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1959金蒼洱之尋茶記

  金枝玉葉蒼洱沱茶

  蒼山巍峨,洱海柔情。

  2016年春,下關沱茶集團公司技術中心的老王、老李等一行8人,開始了對金蒼洱原料的尋訪工作。在老王的帶領下,工作組分為兩個小分隊進駐西雙版納茶區(qū),踏上原料尋訪的征程。

  起源于青海高原唐古拉山的瀾滄江一路向南,奔流到海幾千里,往南走,印度洋吹來暖濕的季風,與南流的瀾滄江交匯,便在云南高原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生命力,植物正在瘋長。

  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開始了頭春最重要的工作——采摘鮮葉。茶葉,是這一帶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但是數(shù)周后,還未來得及采摘的鮮葉將有可能失去最好的價格。

  瀾滄江從“理想而神奇的樂土”——西雙版納景洪流過。版納茶區(qū)最知名的班章易武就分列在瀾滄江的東西兩側。

  班章村全貌

  易武茶山

  班章之料

  朗哲是家里的大兒子,他的父親散朗30年前從帕沙寨子搬到老班章居住至今,家里已經(jīng)有兩代人見證了班章茶的興衰變化。朗哲與愛人波申一早就去往茶園了,他要趕在太陽暴曬之前把今年的頭一波春茶采摘回家,這種辛勤的勞動方式是朗哲從父親那里繼承來的。

  老王帶領著一支小分隊,在崎嶇的山路上前行,不遠處就是散朗家兩年前剛剛落成的新居。老王與散朗是20多年的老朋友了,不時游走在云南各主要產(chǎn)茶區(qū)的老王有機會到散朗家,就如同回家探親一般,嘴上總有著他與散朗家說不完的故事。

  老王快步走進散朗家的大門,看得出他內心的激動,因為這已經(jīng)是他四年之久才再次踏進散朗家了。散朗看到老王突然出現(xiàn)在自己家中,興奮地起身忙來迎接,年過半百的兩位老友因茶而起的深厚友誼,在他們的表情上展露無遺。

  散朗家雖然建起了新房,仍舊留了一間火房。這里是散朗喝茶吸煙的地方。溫暖的火塘正在燃燒,火塘上是快要煮沸的泉水??吹贸錾⒗适莻€勤快人,把簡陋的火房收拾得整潔有序。

  散朗知道老王最好他家的班章茶,心照不宣地取來了一些毛茶,按著愛尼人傳統(tǒng)的飲茶習俗,散朗把這撮茶盛在打著篩眼的葫蘆瓢里,順勢再夾了幾塊燒得通紅的木炭,老王右手不時地簸著瓢里的茶葉和炭火,奇特的香氣飄來,老王腳邊的陶罐已是燒得滾燙,散朗把瓢里的茶葉和炭火一起倒進陶罐里,注入已經(jīng)煮沸的泉水,巨大的泡沫伴隨著濃烈的茶香迸發(fā)出來,待浮沫消停,散朗用陶碗把陶罐里的茶水分別盛給圍坐火塘邊的人。

  老王輕嘬了兩口,“怎么沒有原來喝的苦?”邊說邊開玩笑地抱怨散朗“偷工減料”,明知他喝茶口重,還故意舍不得多放茶葉。散朗自己也嘬了一口道:“難不成真是茶葉放少了?”老王一向熟知散朗的泡茶口感,意識到喝到的茶葉口味不同絕不單是投茶量的問題,便請散朗帶他到了存放茶葉的倉庫一探究竟。

  散朗的這批茶葉被整齊地堆放在倉庫里,老王這才得知,正值2014年春茶銷售的旺季,散朗的孫子出世,全家人都到了縣城的醫(yī)院等待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因此銷售當年新春茶的事也沒顧得上,回家后茶的賣價不如開市時好,散朗所幸把這些茶葉存放了下來,待今后再尋買主。老王的直覺告訴他,這批茶葉在“南部高原倉”已經(jīng)倉儲到最佳狀態(tài),它將會有一番更大的作為!

