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建盞的品級和品質(zhì)

  當年齊白石進京開畫室,他的畫風很長時間得不到業(yè)內(nèi)的認可,覺得畫面過分簡約,格調(diào)不高。到最后,齊白石對自己也產(chǎn)生了疑惑。直至有一日,得到一位業(yè)內(nèi)資深的舉人畫家的評判和指點。告訴他用心追求自己內(nèi)心想要表達的東西,堅持自己。才堅定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路。終于成就大師的成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于審美的理解,要得到廣泛認知,需要一個過程,每個人的風格不同,今日被認為的粗陋簡約,不代表永遠得不到認可。
如何看待建盞的品級和品質(zhì)
  如今的建盞也有點類似于這個故事。新建盞的復燒,不過區(qū)區(qū)幾十年而已,進入大眾視點,更是不超過10年。目前的太多師傅,也是依據(jù)自身對于老盞的理解,去模仿,去尋找那份感覺。審美尚未有明確的界定,更加沒有業(yè)內(nèi)權(quán)威的條條框框。這一點,無論愛好者還是業(yè)內(nèi)師傅,誰也沒有資格去界定什么是規(guī)則。
 
  但燒制的方式方法,在這幾十年中,已慢慢積累出一套達成共識的認知。同時,在辨識盞品的好與差上,也有了一個最基礎的判斷方法。但僅僅是最基礎,幾十年的研發(fā)和燒制,很多學者也有過很多純理論的學術(shù)報告,但所有這些學術(shù)論文中,都沒有去明確指出,如何去界定建盞的品階。
如何看待建盞的品級和品質(zhì)
  但現(xiàn)實生活中,建盞的品階還是有隱隱約約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可以去追尋摸索。但每個人的審美是有著千差萬別的,各花入各眼這般道理在這里,是絕對存在的。當不符合自身審美的時候,這只盞可能在眼里滿是缺點,而自己喜歡的盞,看到的是滿滿的優(yōu)點,這些都無可非議。
 
  即便同一種釉面的盞,只能說會有更好,沒有最好。既然如此,我們追求的是燒盞師傅呈現(xiàn)的風格與自己審美的契合,而不是去沒完沒了的橫向比較,板著教科書去比較,是很幼稚的,何況壓根也沒有建盞教科書的存在。如果玩過其他的瓷器,對這一點可能會有更深的理解。
 
  再來說說價格體系,燒盞師傅對于自己的實力和市場多少都有自己的判定,隨便亂開高價,那是游戲自己了。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的尺度。這里面就含有自己的職稱或是正規(guī)稱號,燒盞的底蘊,對自己作品的認知和認定等等。這些也需要玩家多聽多問多了解。
 
  這里就談談底蘊吧,或許對于建盞的新愛好者有所幫助。建盞屬于瓷器,那么所有瓷器都有共性。除去建盞對于釉水的調(diào)配把控和燒制技巧。就簡簡單單的拉坯,就不是一日之功。從對器型的感知,到認真跟老師傅學習,再到自己上手摸索,技術(shù)定型,再到可以滲入自己對于器型的理解,反反復復的修正。成為一名有技藝的師傅,沒有十幾年以上的浸潤,那是想都不要想的,這還得自己有這悟性,悟性差的,可能更加需要時間的歷練。
 
  這是一種邏輯!非要石頭縫里蹦出一個孫猴子,瓷器圈子里貌似沒出過這樣的神人。有些燒建盞沒幾年的師傅,被盞商吹噓的釉面又好,拉坯又好,極品層出不窮,你信嗎?你愿意信,只能說你沒真懂,如果自己覺得自己懂,也深信這是真的,那只剩下呵呵了。
如何看待建盞的品級和品質(zhì)
  中國瓷器博大精深,建盞亦如此,要學要看的東西很多,三人行必有我?guī)?,身邊對于建盞有很深理解的人很多,多聽聽不同角度的理解,才會多角度立體的去看建盞。
 
  很多燒盞師傅都沒有搞的清清楚楚的東西,就敢說洞察的一清二楚了,不管誰愿意信,我是不信的。我從不崇拜什么大師,也不愿意去諷刺貶低年輕師傅的作品。有技藝水平的差異,也有每個人對于建盞風格不同的認知,不是說百花齊放才是春嗎?建盞是剛剛走上發(fā)展之路的藝術(shù)品。要不要收藏?要的!因為我喜歡,收藏的是一份自己的心情,把玩的是自己的一份心境。
 
  有些話不是謙虛,而是玩過這些年,接觸到很多資深玩家,讓我知道了對于一種瓷器,既然用心的投入去玩了,就必須要有一顆敬畏之心,有一份絕對的尊重。
如何看待建盞的品級和品質(zhì)
責編: 紅666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