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珠茶制作工藝

  平水珠茶是浙江獨有的傳統(tǒng)名茶,由日鑄茶發(fā)展而來,素以形似珍珠、色澤綠潤、香高味醇的特有風韻而著稱于世。幾百年來,外銷不衰,成為我國主要出口綠茶產品。
平水珠茶制作工藝
  平水珠茶生長環(huán)境
 
  平水茶區(qū)包括嵊縣、紹興、新昌、余姚、上虞、奉化、鄞縣、東陽等市、縣。整個茶區(qū)為會稽山、四明山、天臺山諸大名山所環(huán)抱。境內峰巒起伏,云霧繚繞,溪流縱橫,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景色秀麗,茶樹生長茂盛。這一地區(qū)歷史上就出產過不少名茶,如會稽的“日鑄茶”、山陰的“臥龍茶”、諸暨的“石筧嶺茶”、余姚的“瀑布茶”等,都是古代名茶中的珍品。據說,珠茶是由日鑄茶演變而來。宋·吳處厚《青箱雜記》稱:“越州日鑄茶,為江南第一。日鑄茶芽纖白而長,味甘軟而永,多啜宜人,無停滯酸噎之患”。日鑄茶產于紹興東南會稽山脈的日鑄嶺,相傳古時歐冶子于此鑄五劍,其嶺下有寺名資壽,其陽坡朝暮常有日,產茶奇絕,故謂之日鑄茶。宋代起日鑄茶就列為貢品,不少文人墨客也為此吟詩贊賞。
平水珠茶制作工藝
  平水珠茶制作工藝
 
  平水珠茶需經過初制和精制二次加工,而關鍵性的工藝是初制。炒制的方法十分講究,要經過殺青、揉捻、干燥3個過程。而干燥工序又可分“炒二青”、“炒三青”、“炒對鍋”、“炒大鍋”4個工藝工程。過去手炒一鍋珠茶約需10余個小時,勞動強度很大,故有“斤茶斤汗淌腳跟,一季茶落瘦煞人”的說法。從60年代開始,創(chuàng)制了珠茶炒干革命機,實行珠茶初制全程機械化,從而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炒茶工效,也提高了珠茶外形圓結度。
平水珠茶制作工藝
  平水珠茶外形渾圓緊結,色澤綠潤、身骨重實,用沸水沖泡時,粒粒珠茶釋放展開,別有趣味,沖后的茶湯香高味濃,經久耐泡。
 
  日鑄茶細采精制,明代聞龍《茶箋》中就對日鑄茶的采制作過詳盡的記述:茶初采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唯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羅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扇,以去熱氣,否則黃色、香味俱減,炒起出鍋,置大磁盤中仍須急扇,待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入鍋文火炒干入焙,并揉到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
平水珠茶制作工藝
  現(xiàn)代珠茶的采制與上述的日鑄茶相仿,鮮葉采下后,經過殺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做對鍋、做大鍋而制成。過去人工制茶非常辛苦,現(xiàn)在已實現(xiàn)制茶全程機械化。平水珠茶需經過初制和精制二次加工,而關鍵性的工藝是初制。炒制的方法十分講究,要經過殺青、揉捻、干燥3個過程。而干燥工序又可分“炒二青”、“炒三青”、“炒對鍋”、“炒大鍋”4個工藝工程。過去手炒一鍋珠茶約需10余個小時,勞動強度很大,故有“斤茶斤汗淌腳跟,一季茶落瘦煞人”的說法。從60年代開始,紹興市創(chuàng)制了珠茶炒干革命機,實行珠茶初制全程機械化,從而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炒茶工效,也提高了珠茶外形圓結度。
平水珠茶制作工藝
責編: 木坤小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