  所謂“南部高原倉”,是相較于“北部高原倉”而言的,位于南北部中間還有“中部高原倉”。這三大高原倉概念,是下關沱茶集團技術中心率先在普洱茶行業(yè)當中提出的茶葉原產(chǎn)地及倉儲地的“高原倉儲”概念。

  三大高原倉主要以云南茶產(chǎn)區(qū)的緯度作為劃分依據(jù),北回歸線(北緯23.5°)從臨滄茶區(qū)穿過,這里的溫度、濕度成為普洱茶原料最好的自然倉儲基地。從北回歸線往南走,空氣濕熱容易導致茶葉過快陳化;往北走,空氣干燥又讓茶葉轉化變得過于緩慢。因此,下關沱茶集團技術中心以北回歸線為基準,把北緯23.5度以南的區(qū)域劃分為南部高原倉,北緯25度以北的區(qū)域劃分為北部高原倉,介于北回歸線和北緯25度之間的區(qū)域則成為中部高原倉。

  老王深知,散朗家的這批班章原料,從2014年起便倉儲在南部高原倉已逾1年,南高原倉的濕熱環(huán)境,讓茶葉的后期轉化發(fā)生得飛快,因此才把一貫霸氣十足的茶葉變得多出幾分柔和與平緩,但如果繼續(xù)存放,有可能會轉化過頭,于是萌生了把這批茶葉輪倉到北部高原倉存放,以穩(wěn)定已經(jīng)形成的口感。

  班章茶以霸氣十足被人譽為普洱茶的“王”,茶氣足,茶湯飽滿,很有厚度和剛度,以及入口即能明顯感覺到茶湯的勁度和力度。幾天下來,老王帶領的小分隊品嘗到的茶葉,幾乎沒有一款可以與這款并論,少了生硬的剛強,卻多了幾分更為寬廣的胸懷。

  在老王心中,散朗家里的這批茶已經(jīng)是尋訪到的最佳原料無疑。老王便把這個情況匯報了公司技術團隊的其他同事。遠在200公里以外的老李帶領著另一個小分隊在家住易武的玉香家里剛剛喝完一開茶,接到老王打來的電話,剛好與老李的一個想法不謀而合。

  易武之料

  老李作為下關沱茶技術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深諳下關沱茶首創(chuàng)的“高原倉”輪轉倉儲。玉香是下關沱茶易武茶區(qū)的原料供應商之一,從第一次供給下關沱茶易武茶區(qū)原料至今已十年有余,玉香熟悉老李選料的嚴苛標準,幾乎每次供料都會精益求精。

  老李剛剛喝完的這泡茶,水路細膩、湯感滑厚,一個茶人的直覺告訴老李,這才是易武茶溫柔婉轉的特點。為了更好地配合老王已經(jīng)尋找到的班章原料,老李決定將玉香家的易武原料帶回大理,放在大理的“北部高原倉”再行陳化,玉香告訴老李,這些茶從2015年被自己發(fā)現(xiàn)其品質優(yōu)異后,便果斷收下,只為等待識貨的買家賣個好價錢,沒成想老李如此欣賞,便割愛了。

  老王和老李分頭帶領的小分隊,完成了在瀾滄江江東和江西尋找茶葉原料的任務。在景洪會合的當天,兩位下關沱茶技術中心的當家大師便相互喝了對方找到的原料,本就勁道霸氣的班章茶似乎被磨去了些鋒芒,而柔情款款的易武茶卻更見風姿綽約。兩位技術大師都不約而同地說出:北高原倉……

  來自勐海茶區(qū)最具代表性的班章和易武,就這樣凝聚成為金蒼洱的原料來源。實現(xiàn)了班章為王、易武為后的組合搭配。隔瀾滄江相望的金枝玉葉,有"一片青山入座"的包容大度,亦有與自然"潤物無聲"的交流,二者最終匯聚“北高原倉”,體察時間流逝、四季輪轉。

活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