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里見公道

  《玉堂春》里有一場,押送蘇三去省城的老解差崇公道,出場亮相時有四句道白:“你說你公道,我說我公道,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一名解差掛著花白的胡子,佝僂著腰,說起公道字正腔圓、抑揚頓挫。
一杯茶里見公道
  公道
 
  公道,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公平、客觀、合理,尊重事物本來的面目是最基本的法則。
 
  這樣的思想不僅在文學、戲劇當中,還體現(xiàn)在生活日常的器物里,比如:公道杯。
一杯茶里見公道
  公道杯歷史
 
  公道杯是怎么來的呢?早在遼代和元代,公道杯就作為酒具出現(xiàn)了。據(jù)說古時人們就用公道杯對付貪酒者,因為用公道杯盛酒時只能淺平,不可過滿,否則,杯中之酒便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相傳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有一天特宴請他的開國功臣們。席間,朱元璋拿出只瓷質(zhì)酒杯為眾臣斟酒賜飲,徐達第一個上前領賞,他一來好貪杯,一來日恃功高,竟讓朱元璋把杯中酒斟得滿溢,誰知他剛端起酒杯,這酒競泄漏光了。而其他人喝這杯中酒,只要不斟滿酒盡得甘醇。眾人百思不得其解。朱元璋笑說:“此乃景德鎮(zhèn)御器廠奉朕之命所造的九龍公道杯。圣人曰:謙受益,滿招損。眾愛卿今日一試其公道,以為如何?”
一杯茶里見公道
  公道杯溯源
 
  泡茶用的公道杯(又叫勻杯),直到上世紀七十年時代才由臺灣傳入內(nèi)地,形狀跟沒有嘴的敞口茶壺很像。如果用壺泡茶,再倒到每人的杯子中,就會出現(xiàn)前面的茶水淡,后面的茶水濃的現(xiàn)象。
 
  而有了公道杯,就可以先將壺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再分給每個飲茶人,以保持每個飲茶人的茶杯中的茶湯口味相同,所以謂之公道杯。
一杯茶里見公道
  公道杯常用
 
  與其他茶具一樣,公道杯也有不同材質(zhì)款,最常見的是玻璃款和瓷款,通透的玻璃質(zhì)感,將茶湯襯托得明凈清透。
一杯茶里見公道
  近兩年流行的錘目紋公道杯,雖說同樣都是玻璃制,但錘目紋公道杯表面呈不規(guī)則錘紋狀,看起來更是給茶湯增添了如水晶般的美感。
一杯茶里見公道
  瓷款的公道杯無法像玻璃款一樣可直觀的看到茶湯,不過茶湯盛放里面也是一種簡約素雅。
一杯茶里見公道
  最后提醒大家,在選擇購買公道杯的時候,注意容量大小,一般情況下,我們泡茶的蓋碗與壺的容量基本在200ml以內(nèi),所以選購公道杯最好是選250ML以上的容量,具體還是根據(jù)你平時使用的蓋碗和壺的容量而定。
一杯茶里見公道
責編: 心悅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