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斗茶”你知道多少

  斗茶,又叫“斗茗”、“茗戰(zhàn)”就是在品茶時為了評出高低,決出勝負而進行的一種飲茶方法。斗茶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錢有閑人的一種雅玩。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
 
  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農(nóng)、茶人們比新茶優(yōu)劣的一項茶事活動。一場斗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茶農(nóng)、茶人所關(guān)注。唐稱“茗戰(zhàn)”,宋呼“斗茶”,名異而實同,都具有強烈的賽事色彩。
  “斗茶”,多為兩人捉對“廝殺”,也可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經(jīng)常“三斗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shù)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參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嘗,以決勝負,斗茶要經(jīng)過集體品評。
 
  斗茶的方法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里,對斗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據(jù)記載,斗茶主要包括鑒茶辨質(zhì)、細碾精羅、候湯燥盞、調(diào)和茶膏、點茶擊拂等環(huán)節(jié),每個步驟都須精究熟諳,最關(guān)鍵的工序為點茶與擊拂,最精彩部分集中于湯花的顯現(xiàn)。
 
  宋代“斗茶”其法如下:即把一種半發(fā)酵的白茶蒸壓成餅的茶膏碾細放在茶盞里,以湯注之,并用力攪動調(diào)膏,調(diào)和茶末如濃膏油,以粘稠為度,茶水表面就如“疏星皎月”,燦然泛出鮮白色。其茶具主要為盞,調(diào)膏之前,還須“溫盞”,再注入沸水。蔡襄《茶錄》:“盞氣熱,冷則茶不浮。”比賽內(nèi)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yōu)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
  衡量斗茶勝負的標準,一是看茶面湯花的色澤和均勻程度,湯花色澤鮮白、茶面細碎均勻為佳;二是看盞的內(nèi)沿與湯面相接處有沒有水的痕跡,湯花保持時間較長、緊貼盞沿不散退的為勝,而湯花散退較快、先出現(xiàn)水痕的則為輸。斗茶時,操作者需要心到、手到、眼到,既緊張謹慎,一絲不茍,又運作自如,風(fēng)致瀟灑;觀賞者屏息靜聲,視操作起落傾旋,觀茶湯變幻散聚,即興味熱烈,扣人心弦,又妙趣橫生,雅韻悠深。斗茶時,白色湯花與黑色建盞爭相輝映的外部景觀,芬芳茶香與濃郁茶情注入心頭的內(nèi)在感受,不僅給人物質(zhì)的享受,更能給人帶來精神的愉悅。
 
  斗茶的盛景
 
  宋代是一個極講究茶道的時代,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可見宋代斗茶之風(fēng)極盛。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徽宗超級愛茶,工畫、善舞、懂香、制器等等樣樣精通,確實帶動了整個茶產(chǎn)業(yè)的興起和茶文化的興盛。對當時“斗茶”這一個特設(shè)的游戲項目,特地寫了《斗茶詞》,描繪出了宮人們斗茶的情景:上春精揀建溪芽,攜向蕓窗力斗茶。點處未容分品格,捧甌相近比瓊花。
  斗茶的場所,一般多選在比較有規(guī)模的茶葉店。這些店大都分前后二進,前廳闊大,是店面;后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于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間,老板家人也住在里頭。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nèi)室或花木扶疏的古舊庭院,或其家臨江、近湖的,便都是斗茶的好場所。
 
  斗茶多選在清明節(jié)期間,因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斗。斗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時,還有不少看熱鬧的街坊鄰舍。如在茶店斗,則附近店鋪的老板或伙計都會輪流去湊熱鬧,特別是當時在場欲購茶的顧客,更是一睹為快。
  如今,古人斗茶時的盛況已難看到,可我國大部分的產(chǎn)茶區(qū),仍能看到古代斗茶的遺風(fēng)。從古至今的斗茶文化,反映出了中國茶文化的精深與歷史的源遠流長。
責(zé)編: 燕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