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抹茶,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與抹茶有關的美食太多了。如果問大家,抹茶是哪里的?我想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是日本吧。如果再問起抹茶和綠茶粉有什么關系?可能會有不少人反問:抹茶和綠茶粉不是同一個東西嗎?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01.抹茶的起源
 
  維基百科上對于抹茶的描述是:中文傳統(tǒng)寫為“末茶”,其中“末”是“粉末”、“碎末”的意思,是一種起源于中國隋朝的茶,近年受日本影響又叫做“抹茶”。沒錯,抹茶真正的起源是中國。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我們今天主流的的“泡茶”是從明代開始。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隋朝之前國人習慣“烹茶”,唐朝時發(fā)展成“煎茶”,宋時在煎茶的基礎上發(fā)展成更為講究的“點茶”,用比較直白的話來說那時候喝的是茶葉末,用“吃茶”來形容其實更為貼切。
 
  宋朝的點茶法,很多書籍和資料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和描述,有些國產劇比如前段時間收視撲街《鶴唳華亭》中就有很多關于點茶的場景,與現(xiàn)在日本的抹茶茶道基本上一致。抹茶,曾是中國茶文化歷史中的厚重一頁,但卻沒能隨著歷史的車輪走到今天,但慶幸的是,日本將其引進并發(fā)展至今。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02.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
 
  維基百科上對日本綠茶的分類是兩種:一是抹茶(粉末茶)和煎茶,其中煎茶又有很多小的類。從中可以看出,日本的綠茶呈粉末狀的只有抹茶,而別的茶都是茶葉的形態(tài)。中國的抹茶文化已經消失在歷史中,現(xiàn)在的中國綠茶在概念上可以和日本煎茶歸為一類。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日本將煎茶磨成粉的東西稱之為“粉末綠茶”,也就是我們說的綠茶粉,從這一點來說,抹茶和綠茶粉是一種并列的關系,都屬于綠茶。雖說是并列關系,但是二者的品質是不同的,為什么這么說?那就要從“被覆”、“蒸青”和“碾磨”三個方面來說。
 
  被覆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抹茶,一般選用經過無性繁殖技術的茶樹,采用被覆種植法。也就是在茶的嫩葉采摘前二十天到一個月前搭設棚架上面覆蓋草席來覆蓋茶樹,遮蓋率約為98%以上,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加茶芽的葉綠素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茶葉的苦澀味,增加茶葉的鮮香。采摘的時候也只采摘第一批新茶(每年4月底-5月初的那批)
 
  綠茶粉的茶樹種植,無需遮蔽法。
 
  蒸青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綠茶的制茶步驟,基本上就是:采摘,殺青,揉捻和干燥。而抹茶和綠茶粉的不同主要在殺青這一步上?,F(xiàn)在的中國綠茶,多采用“炒青”或者“烘青”的殺青手法,只有極少數(shù)比如恩施玉露茶采用“蒸青”這一古老的殺青技藝。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而抹茶,一直沿用的是“蒸青”的傳統(tǒng),只需數(shù)十秒的高溫蒸汽不會令茶葉快速失水,能夠保留茶葉本身的翠綠色,而且不需要經歷揉捻過程。
 
  碾磨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如果說“被覆”與“蒸青”保證了抹茶的色與味,那TA的細膩度就在于碾磨,這也是區(qū)別于綠茶粉的一點。日本抹茶在“碾磨”時必須使用天然石磨,大多數(shù)茶園也都恪守這樣的規(guī)矩。天然石磨的好處是,它性質比較穩(wěn)定,不會改變茶葉的顏色,其達到的細膩程度遠超過工業(yè)化機器。綠茶粉的碾磨則多使用工業(yè)化機器,所以細膩度上遜于抹茶。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03.如何區(qū)分抹茶和綠茶粉
 
  看:看粉末的細致程度。前面有說二者的碾磨工具不一樣,所以抹茶粉比綠茶粉細致的多,質感細膩柔滑,用手蘸一下,抹茶顆粒細膩,粘手上較多,綠茶粉則較少。
 
  聞:因為獨特的被覆種植法,正宗的抹茶粉含有更多的氨基酸,所以聞起來有類似海苔的清香鮮氣,而綠茶粉聞起來就是一般茶葉的味道。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這幾招讓你告別傻傻分不清!
  嘗:綠茶粉放在嘴里吃起來很苦澀,就像茶葉在嘴巴里面嚼碎的味道,而抹茶粉嘗起來有一點海鮮的味道,幾乎沒有苦味。
 
  抹茶源自哪里,抹茶和綠茶粉的區(qū)別很清楚了吧?再補充一點,很多人會認為日本茶道表演中用的都是抹茶,實際上,日本的茶道不僅僅是“抹茶”道,還有“煎茶”道,但相對來說“抹茶”道更普遍一些!
責編: 紅666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