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高手”不是這樣的,而是這樣的………

  前幾天,一位來自福州的茶友告訴我說,其喝茶圈子里有位喝茶“高手”,常說自己能喝出產(chǎn)自武夷山某峰巖坑澗的巖茶。當即有人質(zhì)疑之,我感到疑得有理。

  誠然,在武夷山歷史上曾出現(xiàn)一位品茶高人,大名陳書省。我在《武夷茶說》一書作了介紹。此君從小就入茶行,初行燒水洗杯之活,因生性勤快好學,被接納為審評學徒。繼之充當下手,后為師傅。幾十年繞審評臺悠轉(zhuǎn),端杯翻蓋千萬。閑時翻山越嶺于山間茶家,詢問茶情,領略茶韻,反復比照,形成深刻印象;對各峰巖山場之巖茶氣息,細微差異錄之于胸,記之于腦,終成武夷茶史上的一代大師。這是潛心修持的結(jié)果,常人難入其境界,故其得名“省公”尊稱。

  中為“省公”陳書省

  “省公”高行無可非議。但是,其中有些客觀因素,局外人鮮為知曉。即“省公”所處時代巖茶狀況與今大不相同。

  山場劃分不一樣

  茶品差異乃自然之事

  過去一座峰巖、一條坑澗的茶地,基本上是一座茶廠、一個小隊的,特別正巖區(qū)。因此,每一個茶廠、生產(chǎn)隊的山場管理、制作手法等較統(tǒng)一,茶品質(zhì)量比較接近。

  上世紀80年代分山包產(chǎn)到戶時,好山差山、近山遠山、坑澗山坡地山進行搭配,一個山頭,一座峰巖,一條坑澗,一處窠洞的茶地分成若干家,甚至一塊茶地各人一半,……如此一來茶地嚴重“插花”。隨后,各家栽種品種,管理方式,施肥多少,采摘大?。ɡ夏鄱龋谱魇址ǘ疾豢赡芤恢?,茶品差異乃自然之事。

  品種數(shù)量與現(xiàn)在不一樣

  從民國到上世紀70年代,主要品種是水仙、菜茶,外有一些單叢、名叢。

  后加有梅占、烏龍、肉桂、八仙、鳳凰單叢等。

  而今從安溪、省茶科所引進的黃旦、奇蘭、黃觀音、金觀音、瑞香及臺茶,品種數(shù)量多了好幾倍。

  茶地管理與現(xiàn)在不一樣

  過去山場大多選在較陰濕地方,種以穴栽;不修剪;不施化肥或施小量化肥,以填空土為主;耕耘全系人工助草、挖山、平山,很講究時節(jié)。

  如今有的茶種到山頂上,基本上都施用化肥、噴農(nóng)藥,用除草劑的也不少,挖山施肥時間不一,等等,所以產(chǎn)制出的茶定有差異。

  制作工藝與現(xiàn)在不一樣

  制作工藝與現(xiàn)在不同

  上世紀70年代前,各生產(chǎn)隊都是手工制作。包產(chǎn)到戶后,茶農(nóng)初還系手工制作,后來逐步添有萎凋槽、手搖做青機、烤箱之類。

  如今基本上是全部機械化:用采茶機、做青機、殺青機、揉茶機、烘干機、色選機,所做出之茶品,從外形到內(nèi)質(zhì)是有所區(qū)別的。

  產(chǎn)量與現(xiàn)在不一樣

  民國后期年產(chǎn)3萬斤左右,人民公社化期間4萬斤左右,改革開放初期約10萬斤左右,如今至少有30萬斤。比前3個階分別增長了約10倍、7倍、3倍左右。

  綜上所述,如今由于山場選擇不嚴,茶地面積擴大,單產(chǎn)提高,總產(chǎn)增加,品種增多,制作工藝變化,茶山管理很不一致,加上茶地嚴重“插花”等原因,在這種狀況下,幾乎沒有能品出哪個山頭、坑澗茶的“高手”。專職審評茶葉幾十年的武夷山市茶業(yè)局劉寶順、馬梅榮等專業(yè)人員,也感到無此把握。所以,夸口能辨出某處之茶“高手”,倍受質(zhì)疑。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