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 茶香四溢

碗中水不能沖滿,只半碗。這時主人起身敬茶,客人們便喝茶,這喝又不能大口喝,只能喝半口,稱之品茶。

江南四月,茶香四溢。數(shù)千名來賓齊聚余杭參加笫八屆中國茶圣節(jié),一同品香茗、觀茶禮、感受徑山茶文化。徑山屬天目山系,海拔769米,這對地處浙東南丘陵帶及杭嘉湖平原的山來說,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況且徑山又處在五峰環(huán)抱之中,因而空氣濕度大,故而霧多。獨特氣候很適宜茶葉生長,制成的徑山茶以“真綠、真香、真
色、真味”著稱,因而徑山茶聞名遐邇了。

皇苑中的草畢竟還是被人鋤去,可驛路的桃花照樣受人欣賞。徑山寺幾經(jīng)滄桑,現(xiàn)在的徑山寺是1995年重建的。重建時地下挖掘出一鐵鼎,鼎上書寫“徑山北天目大殿” 字樣。筆者曾到過西天目,東天目,南天目,就不知有否北天目,想必徑山就是多人問及的北天目吧!究竟是鐵鼎變成了歷史的證物,還是歷史物化成了鐵鼎。上徑山雖有直通車道,可仍有很多人喜登古道。這古道從洞橋村入口,經(jīng)半山亭、望江亭拾級而上,山道彎彎,每塊卵石的紋路上似乎都涂抹著一個梵符。山巔古柏挺拔蒼勁,溪水淙淙,蔚然深秀。

唐天寶元年,江蘇昆山法欽禪師尊其師,乘流而行,遇徑即止。便泛舟苕溪,在徑山結廬,籌資建寺,后被列為皇家官寺,名震天下。宋元時曾有江南禪林之冠著稱。宋徽宗、宋孝宗、清康熙均來此封禪,宋孝宗御賜額“徑山興圣、萬壽禪寺” 石碑赫然立于道口。蘇東坡曾三游徑山,白居易、陸游、徐渭、蔡襄、范成大均留有不少題詠。宋開慶元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徑山寺求學取經(jīng),拜徑山寺虛堂禪師學成回國。此時日本正逢武士階層執(zhí)掌權柄,與舊教相悖,竭力引進中國佛教,于是在南宋端平2年(公元1235年),日本三大佛教派之一的“臨濟宗” 便發(fā)源于徑山寺。

當時徑山寺有一種茶宴,是一種以茶論道的“清規(guī)”, 說白了是一種以茶代酒宴請上賓的儀式。宴請設在堂內,室內懸掛名人字畫,擺設時新鮮花。沖茶的水要現(xiàn)燒,宴請前要生好爐子,宴請開始,邀客人上座,在客人坐席前擺好瓜子、果品。在茶碗里放入茶葉,也有說是用小竹管撬入半管茶沫子的。水沸后沏茶,此時有人便將茶恭恭敬敬端上放在每位客人面前。碗中水不能沖滿,只半碗。這時主人起身敬茶,客人們便喝茶,這喝又不能大口喝,只能喝半口,稱之品茶。難怪乎《紅樓夢》書中,妙玉對寶玉說的:一杯為品,二杯為解渴,三杯則為飲驢了。如此三四次后再觀茶色,聞茶香??腿藗冏匀粫f“好茶”,主持人也便謙虛表態(tài),爾后便交談有關事項。若來客少的話,主持人便就地再邀請幾個上品的陪同。通過這種儀式,達到平心靜氣,把心境放下來。唐代茶圣陸羽在徑山麓的雙溪岸邊隱居著書,寫就《茶經(jīng)》。一部《茶經(jīng)》終被譽為茶事百科全書,千秋傳頌。

就在這些日本禪師們來徑山寺取經(jīng)回國后,也把徑山“茶宴” 一同帶回到了日本。如南宋端平年間的日本圣一國師來中國師從徑山寺無準法師,在徑山期間不僅苦修佛學,還學習種茶制茶,高麗的了然法師也曾到徑山寺來學佛習茶。徑山茶禮茶俗,傳到日本后稱為茶道。日本茶道也是一種通過品茶藝術來接待賓客、交誼、懇親的特殊禮節(jié)。日本的茶道不僅要有幽雅自然環(huán)境,而且規(guī)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手續(xù)。顯而易見,日本茶道形式比徑山茶宴更具規(guī)格,可實質與內容卻是相同的。徑山的茶宴,日本稱茶道,再演變成時下的茶藝表演,可見其是一脈相承,如出一轍了。就連那時沖茶的“天目碗” 也一同帶回日本,在日本的博物館里至今還收藏這種茶具,從中折射出我們中華文化的沉淀。那碗上的釉色在異域時空歲月里仍從從容容泛出清雅自然色調,似古箏奏出的唐宋韻律,似編鐘遺落的余音,穿越漫長的時空,漂泊到如今。難怪乎日本茶道中來徑山尋根的人越來越多了。

責編: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