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技術(shù)——白茶制造工藝

  白茶制造工藝

  白茶是我國特產(chǎn)。白茶的制作過程也具有其特別的工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主產(chǎn)于福建省,唐、宋時已有關(guān)于白茶的記述,所謂“茶貴白”就是認為茶色白者是品質(zhì)上乘的象征。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的白茶,其品質(zhì)特征的形成,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葉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曬烘干工藝,這是非常獨特的。目前白茶的種類不多,有芽茶(如白毫銀針)、葉茶(如貢眉)之分,現(xiàn)分別介紹如下。

  1、白毫銀針制造

  白毫銀針制造程序為:茶芽—萎凋—烘焙—篩揀—復火—裝箱?,F(xiàn)將制造工藝,分述如下。

 ?。?)鮮葉標準

  選擇成年或劉剪后的茶樹加以精心培育,于春季當?shù)谝惠喰律颐劝l(fā)第一片真葉,剛離芽體尚未發(fā)展時,將茶芽連葉采下(也有從新梢上只采下茶美的),然后再行“抽針”,即將芽葉分開,茶芽供制針    針,葉片并入白牡丹原料或供制紅、綠茶,如果遲互 一、二葉已開展再采,則芽瘦梗長,茸毛稀,芽面鬢出,色澤泛綠,質(zhì)量欠佳。夏秋茶芽小,欠壯,所以不適宜采制白茶。

 ?。?)制造工藝

  白毫銀針初制工藝,因產(chǎn)地不同,略有區(qū)別:①福鼎制法  將茶芽均勻薄攤在水篩上(一種具有大孔眼的大竹篩,徑約100厘米,每孔約為1.4厘米見方,蔑條寬1厘米左右,勿使茶芽重疊。每篩攤?cè)~約0.25公斤,攤后即置架上日曬,勿加翻動,以免茶芽受機械損傷變紅。晴爽天氣,曬一天達八、九成干度,再用焙籠烘焙,焙心上墊一層白紙,每籠放茶芽0.125公斤,火溫掌握30-40℃。如火溫太高,攤芽厚,則芽色焦紅,香氣不純。如火力不足,芽色容易變黑,火候太過則芽色變黃而欠白。如遇天氣潮濕,日曬一天只能達到六、七成干時,第二天應繼續(xù)曬至八、九成干后焙干。如遇雨天,當天曬不到六、七成干,或當天只曬到六、七成干而第二天遇到雨天時,則當晚或第二天應即用40-50℃文火焙干。風大而天氣干燥時,可于室內(nèi)萎凋至減重30%左右,再用文火慢焙至干。

 ?、谡椭品?nbsp;   將茶芽攤在通風陰處或微弱日光下萎凋至七、八成干,再放在烈日下曬至全干,歷時約二、三天,中途遇雨則須烘焙。也有采取先曬后風干的,一般多于午前日光不強時曬2-3小時,再移至陰處風干。

  白毫銀針以北風晴天(空氣相對濕度低)采制的芽白梗綠,品質(zhì)好;南風天空氣濕度大和雨天采制的色暗梗黑,品質(zhì)低。

  白毫銀針精制工藝簡單,一般用六號或七號篩分篩,篩面為正品,篩下為次品。篩后揀去葉片和雜質(zhì),并將茶梗(俗稱“銀針腳,’)摘掉。再用文火焙10余分鐘,焙至含水量3%左右,趁熱裝箱。一般每公斤芽葉(一芽一葉)可“抽針”即茶芽0.6公斤,單葉約0.4公斤。每7-8公斤芽葉可制成銀針成品1公斤。 

責編: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