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普洱茶“七子餅”時代


        一、時間:
 
  1968年以后,中茶牌圓茶改名云南七子餅茶為開始,至本世紀初云南各大國營茶廠轉制而告一段落。
 
  二、內容:
 
  七在中國是一個吉利的數(shù)字,象征著多子、多地、多福、多壽、多禧、多祿、多財,七子相聚,團圓美滿。其實七子圓茶的規(guī)制始于清代,《大清會典事例》中就有“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準,云南商販茶,系每七圓為一筒,重四十九兩”的記載。(重量說法:古法制約七兩約現(xiàn)代357克,因為一餅茶為357克,一筒七餅;357克*7餅茶=2499克,約2.5公斤。一件12筒約30公斤。一匹馬馱2件約60公斤,不多不少,剛剛夠好。)當時規(guī)定了七子茶的規(guī)制,但還沒有具體的“七子餅”這個叫法。反而圓茶稱謂被一直保留了下來。進入新中國,新成立的中國茶葉公司接管了云南中國茶葉公司,茶葉開始了國營。云南茶葉公司所屬各茶廠,開始用中茶公司的“八中”商標生產“中茶牌”圓茶。中茶牌商標使用年限第一次授權的起止時間是1952年~1972年。
  到了70年代初,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號召力、更利于宣傳和推廣的名稱,于是他們改“圓”為“餅”,這一時段茶餅包裝不再印上“中國茶葉公司”字號,改為各茶廠自行生產,統(tǒng)稱“云南七子餅”這個名稱。七子餅時期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海外市場對普洱茶的需求逐漸增大,進出口公司為了統(tǒng)一規(guī)范而逐漸形成的體系。為出口需要,也為使各廠家生產的茶品有統(tǒng)一的識別標志,1976年,中國土產畜產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對普洱茶進行了編號,規(guī)范嘜號的使用。(嘜號前兩位數(shù)字代表開始生產此嘜號的年份,第三位代表茶品原料的系統(tǒng)級別,第四位為茶廠的代碼,“1”為昆明茶廠,“2”為勐海茶廠,“3”為下關茶廠,“4“普洱茶廠。)
 
  三、主要茶品:
 
  有昆明簡體字七子餅茶、下關中茶牌簡體字七子餅,上兩款是早期與印級茶交錯生產的,使用的是中茶牌商標。
 
  上世紀80年代有:下關中茶牌繁體字七子餅(8653鐵餅)、黃印七子餅(認真配方黃?。⒋笏{印七子餅、水藍印七子餅、7542-73青餅、8582青餅、紅帶七子餅、7532雪印青餅、80年代7542和7582的厚紙和薄紙青餅、88青餅等等。
 
  90年代后除了昆明、勐海、下關生產的傳統(tǒng)常規(guī)茶外,印刷包裝還有紅大益、紫大益牌子的七子餅。另外,還有后建的大渡崗、黎明等大型茶廠出品和茶商到各大廠訂造的七子餅茶。
 
  1.綠大樹
 
  2005年~2006年,江湖賜名XY定制于勐海茶廠的易武正山茶。90年代末20世紀初,易武茶逐漸崛起。1999年開始,廣東茶商葉柄懷連續(xù)數(shù)年,自己收料,委托勐海茶廠拼配壓制,定制了多個批次的易武正山大樹茶。由于是易武正山的原料、勐海茶廠的工藝、以及純干倉的倉儲,在2005年~2006年,品飲價值顯現(xiàn),知名度驟升,備受好評。而因為其包裝上有一棵顯眼的綠色大樹,遂被江湖賜名綽號“綠大樹”。“綠大樹”叫響了之后,很多家企業(yè)也都在茶餅上印上了綠色的大樹,而后來也有茶直名“綠大樹”。
  2.紅絲帶
 
