寶瓶上面插蓮蓬,這個在明清文人畫的案頭清供經(jīng)??梢钥吹?。商標右下有個貝殼,在過去代表的是貨幣。這個商標與其他的公司不一樣之處,就在于具有這種文人性的東西。為什么乾利貞宋聘可以在香港賣到高價,我想,除了品質(zhì)之外,和這個品牌經(jīng)營宣傳、品牌形象都有關(guān)系。
  易武在1949以后并不是不生產(chǎn)茶葉,我問過當?shù)氐囊恍├先耍麄冊?0世紀70、80年代也有做,由中茶公司統(tǒng)一收購,收回去用于拼配。也有人到易武收毛料、做紅茶。
 
  我在臺灣和一些喝老茶的人聊天,他們以前買老茶,是為了養(yǎng)壺,那個時候老茶和新茶的價格差不多。
 
  20世紀90年代初,有人喝到這些老茶,發(fā)現(xiàn)不錯,就打算到云南去找他們喝到的這種普洱茶。當時他們帶著一片宋聘號,來找做這個茶的源頭,到了勐海茶廠,勐海茶廠的人說這茶是易武人做的。當時的易武已經(jīng)不做茶了,于是找到易武的老鄉(xiāng)長張毅,并由他帶頭找到了宋聘號的老制茶師張官壽,當時就按照他的記憶還原制作了易武圓茶,就是“真淳雅”號。94年做了第一批,壓得餅型不好,被圈內(nèi)成為“牛屎餅”,95年的餅形好一些,但仍然偏厚,到了96年餅型才薄下來。因為這個茶和宋聘號有關(guān),也習慣稱其為新宋聘。
  95年“真淳雅”

  這是1949后,第一批用易武傳統(tǒng)的方式,用古樹茶做普洱茶,它是一個里程碑,開啟了易武94年到現(xiàn)在20年的一個里程。雖然現(xiàn)在看這個東西(初期的“真淳雅”號)不成熟,但是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我們2005年,有幸重新開始了這個公司,開啟了這個品牌,當年做茶的一些老人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張毅當年帶出了很多人,目前我們易武的傳統(tǒng)壓制方式和技藝,可以說是宋聘號恢復和傳承的。
 
  我到易武也有10年了,我非常熱愛易武,出門在外我都說自己是易武人,我對那里的土地和茶農(nóng)都有很深的感情。2006年我們用麻黑的原料做了第一批茶。
 
  2010年,隨著我們對易武的認識,我們做出了2010年的復刻版。這款茶,我們是用2010年的春茶,09,08的春秋茶拼配的,它轉(zhuǎn)化得很好。
 
 ?。ù藭r已陸續(xù)喝到第二款的宋聘號2010年百年復刻版和第三款的宋聘號2006年百年野放古樹)
  李揚:我回過來講一講漢文化的審美趣味,從《茶經(jīng)》里面講到有出膏記錄,為什么要出膏,是因為茶苦。在唐朝,太苦的東西我們是不喝的。到宋代也是,也是要“淋洗數(shù)過”,也是要“出膏”。漢文化的審美取向是不喜歡苦澀,是偏甜柔。你看現(xiàn)在江內(nèi)、江外的茶就不一樣。兩邊是越走越遠。我們可以感受到我今天喝這個茶的甜柔。喝過老班章、老曼峨的可以腦補一下。這種差距背后是有著深刻的文化原因的。
 
  周重林:我們現(xiàn)在的許多審美,是玉的標準。比如有人說“易武茶有油性”,我們用玉的審美來說茶,可能會有很多啟發(fā)。易武是我很有情感的地方。是我進入茶界第一個入的第一個茶山。
 
  我今天要講的是“易武茶的時間與空間”,首先我想問,如果沒有易武?我們會怎樣?我們做茶的人會失去很多樂趣;云南茶以及茶馬古道缺乏完整表達;茶葉締造的遺產(chǎn)感知缺乏有效依據(jù);普洱茶如何談復興?
 