  據(jù)說出自港臺商人對內藏紅絲帶的七子餅茶的稱呼。紅絲帶七子餅茶,就是指茶餅的餅面上藏有一條紅色的絲帶。茶餅中的紅絲帶最早出現(xiàn)的年份,現(xiàn)在已經很難考證了。但現(xiàn)有資料能查到的較早的“紅絲帶”代表,有香港商人定制的一批由勐海茶廠(當時還使用的是“中茶”商標)制作的7542熟茶。而內置紅絲帶的原因,是茶廠當時為了區(qū)分內銷和出口茶的不同規(guī)格,而帶有紅絲帶的,則是代表出口茶。
  而“紅絲帶”后來被當成一個名號傳遍江湖,還是由港臺商人開始叫出。聲名大噪后,很多茶商也如法炮制,在茶餅內放上一條紅絲帶,以示自家茶品用料上乘,品質優(yōu)異,所以“紅絲帶”也不僅僅是7542配方的茶品。
  而2014年,大益也出了一款茶,名字就叫“紅絲帶”(7432)。
 
  3.鐵餅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鐵餅”制作先驅——下關茶廠,它的鐵餅制作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而七八十年代后“鐵餅”更為人所知。像T7573、T7663、T8653、T8613、T8603等嘜號,都是下關七八十年代的鐵餅代表作。因為鐵餅在加工時的機器模具外部壓力大,成形后比一般的茶餅要更為堅硬,茶條更加清晰明朗。以下關鐵餅為例,外形上沒有石磨壓制形成的茶窩,而是多了很多機械模具上的很多顆粒狀凸點。
  當然,更重要的是,由于壓力,鐵餅內部的茶葉條索空隙更小,與空氣接觸面相應也更小,更適合長期存放和轉化,當然,撬茶時難度也更大了些。由于鐵餅風格明顯,獨樹一幟,數(shù)十年的積累下,也已經在普洱茶譜系中自成一派。很多企業(yè)也都有鐵餅產品問世。
  4.大白菜、金孔雀
 
  90年代后期到2004年,何寶強先生及其兄長等人走遍云南茶區(qū),最終尋得后來被茶友們封為王者的班章茶,當時以何寶強先生為代表的廣東茶商、臺灣茶商都是在勐海茶廠進行定制茶或來料加工茶品的生產,班章大白菜、孔雀系列就是這其中的代表,而這批次的茶也成了現(xiàn)在普洱茶的代名詞——班章茶的首創(chuàng)。
 
  由于當時勐海茶廠一直處于改制階段,1999年勐海茶廠獲綠色食品和有機天然食品雙認證,標志的中心為一顆大白菜的圖案,故被茶友們親切的稱為“大白菜”。此時包裝上印有“大益”標志,很多不了解詳情的茶友誤以為這是大益集團的茶品,其實是當時作為來料加工的茶品所有包裝物料都是用的當時勐海茶廠的標識。(“大益”商標是1989年注冊成功的,作為勐海茶廠的子品牌主要對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要求屬下各茶廠使用中茶牌商標時必須繳付使用費的一個對策。)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上半年,改制后的勐海茶廠不再接受來料加工的方式,于是何寶強先生上山收購的優(yōu)質班章茶原料改到興海茶廠加工,所以2004年至2005年在興海茶廠加工的茶品都印有孔雀標志,中間卻有福今茶業(yè)的印章,底部為勐海興海茶廠出品。
  十多年前,班章大白菜系類、孔雀系列剛開始面世時,由于原料的成本遠遠高于市場上其他茶品,零售價格自然便高出其他茶品幾倍。作為班章茶的首創(chuàng)茶品,其濃強厚韻、特殊香氣吸引了很多懂得普洱茶美妙之處的客人,但更多的客人是持觀望暫不接受的態(tài)度,經過十年的陳化,大白菜及孔雀系列茶品的獨特香氣、醇厚茶湯、豐富變化、超強茶力。市場給出的反應更加直接,十多年前,只是比大宗茶高幾倍,現(xiàn)在被大家認識到價值之時已是高出其他茶品數(shù)倍乃至數(shù)十倍。
 
  這就是班章鼻祖——大白菜系列、孔雀系列,也是何寶強先生在普洱茶史上締造的一個傳奇。
 
  5.大益7542、7572
 
  7572與7542作為被業(yè)內譽為“評判普洱生、普洱熟茶品質的標準產品”,7542與7572是大益茶的代表,也成為普洱經典的象征。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問世至今,打造了一個普洱茶界的傳奇。其卓越的品質背后,重要基點正是勐海茶廠的產品拼配技術。
 
  眾所周知“拼配”和“發(fā)酵”是普洱茶制作過程中兩大核心工藝,也是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益茶制作技藝”的核心價值。“拼配”即用不同產地同一等級、同一產地不同級別或者是不同年份的茶青按照配方進行混合加工,這樣能揚長避短、顯優(yōu)隱次、高低平衡,從而不僅使茶葉的色、香、味、形符合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產出更具風格特點的產品,拼配幾乎是所有茶葉精制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勐海茶廠長期以來的大規(guī)模生產和充足的不同年份原料儲備,使得其對該技術的掌握與使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5.1八八青
 
  80年代尚處于計劃經濟時期,受限于政策及市場環(huán)境影響,當時茶葉市場并無大樹茶與臺地茶的概念。所有產品均是將各地曬青毛茶精制后,根據(jù)特定配方拼配而成。每年各大茶廠出品的產品也很多,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批茶體現(xiàn)出了與之前存放于香港濕倉完全不同的風味。
 
  1988至1992年之間生產的7542,由于剛出廠時茶品過于青澀,無人問津,后被香港聯(lián)合國際老板陳強先生來到了云南,以不到7元每片的價格收購了一批7542,陳強先生帶著樣品回到香港后,又賣給了陳國義先生,恰好經過干倉存儲,經過多年的陳化,品質才得以體現(xiàn),為何只有當年的“八八青”能獲得市場極大的追捧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時興普洱茶“入倉”處理,而八八青餅這么大量的一批茶居然僥幸逃免“入倉”,干凈存放下來,確實是傳奇。據(jù)有關資料介紹香港陳國義先生于1993年購進收藏了350件“7542”茶品(即業(yè)界影響最大的那批八八青餅),起初集中于干倉存放,1995年后才分批出售,濕倉、損壞的不多。在中期普洱茶當中,像這樣有一定陳化時間、有較大批量的干倉普洱茶,除八八青餅之外是絕無僅有的。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正興起喝干倉普洱茶,恰逢八八青餅問世,自然就成了干倉普洱茶的標桿;三是有品質。八八青餅是20年以上陳期的生普洱茶,茶底品質優(yōu)秀,是七子餅茶中的佼佼者。
 
  為什么1989年開始生產的茶餅叫八八青餅呢?由于生產于1988年之間,當時茶葉的經營商為了好兆頭,廣東人的口音八字是代表行運與發(fā)財,八八者亦寓意發(fā)財后可再發(fā)的意思。所以市場上為其命名為“八八青餅”。
 
  5.2紫大益、玫瑰大益、紅大益
 
  1996至2002年之間生產的7542,1996至2001年以前外包棉紙大益標識為紫色印刷,內飛則保持原來的紅色大益標識,因包裝紙顏色以及大益標識為玫瑰紫,所以被市場命名為“紫大益”;
 
  2001年以后生產的7542,因外包棉紙大益商標依舊為玫瑰紫色印刷,而內飛則由原來紅色大益標識改為玫瑰紫色大益標識,所以市場上將這批茶命名為"紅大益"。
 
  紅大益和紫大益相同,只因包裝紙顏色以及大益標識為紅色印刷,而被市場命名為“紅大益”。
 
  縱觀普洱茶七子餅發(fā)展史,發(fā)現(xiàn)它從“散收”到緊壓、從圓到餅,從“7兩”到“357”,歷史上的每一段進程均是都是為了當時運輸、儲存、計量的方便而催生的技術革新,而更富于傳奇色彩的,“7”這一數(shù)字永恒不變,所有的技術革新均是卻始終圍繞著這個神奇的數(shù)字進行。只是在后期隨著市場的追捧,出現(xiàn)了很多新型不同標識和標重的普洱茶。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