  從地理位置看易武,你結(jié)合圖來看,易武并沒那么遙遠。從唐代的利潤城,元明清以來主產(chǎn)區(qū)以及集散地,從古六大茶山到法國人覬覦之地,易武置身歷史大變革之中。
他們打通了易武茶的任督二脈【宋聘號不再只是傳說】
  易武茶的三大浪潮。唐以來想象的共同體,歷史與現(xiàn)實語境。我們在商標中看到一個過去的中國。我們在重塑過去的生活。復興太大,可能用重塑。2009年我負責一個項目,茶馬古道能不能申遺?云南茶如果抽離了茶馬古道,就不好談了。有了茶馬古道,有了普洱茶,我們可以說產(chǎn)地還在,技藝還在。
 
  今天說要講故事,但是我覺得普洱茶的故事還是沒講好。去年開始的一帶一路,我接受的邀請不下二十個,茶馬古道可談的是什么呢?我覺得就是產(chǎn)地、傳統(tǒng)、工藝構(gòu)成的生活。現(xiàn)在時代很好,要的就是學習的生活。
 
  李揚:剛剛我們喝的是2006年的茶,韻和氣感受上不一樣,就像我們一期講過的什么是“陳”,陳不是固定的狀態(tài),而是變化的過程。請聶老師談“陳”。
 
  聶老師:茶的品鑒和玉大概有相同的地方,我今天從玉的角度來說。我朋友昨天提到一個問題,洪荒時代的先民為什么選擇玉,中亞、西亞都選擇了玉。玉的材質(zhì)和人親近,來自感知。我們通過自己的感知選擇了“玉”這個唯美的東西,選擇用它做禮器。玉文化的發(fā)展,不是來自某種邏輯,現(xiàn)在玩玉的都知道,很有邏輯的是站不住的。我們的玉文化經(jīng)歷了很多個螺旋式發(fā)展,它不是一個線性的。茶葉和玉的某種聯(lián)系,應該是在某個輪回上發(fā)生了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在整體的氛圍是浪漫的,我們審美可能會出現(xiàn)點新東西,我覺得身在這個時代,很有趣。
  施:對,包漿是氧化的作用,茶葉在不斷的變化。我們看茶的好壞,一定要看它是否油潤。
 
  李揚:喝普洱茶,多了一個時間的維度,你能想到的美就不一樣了。我們討論許多茶只能就茶論茶,古六山這個地區(qū)能論的東西就很多可以論。這就是厚重。這樣一種易武之美,是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
 
  這里在補充談一點工藝,易武為什么不做紅茶?因為茶梗很長。這樣在做紅茶的過程中發(fā)酵很難均勻,就如同帶“馬蹄腳”的藤條茶鮮葉很難用于紅茶發(fā)酵一樣。我請施總講一講宋聘號有什么制作的工藝。
 
  施:第一次在復興看到講藤條茶的文章,我還不知道藤條茶是什么,看了文章,我想說藤條茶不就是易武傳統(tǒng)的采摘方式嗎?
  現(xiàn)在很多人做茶很容易忽略茶的成熟度。95、94的真淳雅,當年采的不熟,苦澀味偏重。足夠成熟的易武茶,應該是葉片5公分、梗3公分。2006年的茶成熟度最好。在加工方面,好多茶農(nóng)知道怎么炒,但是不知道怎么表達。一個梗炒太輕,就有青味。易武人炒茶,會掐梗,掐不斷就熟了。
 
  呂建鋒:易武茶為什么口感好,我覺得是易武茶有梗。我覺得“梗”可能就是易武茶剛炒出來好喝,擺一擺更好喝的原因。前段時間,我去易武待了22天,各個村寨也比較熟。易武的茶性價比高、產(chǎn)量比較大,這可能是因為現(xiàn)在品質(zhì)好的茶易武茶比較多。但我個人覺得是易武茶的加工工藝不如勐海好,另外也還有一些現(xiàn)實問題讓我擔憂。
  崔懷剛:我就去過一次易武,我對茶山的辨識度不高。在茶山里看到許多與老字號有關(guān)的人,我覺得有三類人:第一,借老字號的名氣;第二,攀親戚;第三類,就是施總這樣的,能從品牌精神、從傳統(tǒng)技藝來理解宋聘,我很敬佩。
  李揚:我最近看了本書,叫《經(jīng)濟發(fā)展原理》,里面談到一個觀點很重要,一句話總結(jié)下來就是“能創(chuàng)新的才是企業(yè)家”。而我們今天關(guān)于老字號,老技藝,老品質(zhì)的恢復,其實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一種為了更好還原的創(chuàng)新。
 
  壓軸:施總親自沖泡1995年真淳雅。大家排隊品鑒。


  審評杯同時開湯2006-2015乾利貞宋聘號2006年-2015年百年野放古樹。
  這場品鑒沙龍,我們探討了易武二十年的還原和創(chuàng)新,也共同見證了這十年宋聘號的軌跡,用舌尖感受了宋聘號的10年陳韻。
 
  本文為現(xiàn)場錄音整理,嘉賓發(fā)言僅為個人觀點,解釋權(quán)歸嘉賓所有。
責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